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学案[学习目标与要求]1、熟悉区域比较的主要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2、通过对日本和英国区域差异比较的学习,掌握区域比较的基本方法。
3、比较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究区域内的整体性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成原因。
[复习]区域有哪些特征?。
[新知探究]探究主题活动一:区域差异探究主题活动二: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一)英国和日本自然环境的比较读图1-2-3、图1-2-4和p11课文探究并总结填写表1:表1英国和日本自然环境的相似性和区域差异比较日本英国相似性两者都是国,面积相差不大;都地处纬度,气候比较,资源丰富。
差异性地理位置地处岸,东临,纬度较。
地处岸,西临,纬度较。
地形地表,以、为主。
平原狭小,分布零散。
多、。
、低山、丘陵与、山谷交错分布气候差异显著。
北部为气候;夏季,冬季,南部属气候,夏季,冬季。
受流及的影响,终年,是典型的气候植被森林覆盖率,约占国土的,植物种类多样。
森林覆盖率占国土面积的1/9,以为主,植物种类比日本少。
水文河流短小湍急,多、,不利于航行,但资源丰富矿产资源、铁、二)英国和日本经济发展的比较读图1-2-5和图1-2-7,对问题1--3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然后总结归纳填写表2 1.英国和日本两国的产业结构现状有何异同? 2.读图1-2-6,说出英国的矿产及工业的分布情况。
3.读图1-2-8,说出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表2英国和日本经济发展的相似性和区域差异比较日本英国相似性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农业差异性农业部门种植业畜牧业相似性工业差异性工业特点工业发展条件工业部门工业布局相似性人口与城市4、根据以上的案例比较,归纳出区域差异比较的一般步骤。
5、p13知识窗"世界经济中心的变化":三个时代及对应时间和代表性国家或地区分别是什么?探究主题活动三:我国的区域差异读p14"图1-2-9中国三大自然区"合作探究下列问题: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指标是____和_____,为什么?2、说出三大自然区名称、分布、界线,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分别分布在哪个自然区?(在课外描绘中国地形空白图,并在图上填出它们的名称)。
3、秦岭-淮河是我国哪些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尽可能说出更多的答案)?4、结合p14--15活动完成表3和p15问题表3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基本特征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地形海拔较,以、、为主海拔较 ,以和为主海拔 , 主要是、气候气候,夏季普遍温带气候,降水,气候气候,气温较水文多河(湖)以河(湖)为主多冰川、湖泊, 部多大江大河源头,部多内流区植被以为主多、主要是典型动物农业人口城市其它(如土壤)多为钙质土,淋溶作用强有机质含量较 ,可溶性盐分含量较高土壤发育程度 ,土层浅薄p15问题--答:[自我检测与评价]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日本和英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英国气候温和多雨,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b.日本人少地多,农业侧重于精耕细作c.两国均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d.英国畜牧业发达,种植业以水稻、小麦为主2、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本因素是()a.土壤和植被b.气候和地形c.水文和土壤d.植被和水文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是()a.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b.400毫M年等降水量线c.800毫M年等降水量线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4-5题。
4、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5、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差异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d.山地阻挡作用6、下列区域特征与其形成原因连线,正确的是()a.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大气环流 b.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纬度位置c.庐山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海陆位置 d.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地形因素7、影响英国和日本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大气环流b.太阳辐射c.地形d.人类活动8、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兼跨内、外流区b.都兼跨地势三级阶梯 c.都兼跨四类干湿区d.都兼跨四个温度带9、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10、下列区域不具有可比性的一组是()a.英国、日本 b.辽中南工业区、珠江三角洲地区c.上海浦东区、中国中部经济地带d.南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二、综合题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代号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mm)①一4.014.6500②一4.726641③3.327. 91.220④一122081(1)图中 a、b 所在区域为区,c为区,d为区。
(2)c、d 区的交界线上有山脉、山脉和山脉。
(3)a、b 间以为界,自然环境差异明显。
(4)a与c相邻处的温度带为带,b与c相邻处的干湿地区属于地区。
(5)表中数据分别为我国四个地区四座城市的气候资料,他们与图中序号的对应关系是:a ,b ,c ,d 。
(6)c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夏季气温最突出的特点是,形成这种气候特征的根本原因是。
(7)德国墨尼黑的一位教授这样看待中国:他首先把中国分为四部分,大致如上图四个区域,然后把它们分别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
