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充电器结构设计手机充电器开发目录一、方案定向二、基本规格要求书的制作三、ID 的确认四、结构建模1.资料的汇总2.构思拆件3.外观件的绘制4.初步拆件5.PCB 设计指引制作6.拆件效果图的确认五、结构设计㈠主体:面底壳1.止口线的制作2.螺丝柱的结构3.主扣的分布4.与透明盖装配位置的结构设计5.接触片的避空槽的设计6.与胶垫或海绵垫等装配位置的结构设计B 的固定结构8.连接片尾部的避空口设计9.插头安装的设计10.散热窗,贴主标的位置,支撑凸点的设计11.PCBA板的固定结构㈡透明盖1.接触片、连接片的固定结构2.接触片接触头的避空口设计3.与主体装配的常用结构4.压紧电池的装置设计㈢充电器夹紧力产生装置的结构设计㈣其他零配件的设计。
六、结构手板的制作与验证七、结构设计优化八、结构评审九、开模评审十、开模期间的项目跟进十一、报价资料的整理十二、试模与改模十三、试产十四、量产手机充电器简介手机充电器主要按照使用的方式进行分类。
手机充电器大致可以分为座式充电器、旅行充电器和车载充电器。
* 座式充电器。
这类充电器一般多为慢充模式,充电时间较长,大约为4~5 小时。
* 旅行充电器。
大多数手机标准配置中只有旅行充电器。
旅行充电器和座式充电器对电池充电的效果是一样的。
这类充电器携带方便,对于经常出外旅行的人来说比较合适,它一般是快速充电方式,充电时间为2~3 小时,旅行充电器基本都具有充满自停的功能,对手机不会有任何不良影响。
* 车载充电器。
这类充电器可以方便用户在汽车上为手机充电。
其原理是采用汽车点烟器的电流电压12-24V,经“车内部电路进行稳压,整流滤波后,输出合适手机充电所需电压,对电池进行充电。
车载充电器的一端插入点烟器,另一端连接手机,一般充电电流较大,属快速充电,一般充电时间为60-90 分钟。
现在在一些大城市的主要商场、饭店、车站出现了一种给手机充电的装置,叫做“街头手机充电器”,这种装置有一人多高,分布有不同手机品牌的充电插头,只要把充电器上的小夹子往电池上一夹,再投进去一元硬币,您的手机就可以充PDF 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10 分钟的电,并可维持至少5个小时的待机时间。
在这里仅介绍本公司生产的晶彩充电器的开发,其他类型充电器开发大同小异,不做阐述。
一、方案定向根据客户意向,由销售部整理出客户需求的新产品方案,反馈到开发部门,由开发参与评定新产品的开发可行性,然后进行初步报价。
由公司利益出发,确认是否开发立项;确认立项后,然后进行后续工作二、基本规格要求书的制作接到立项通知后,先制作新产品基本规格要求书,写明新产品功能与性能要求及产品的外观,闪灯效果。
三、ID 的确认ID 拿到基本规格要求书后,先会绘制草图进行构思,接下来集中评选方案,确定下两三款草图,满足客户要求,这两三款草图之间又要在风格上有差异,然后上机绘制整体构架,进行整机细化,期间MD 要尽可能为ID 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如工艺上能否实现,结构上是否出现干涉等,ID 完成整机效果图经领导筛选,最终确认的方案就可以开始转给MD 做结构建模了。
效果图四、结构建模1.资料的汇总MD 开始建模需要ID提供ID 效果图片(用途有两点:1.MD 建模拆件参考,三视图尺寸参考;2.做手板时,颜色的指示)还有外观3D,用现有ID 面进行3D 建模,这种直接用3D 外观面的方法,不能进行修改与编辑,限制了后续结构调整,但也是一种缩短设计周期的方法。
另外一种就是将外观3D 转六视图,输出DXF和DWG 工程图格式,在CAD 中将线框转成不同视角的六个方位摆好(可以去除重复视图,一般仅用三视图就可体现产品的外观),以便调入PROE 中描线(这里的描线不是直接就用已转好的线条,而是顺着参照线进行Spline 连接),也有ID 只提供效果图片及尺寸参数,需要调节图片长宽比例,可能会发生变化,MD 描的线条会与设计意图有冲突,所以没有较高的艺术功底,尽量不要用图片进行3D 建模。
PDF 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2.构思拆件MD 动手之前先构思一下充电器怎么拆件,常规万能充分两个大部分:主体与固定电池部分;主体主要是指面壳与底壳,厚度要求在1.5-1.8之间,其强度要好,特别是有力度要求的部位,如装扭簧位置,插头位置,PCB安装位置等等,在底壳上确定电路板的基本大小(确认方法就是左右单边减4mm 插头方向减去插头安装长度+4mm,指示灯方向减4mm),以及插头样式的选取,主标贴尺寸选取,透气窗布局设置,在面壳上确定附带零件的拆分,以及与固定电池部分连接方式,接触片的避空槽位置,安装胶垫(或者海棉垫)位置;固定电池部分主要作用在于充电时,将电池牢牢的固定在充电上进行充电,一般充电的导电触头安装在此部分组件中,但也有在主体上固定导电触头。
在设计此部分时,需要选取接触片样式及接触片连接固定结构。
3.外观件的绘制确定好组件所有零部件后,进行产品外观件的绘制,主要是主体外型的设计以及固定电池部分的主体。
好的曲线出好的曲面,描线的时候务必贴近ID 的线框,尊重ID 的创意意图。
同时线条还要尽量光顺,曲率变化尽量均匀,周边弧面需要同ID 外观图一致,如果出现倒扣,不能一致,可以同ID 协商,如果对外观影响不大,可以由结构在描线时直接修改轮廓线。
