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格式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格式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xxxxx学院土木工程系班级姓名学号水泥性能测试试验报告试验日期:气(室)温: c:湿度:二、主要仪器设备三、试验记录所选水泥样品产地、厂名水泥品种:出厂标号:1.水泥细度测定(干筛法)结论:根据国家标准gb该水泥细度为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试室温:℃;相对湿度: % (1)试件成型日期年月日成型三条试件所需材料用量(2)测试日期年月日;龄期:天(3)抗折强度测定(4)抗压强度测定4.确定水泥强度等级(只按试验一个龄期的强度评定)根据国家标准该水泥强度等级为混凝土用骨料性能试验报告试验日期:气(室)温: c:湿度:一、试验内容二、主要仪器设备三、试验记录1.砂的筛分析试验结论:按mx该砂样属于砂,级配属于区;级配情况。

试样名称:水温:℃石子筛分析测试结果评定:(1)最大粒径: mm (2)级配情况:篇二:《建筑材料》实验报告模板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实验报告二○○——二○○学年度第学期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年级专业班级课程名称姓名学号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 同组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间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与原理二、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三、实验步骤四、实验数据及处理五、实验结论六、其它篇三:建筑材料实验报告2013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2013年用)班级学号姓名淮海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2013-9-8 目录实验一水泥实验实验二普通混凝土实验实验三砂浆实验实验四石油沥青实验实验报告须知1、实验报告是实验者最后交出的成果,是实验资料的分析总结,应严肃认真地完成实验报告、认真测试所需数据。

2、要认真如实地填写实验数据,填写后的实验数据须经教师认可。

3、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实验报告应当数据完整,图表清晰整洁、字体清楚、美观。

1实验一水泥实验实验日期:年月日一、实验记录:水泥品种:制造厂名:出厂日期:原注标号:12 24、水泥体安定性实验:5、试件制作:3 6、抗折强度测定:加荷速度:7、抗压强度的测定:二、评定:依据标准,本试样可定为4篇四:《建筑材料实验报告》模板建筑材料实验报告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方工业大学建工实验中心建筑材料实验考核办法1 .建筑材料实验考核评分采用100 分制。

2 .分迟到早退、实验态度、动手能力、实验报告四方面进行定量评分。

具体各项满分标准如下表:各项标准如下:①迟到早退:每次按规定时间准时参加实验15 分。

迟到或早退根据情况分别扣1~15分。

②实验态度:能认真预习、认真听讲,实验时不怕脏累,精神集中,细致观察并记录实验情况,积极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实验后认真整理实验设备并清扫环境者,为实验态度好。

未认真预习,不认真听讲,不积极参与实验,不认真整理实验设备与环境的,扣5~20 分。

③动手能力:积极动手参与实验,严格按照实验设计要求做,并能达到实验目的者计25 分。

反复讲授后仍不会操作,有较多的操作失误,或自己不动手依赖他人操作者扣5~25 分。

④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上交准时;报告步骤清晰、过程完整,数据正确、齐全,格式符合要求,字迹整洁清楚,能有个人见解,计40 分。

报告数据有误、数据缺少,步骤不全,字迹潦草、杂乱,迟交、不交或抄袭者扣5~40 分。

⑤不参加实验,只交报告者或参加实验不交报告者,考核一律按0分计。

实验报告内容及格式要求1.实验项目名称;2.实验日期(年月日);3.预习思考题答案;4.实验的主要内容(或目的);5.实验操作过程(步骤、计算、测定等)及原始测定数据;6.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7.实验体会小结。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实验中心实验日期:年月日_ (报告正文部分,根据自己内容添加页数)篇五: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1) 《邓小平理论》心得体会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邓小平理论这一课程,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自学,我对邓论体系有了一个较全面的理解。