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后,你认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因分别是图中的、、、(填字母代号)1.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学案练习参考答案[复习]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新知探究]探究主题活动一:区域差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自然环境、人类活动探究主题活动二: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表1英国和日本自然环境的相似性和区域差异比较日本英国相似性两者都是岛国,面积相差不大;都地处中纬度,气候比较暖湿,渔业资源丰富。
差异性地理位置地处亚欧大陆东岸,东临太平洋,纬度较低。
地处亚欧大陆西岸,西临大西洋,纬度较高。
地形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
平原狭小,分布零散。
多火山、地震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布气候南北差异显著。
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受北大西洋暖流及西风带的影响,终年温和多雨,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森林覆盖率高,约占国土的2/3,植物种类多样森林覆盖率只有1/9,以草地为主,植物种类较少水文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瀑布,不利于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煤、铁、石油表2英国和日本经济发展的相似性和区域差异比较日本英国相似性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岛国的优势。
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经济大国,工业化起步较晚。
对外贸易发达,但对外依赖性强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农业差异性农业部门以种植业为主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大豆等高产值的园艺作物居于重要地位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放牧和饲养并存相似性渔业资源丰富,渔业发达工业差异性工业特点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传统工业曾在世界地位突出,有" 世界工厂"之称工业发展条件有利条件:有丰富且高素质的劳动力。
较高的科技水平。
便利的海运条件。
不利条件:工业原料、燃料贫乏,国内市场狭小海岸线曲折,优良港湾;煤炭资源丰富;北海油田;侵占殖民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摇篮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工业钢铁、纺织、造船、汽车、飞机、石油加工、电子等工业工业布局"临海型"布局--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新兴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九州岛。
" 资源型"布局--大都建在煤炭产区,电子工业、石油工业--主要分布在苏格兰地区相似性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曾大量向海外移民4、比较区域差异可以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三方面进行。
地理位置包括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互位置等;自然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人为要素有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
(比较法是区域地理学习最常见的方法。
比较区域差异的目的在于找出区域最典型的要素,理解主要特征,探求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的措施。
)5、"地中海时代"--地理大发现之前--地中海地区;"大西洋时代"--地理大发现之后--大西洋沿岸国家尤其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太平洋时代"--二战以后--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如日本等。
探究主题活动三:我国的区域差异3、南方北方的分界线--气候:①大致是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②800毫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⑤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的分界线;⑥≥10℃积温4500℃等值线经过地方;地形:①黄土高原与汉水谷地的分界线②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河流:①河流有无结冰期、流量大小、水位高低的分界线②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土壤:棕壤与黄棕壤的分界线植被及自然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及对应自然带的界线;农业:①农业水田与旱地,②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③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传统交通:"南船北马"分界线;4、表3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地形海拔较低,以平原、丘陵、高原为主海拔较高,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海拔最高, 主要是高原、高山气候季风气候,夏季普遍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燥高原高山气候,气温较低水文多外流河(湖)以内流河(湖)为主多冰川、湖泊,东南部多大江大河源头,西北部多内流区植被以森林为主多草原、荒漠主要是荒漠、草原、高山草甸灌丛动物熊、松鼠、熊猫、梅花鹿等骆驼、黄羊牦牛、臧山羊、藏绵羊农业农耕业发达畜牧业为主,有绿洲灌溉农业高寒的牧业和河谷农业人口众多、稠密较少很少城市众多较少很少其它(如土壤)多为钙质土,淋溶作用强有机质含量较少,可溶性盐分含量较高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层浅薄p15问题--答:地形和气候在东部季风区,地形起伏较小,气候暖湿,多数地方已不存在天然植被,栽培植物广泛分布,是我国主要农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