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一通三防系统图绘制规范及图例
一通三防系统图绘制规范及图例
图
例
进风风流 回风风流 永久风门
风筒
调节风窗
节点编号
3○7
临时风门 正反风门
轴流式主扇
局部通风机
○F
第四条 通风系统平面图中,主扇标注格式、局部通风机标 注格式和测风站标注格式。标注格式的外框线与图廓线平行或垂 直,并用一条绿色(线条宽度 0.2 毫米)的引线指示出主扇、局 部通风机和测风站位置。
1.主扇标注格式。主扇参数以表格形式标注,表格按 2 列设 置,线条宽度 0.25 毫米,线条和字体颜色均为绿色,字体均为 仿宋。表头字高 5 毫米,风井与主扇间空 1 个字间距。表中其它 字高 3 毫米。第一列宽度 25 毫米,第二列宽度 30 毫米。表头 行高 10 毫米,其它行高 6 毫米。表格内容均水平垂直居中。所 有标注单位均左对齐,数字和单位之间空 1 个字间距。详见下表:
制线条宽度 0.35 毫米
箭头长度 10 毫米,高度
图例宽 12mm 高 1mm
图例宽 12mm 高 3mm
1 进风风流
1 毫米。1:2000 平面
红色
图在巷道中间画; 1: 5000 平面图风流在巷
道上方(或左侧)并间
隔 1 毫米
2 回风风流
蓝色
格式同上。巷道线条颜 色与风流颜色一致
图例宽 12mm
图例宽 12mm
高 6mm
单侧 1/3 巷宽
3 测风站
设施长度 10 毫米,巷道
红色
一侧高度 1 毫米;巷道 内的,单侧高度为 1/3
4 永久风门
巷宽
图例宽 12mm 高 6mm 设施宽 3mm
深红色
门扇迎向风流。设施宽 度 2.5 毫米,高度 3 毫
米
5 临时风门
图例宽 12mm 高 6mm 设施宽 2mm
内容用“标注”形
式引出。标注为矩
形,其边框线与图
8 毫米×3 毫米, 线粗 0.5 磅
黑色
廓线平行或垂直, 四列布置、第一、 三列 8 毫米、第二、
四列 20 毫米、行高
4 毫米,黑色仿宋
字体,字高 2 毫米。
线宽 0.5 毫
方向
米
2 支管路及流向
同上
绿色
同上
3
主管路阀门
阀体高 3 毫 深红色
米、长 6 毫
米,阀柄各为
4 毫米
4
支管路阀门
同上
绿色
5
制浆站
制浆站
长 10 毫米、 红色
仿宋 5 号字体,
高 5 毫米,
位于框内
线宽 0.5 毫
米
6
管路参数 Φ×毫米× 管 路 直 径 毫 红色
仿宋 5 号字体,
m
一通三防系统图绘制规范及图例(试行)
第一条 一通三防图纸绘制总体要求 1.整体布局合理、美观,图面整洁,线条均匀光滑。 2.标注内容完整、准确,充分反映井下实际情况,严格按照 图纸填图说明和标注格式进行标注。 3.图名一律标在图廓内,位置在图的上图廓线下方留白位置 居中,图名(字高 33 毫米仿宋,字与字之间一个字间距,不带 边框)与上部内图廓线间距 30 毫米。 4.在每张图的左上角绘制一通三防图纸说明。图纸说明中, 除图纸名称项目外,其它内容和格式与采掘工程平面图图纸说明 一致。 5.在每张图的右下角绘制图签。 6.在每张图的左下角绘制一通三防图纸图例。 7.多煤层同时开采必须绘制分层通风系统图,上报通风管理 部的通风系统图可绘制在同一张图纸上。 8.矿井通风系统图及立体示意图均要绘制指北针,位置同采 掘工程平面图。 9.通风系统图风流方向均用箭头线标注,风流分支处必须标 明风流方向。 10.通风系统图中,测风站数量能够反映矿井风流分配情况。 第二条 矿井通风系统二种图的绘制要求及标注内容 (一)矿井通风系统平面图(××煤矿×煤层通风系统图) 1.在 1:2000 或 1:5000 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绘制。
图签与图廓
单位:毫米
140
××煤矿(仿宋、字高 7)
0.5
×煤层通风系统图(黑体、字高 8)
制图
矿长
校对
10
科长
制图日期 比例尺
总工35程师
外图廓线
编
号 仿宋、字高 5
15 内图廓线
中图廓线
75
1.5 1
15
煤矿通风系统图纸填图说明
序 名称
号
图例格式
1:5000
1:2000
填图格式 颜色 风流方向和设施的绘
同上
间距 3 毫米
线宽 0.5 毫米;
圆直径 3 毫米; 同上
扇形呈 90°,长 4
同上
毫米
线宽 0.5 毫米;
左右上线长 2 毫
米,池长 6 毫米,
高 4,水面距顶 1 线 条 黑
毫米,池内均匀 色,池内
布置虚线;池下 青绿色
线长 1.5 毫米,
间距 1.5 毫米,
居中