充电器的外型一般比较简单,做完后需要检查一下拔模和光顺情况,然后建立装配图,装配好,看看基本的外型尺寸是否正确,最后要ID 查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ID确认OK 后可以进行拆件了。
PDF 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主体外型固定电池部分的主体外型4.初步拆件根据效果图片在外观件上进行拆件,从主到次依次制作,先按整体布局设置零件,有一点需要注意,插头一般在前端,LED 灯在后端,夹电池力的产生装置在后端(万能充,也可以横着夹,不可倒头,那样连接片容易接触到插头弹片,且在充电时,电池是向下夹,容易脱落),另外夹紧位置在前端。
初步拆件在ID设计时已经基本定型,主要零件有:面壳、底壳、透明盖、PCBA 板、自攻螺丝。
次要零件有:插头、压片、弹片、灯片、装饰件、铁杆、左扭簧、右扭簧、接触片、连接片、拨动帽、DC 压片、海绵(硅胶)等结构件.当然,一个完整的成品包含有主标,日期标,颜色标,使用说明,彩盒等,在此不做追述.PDF 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拆件时,先完成面底壳的拆分,然后制作透明盖,需要按ID比例绘制透明盖,当然也可以直接用外观3D的面制作.然后在继续次要零件的外型绘制.整体调节充电器所有功能件的比例,需要尽量美观.比例可以根据外观3D做出参数进行比较,为后续再变更零件大小提供方便.5.PCB 设计指引制作做完上述工作后,需要提供最终定案的PCBA 板轮廓及主要元器件分布的2D图,做好标识,标上尺寸,这些是在插头位置确定好后完成!根据基本规格书要求,写明新产品功能,比如有几个灯,如何分布,有没有USB,用的是带U 槽的还是不带U 槽的插头弹片,扭簧与接触片的避空槽有没有与电子元器件干涉等问题.然后将设计指引交电子工程师进行充电器PCBA 板设计,如果电子有某个电子元件一定会干涉零配件件,MD需要确认是否可更改结构,协助电子工程师进行设计.6.拆件效果图的确认将绘制的拆件组合,然后由3D转为六视图图片即可.交经理确认,不要等到结构做完了,再来确认,除非你想再来一次. 五、结构设计㈠主体:面底壳1.止口线的制作内部结构开始,先是对面底壳进行抽壳,一般基本壁厚1.5-1.8mm,面底壳拆分间隙为0,面壳盖向底壳,适宜做公止口,底壳做母止口,止口不宜太深,一般0.6-1.2mm,为了方便装配,也可在公止口上__________导C角,还有一种反止口,就是面壳为母止口,后面主扣分布有讲。
PDF 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2.螺丝柱的结构螺丝柱是决定整机强度的关键,且强度不够,容易破裂,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充电器锁螺丝通常有4 处:a:面底壳锁螺丝;面底壳配合锁螺丝固定,注意底孔深度≤螺丝长度,深度直内壁即可,但柱子在夹水线上,腔体太深的时候,需要深到壁厚一半,避免缩水,但也不是一定的,当外观面是异型时,可根据熔胶流向决定;插头压片锁的螺丝一般为PA2.0*10mm,因为插头使用力度较大。
c:固定PCBA 板锁螺丝;PDF 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电路板的固定不一定要用螺丝固定,主要是在电路板在受力过大情况时,选择用螺丝固定,也可用柱子穿过过孔,也可用骨位卡住电路板,具体后边会细讲。
d:透明盖上锁螺丝(附带介绍)。
锁透明盖的螺丝数量一般为1-2pcs,如何选择,后边会细讲。
关于螺丝柱的尺寸,有很多定论,现就我所选择使用的尺寸进行详解:²一般自攻螺丝底孔直径为自攻螺丝公称直径的0.85。
²外径为底孔径的2-3倍;²柱子高度根据选用的螺丝长度而定,一般为5-6圈有效牙纹长度;²螺丝柱的周边加强骨厚度一般为壁厚的0.5-0.7,高度为螺丝柱高度的2/3;²螺丝柱的背面在啤塑时,常有缩水痕,改进方法有二:①.螺丝底孔深度深至壁厚的一半;②.在螺丝柱根部偷胶,深1/3 壁厚,宽度0.5mmPDF 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充电器常用螺丝见附表自攻螺丝型号螺丝常用长度(mm)ABS螺丝底孔直径PA 1.7(尖头)4,6,8,10,15 1.45mmPA 2(尖头)4,6,8,10,12 1.7mmPA 2.3(尖头)4,6,8,10,12 1.9mmPA 3(尖头)4,6,8,10,12 2.5mmPB 1.7(平头)4,6,8,10,12 1.45mmPB 2(平头)4,6,8,10 1.7mmPB 2.3(平头)8,10,12 1.9mmPWA 1.7(尖头带介)4,6,8,10,12 1.45mmPWA 2.0(尖头带介)4,6,8,10,12 1.7mmPWA 2.3(尖头带介)4,6,8,10,12 1.9mmPWB 2.0(平头带介)4,6,8,10,12 1.7mmPWB 1.7(平头带介)4,6,8,10,12 1.45mmPWB 2.3(平头带介)4,6,8,10,12 1.9mm3.主扣的分布扣位的样式很多,主要介绍以下两种,PDF 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这两种,我用的是反止口,面壳公扣在上,底壳母扣在下,但也可以作成正止口,需要把公扣与公止口之间的开模死角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