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作文技巧——语言出彩篇

中考作文技巧——语言出彩篇

中考作文技巧——语言出彩法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中考作文的语言不仅要准确、简练,更要生动、活泼、诗意、灵动。

缺乏文采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

初中生作文语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语言枯涩,最突出的表现是词汇贫乏。

这肯定与学生不重视课外阅读有关,对学过的词语不善于运用,用词单调,总是那几种句式,这样枯涩的语言难以显示个性。

2.陈词滥调。

写外貌——大眼睛,苹果脸;写景物——阳光明媚,鲜花盛开;写时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写惊奇——嘴巴张成了O 型;写着急——像热锅上的蚂蚁;写嘴馋——馋猫……这些流水线上复制出来的话语标本长盛不衰,个性早已湮没殆尽。

3.故作深沉。

主要表现为语言的成人化,动不动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失败是成功之母”、“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语言“成熟之至”,思想老气横秋,毫无与自己的年龄和生活相契合的话语与机智,完全失去了青少年学生的天性。

4.空洞无物。

语言基本上是“假”、“大”、“空”的混合物。

开篇转弯抹角,结尾喋喋不休,中间亦是“空手道”,大多是一些标签式的口号,找不出一点属于个人的语言创意。

不少同学在写记叙文时只有空洞的叙述,缺乏具体的描写,读来味同嚼蜡,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考卷发下来了,我的语文得了100分,我非常高兴。

可有几个同学却说我是抄的,在我面前说了很多讽刺话,这对我刺激很大,更增
添了我学习的信心。

这种非常空泛的叙述在考场作文中颇具代表性。

同学们是怎么讽刺“我”的?对“我”造成了怎样的刺激?“我”的心态怎样?毫不具体。

我们不妨改动一下:
成绩公布了。

哈,100分,万岁!我想叫想唱,想蹦想跳,想让所有我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分享我的喜悦。

几个同学走过来,我笑着迎上去,准备接受他们的祝贺。

哪知钻进耳朵的是一串嘲讽:“瞧那得意劲,麻雀变凤凰了!”“哼,抄来的分也自豪!”“嘻嘻嘻……”“哈哈哈……”轰!我头脑一炸,眼前暖融融的阳光一下变得冷飕飕的。

我想哭,痛痛快快的哭!不,我不能哭!我要用更多的100分向他们证明:我这只麻雀能变成凤凰。

这段改动后的文字有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有环境的渲染,不再只是空泛的叙述,更具感染力。

过渡:
“水含珠而生色,山蕴玉则生辉。

”(刘勰《文心雕龙》)考场作文中若能有灵动出彩的语言,犹如在炎热躁闷的夏天给阅卷老师送去徐徐清风,让他们心旷神怡,喜出望外,也必会让你的大作脱颖而出。

那么,怎样才能写成出彩的语言呢?
一、精选词语写形象
汉语词汇是丰富多彩的,其表情达意更是复杂多变,因而遣词造句具有很大的可选择性。

写作时应尽量选用那些准确传神、富有个性
化的词语,尤其要重视对动词、形容词的锤炼。

这样,既使语言鲜明生动、新颖脱俗,又能生动贴切地把静态的事物写活,把动态的事物写得更加逼真,把平常的事写得形象动人。

如湖北省宜昌市中考作文《美丽的智慧》中,有这样一句话:“手中的湿巾俨然可以挤出水的空旷,安静的考场里的空气随手一抓,都是一种紧张”。

其中的“空旷”一词,本来是用来形容“空间广阔”,这里被作者移用来形容“汗水淋漓”,令人叫绝;另外,“紧张”是一种抽象的心理感受,居然可以用手来“抓”,多么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二、善变句式显灵动
有文采的语言大都讲究句式的灵活变化,也就是说,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不同的句式,譬如为了加强肯定的语气,可选用反问句;为了抒发某种强烈的感情,可选用感叹句;为了抒发缠绵沉痛的感情或为了表达精细丰富的内容,可选用长句;为了抒发轻松愉快的感情或为了描写活泼、紧急的场面,可选用短句;为了整齐对称、声韵和谐、气势贯通,可选用整句。