仿宋 5 号字体,
Φ×毫米×m 管路直径毫米×
箭头指向水 流方向
同上
绿色
同上
阀体高 3 毫米、 长 6 毫米,阀柄 深红色 各为 4 毫米
置于管路上 方或左方
同上
绿色
同上
横线长 10 毫米, 线条黑
线宽 0.5 毫米, 色,等腰
间隔 2 毫米;等 梯形内为
腰梯形左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青绿色波
毫米,右边高 4 浪
毫米,宽 3 毫米
置于巷道上 两侧
同上
线 条 黑 同上
7 自动水幕 8 手动水幕 9 转载点喷雾 10 静压水池 11 管路参数
色,等腰
梯形内为
黄色波浪
线宽 0.5 毫米;
等腰梯形上宽 6
毫米,下宽 4 毫 线 条 黑
米,高 3 毫米; 色;下部 同上
下部中间线长 3 青绿色
毫米,左右线呈
45°且底平
线宽 0.5 毫米;
上限长 6 毫米, 同上
下线长 3 毫米,
室等)。
2.比例:1:5000 或 1:2000
3.图例
(1)内容:
图
例
主管路及流向 主管路阀门
制浆站
说明
支管路及流向
支管路阀门
制浆站
管路参数
Φ×毫米×m
其他图例按照矿井通风系统图例绘制
(2)填图说明:
序号
名称
图例 图例格式 颜色 填图格式
1 主管路及流向
长 10 毫米、 深红色 箭 头 指 向 浆 流
2.图上标注内容:主扇、风流方向、局部通风机、风筒、密 闭、风门、正反向风门、防火门、调节、风桥、测风站、防爆门、 节点编号、采空区、火区、巷道名称及采掘工作面编号等。
3.主扇应标注的内容:主扇型号、电机型号、井下总回风量、 主扇负压(即装置静压)等。
4.局部通风机应标注的内容: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型号、 风筒直径、全负压风量、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风筒供风距离。
5.测风(站)点标注的内容:地点、断面积、风速、风量、 气温、瓦斯浓度、二氧化碳浓度。
(二)矿井通风网络图(××煤矿通风网络图) 1.采用单线条(粗细 1.25 磅,0.44 毫米)绘制。 2.凡构成独立通风系统的所有用风点均要在图上显示。 3.网路的简化:简单的串联或并联分支可用一条等效分支代 替,对压降很小的井底车场、采区车场及某些巷道可并为一个节 点。 4.要尽量减少风路的交叉。交汇点用节点编号(直径 6 毫米 仿宋);不交汇的交叉巷道用直径 3 毫米的半圆形绕线绘制。 5.网络图一般采取上下放置,其进风段下方,用风段在中间, 回风段在上方。形状为椭圆形。 6.图上标注内容:主扇、局部通风机、风筒、风流方向、节 点编号、风门、调节、主要巷道名称及采掘工作面编号。 7.图名、图签、图例、标注内容的标注方法和矿井通风系统 平面图相同。
图例宽 12mm 高 3mm
深红色
风筒每节长 3 毫米,高 1 毫米。
图例宽 12mm 高 6mm 设施宽 2mm
深红色
门扇迎向风流。设施宽 度 2 毫米,高度 3 毫米
图例宽 12mm 高 6mm 门宽 2mm
防爆门宽度同上,箭头 深红色 宽 3 毫米;设施高度 3
毫米
图例直径 6mm
○N
深红色 直径 3 毫米,仿宋
静压水池
主管路及流向
支管路及流向
主管路阀门
支管路阀门
隔爆水棚
隔爆岩粉棚
自动水幕
手动水幕
转载点喷雾
说明
其他图例按照矿井通风系统图例绘制
(2)填图说明:
序号
名称
图例
1 主管路及流向
2 支管路及流向
3 主管路阀门
4 支管路阀门
5 隔爆水棚
6 隔爆岩粉棚
图例格式 颜色 填图格式
长 10 毫米、线 深红色
宽 0.5 毫米
9 风桥
图例宽 12mm 高 8mm
红蓝色
箭头宽度和高度均为 10 毫米
10 局部通风机
○F
图例直径 6mm
深红色 直径 3 毫米,F 为仿宋
11 风 筒 12 调节风窗
13 防 爆 门 14 变 电 所 15 绞 车 房 16 节点编号 17 炸 药 库 18 火 区 19 非常仓库 20 轴流式主扇 21 栅 栏
图例直径 6mm
W○
深红色 直径 3 毫米,仿宋
3○7
图例直径 6mm
系统图中直径 3 毫米, 深红色
网络图中 6 毫米,仿宋
药
图例宽 6mm 高 6mm
宽度 4 毫米,高度 4 毫
深红色
米
图例直径 6mm
火○
红色 直径 3 毫米,仿宋
图例直径 6mm
非○
红色 直径 4 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