在我心里,邓小平一直是一位伟人,他让中国发生的如许深刻美好的变化注定他要被无数的中国人铭记景仰。

首先,应该感谢他把整个国家从一种偏激和疯狂中拉回来,感谢他给许多在那错误中被打倒的老革命和无数无辜被牵累的人平反。

其次,最重要的是要感谢他能让我们有了今天如许五彩的生活。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风风火火的20多年的改革开放,让人民的生活富裕了,也让我们这一代人有了很好了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里,我们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的毛草房被红砖瓦房所代替,一条条致富大道纵横穿索,花园城市一个个的涌现,高楼大夏的林立,我国的国民经济总值翻了几翻,一切的变化数不胜数,而这些,都得益于我们国家的总设计师对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政策。

深圳特区的飞速发展,做为我们祖国的一个世界之窗,让更多的外国企业在祖国大地投资经营,吸收了大量外资,也促进了周围城市的快速发展。

每一个生活的一点的提高汇成的便是民族的飞跃。

二十年来,我国各个方面地位的全面提高,香港、澳门的相继回归,让全世界华人鼓舞自豪,这一切都得宜于一个伟人和他的伟大理论和这个理论的坚持动摇。

尽管我们也随之有了许多新问题,我们仍可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而且只要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本身并不可怕,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道路,一切会更美好。

在课上我们看了一些关于小平同志的片子,让人备受舞动,尤其是他从容地面对“三起三落”。

邓小平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在邓小平的诸多经典语录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一句。

他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他的英名、业绩、思想、风范永载史册,他将永远为中国人民所怀念。

从上世纪3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近50年政治生涯中,邓小平曾有着别人不曾有过的“三落三起”的传奇经历。

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这样记载到:一生之中,三次被打倒,又三次复出,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引人注目,一次比一次走向更大成功。

这不是神话,也不是人为的编撰。

这就是邓小平真实的故事。

一个人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奉献祖国的强烈愿望,在经历了如此坎坷的突变后,如何还能够继续站起来呢!正是因为有了振兴祖国、报效祖国的决心和愿望,邓小平做到了,在受到最沉重的打击时,他韬光养晦,一直在等待着机会,而机会也没有忘记他,最终给了他复出的机会,让他能够在建设祖国这方面大展才能。

他传奇式的“三落三起”的特殊经历,不仅使他对马克思主义有深邃而独到的理解,而且铸就了他的崇高品格和风范。

当他受到打击、处于逆境的时候,他从不消沉,总是无私无畏,不屈不挠,沉着坚韧,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贞,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充满信心,并总是由此更加深刻地思索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和根本规律问题,发愤要有新的作为。

这使他能够顺应历史和时势的要求,在经历逆境之后重新起来担当重任。

特别是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起落,更引起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刻反思,从而使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定的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在开拓新道路的进程中,他尊重实践,敏锐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借鉴别国经验又不照搬别国模式,从中国的现实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出发,去总结新经验,创新新办法,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他改革了国家,也改变了世界。

他的名字总与中国令人称奇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他给中国带来了全新的经济发展思路,比如“黑猫白猫论”。

邓小平最伟大之处,莫过于他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对改革开放的提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

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

十一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向小康迈进。

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回顾小平的一生,我觉得他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实在是太多。

我们要知道,邓小平的人生经历了三起三落,而他最后一次复出的时候已经73岁了!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够为祖国作出巨大的贡献,怎么不令人感动呢?而与之相比,如今我们有一部分做科研的同志不老老实实地做科研,而去做假,面对一点困难就心浮气躁,被功利迷惑了双眼。

虽然小平已离开我们七年了,但小平的理论将永远指引我们前行。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的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做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

通过对邓小平理论的简略学习,让我们更加正确地认识了社会主义,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更加热爱。

更增强了我对祖国明天更美好的信心。

邓小平理论使我明白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前时方向,我们这一代大学生,面对着市场主义体制下的激烈竟争,我们应该始终铭记三个有利于。

,我们应该义无反顾地坚定信念:坚持下去,是黄金,总会闪光;是玫瑰,必然开花;是种子,终将发芽。

同时,不忘加速自己的步伐,无论是学习,还是思想上紧跟时代的发展,继续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我们的大脑,时刻准备着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