如福建省厦门市中考作文《打开一扇窗》中片段“有道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然而,让我们对此抱以一个淡然的微笑。

试着学学东坡,为自己的心灵打开一扇窗子。

做飘渺的孤鸿横渡人世悲欢:做飘然的智者对蜗角虚名;做世外高人斜睨人生浮沉;做红尘过客留下千古风流。

”作者在流利洒脱的散句之中,巧妙地穿插一些整齐匀称的整句,便于自由散板的旋律中表现出一种匀称的美感,疏散之中显出整齐,自然之中蕴含节奏,和谐畅达。

三、活用修辞秀文采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修辞是语言的魔水,是最能增强语言魅力的表达形式之一,其中比喻能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排比能使叙事详尽完备条分缕析,言理深刻透彻说服力强,抒情淋漓尽致气势磅礴。

如云南省昆明市中考作文《属于自己的天空》中:“敏捷的鸟儿,只属于那湛蓝的天空:轻盈的鱼儿,只属于清澈的溪水;盛开的花儿,只属于姹紫嫣红的花园;我,一个花季少女,只属于一方小小的个人天地。

”这段文字运用排比修辞,既增加了语言的气势,浓化了作文的色彩,又铺陈了文章的内容,使表达更具有感染力。

四、化入诗文亮底蕴
诗词文句都是古今作者锤炼过的语言精华。

善写文章的人,常在自己的文章中或直接或间接地引用(或化用)一些含义深刻的名言警句、诗词名句、歌词谚语等,往往会使文章显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调,使得文章厚实丰满、光彩照人,从而吸引阅卷者的眼球。

如海南省中考作文《开端》中的句子:“虽然城市中不能看见‘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也看不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更看不见‘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但是城市里的春色却别具一格。

”典雅优美的古诗句信手拈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春天之活力、开端之美好,更让语言闪现出了迷人的光彩,使文章充满诗意和文采。

五、注重格调添风趣
幽默是一种语言艺术,也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毕福剑在“星光
大道”上的幽默让我们会心一笑,湖北卫视汪涵的风趣会使我们捧腹。

写作时如能恰当地运用仿拟改编、褒贬互用、大小相错、移植嫁接等方式,不仅读起来感到活泼有趣,而且使文章形象生动,富有文采。

如湖北省宜昌市中考作文《美丽的智慧》中:“最近几个星期的双休日,我过得很不自在——每到双休,那个名叫‘家庭作业’的家伙都会准时过来死死缠住我,令我欲罢不能。

我讨厌死它了,将其视为一个无恶不作的大魔头——毕竟,他亲手杀死了电视、玩乐等我的数名挚友啊!好在有一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大侠,手执一把利剑一通挥舞,就将‘家庭作业’大魔头乖乖地制伏了。

我感激涕零,问他叫什么名字,他甩甩头,酷酷地说:‘我叫自己!’”语句想象丰富,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展示了考生语言的个性魅力和创新能力。

六、巧寓哲理展思辨
充满哲理性的语言,是作者思想的精华。

这样的语言装扮文章,不仅会鲜艳脱俗、芬芳耀眼,而且能引起读者的领悟、思考,同时也能显出作者深厚的思维层次和语言修养水平。

如湖北省武汉市中考作文《认清成长的方向》结尾“认识自己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否则我们就会像乌云下生长的花儿,失去了充满阳光的世界。

请牢记:是鱼儿,就不要向往天空;是鸟儿,就不要留恋海洋。

”作者这些警策性的话语,在形象中蕴涵着深刻的哲思。

阅卷者读到这样蕴涵成熟思想的语言,定会为之动情!
七、嫁接文言展才情
在文字的表述中适当地嫁接文言句式可以增强文章的韵律美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