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赏析解读 将进酒 是李白 当时胸中积郁很深,与友人岑勋和元丹丘登高宴饮,借酒兴诗情,抒发了自 己抱济世之才而不得用的感慨。
同时也表现了他乐观自信、 豪放不羁的精神与情 怀。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将进酒赏析解读,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 可浏览(/wenxue)。
【原作】 将进酒——[唐]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 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 尔同销万古愁。
【注释】 天上来:这是一种浪漫主义写法,极言黄河源头之高远。
高堂明镜悲白发:对着大厅里的镜子悲叹白发的迅速增加。
高堂明镜,挂在 大厅里的明亮的镜子。
金樽:古代盛酒的器具,即酒杯。
金,修饰语,并非确指。
烹羊宰牛:意思是丰盛的酒宴。
语本曹植《箜篌引》:“中厨办丰膳, 烹羊宰肥牛。
” 会须:应该。
岑夫子:即岑勋。
丹丘生:即元丹丘,当时的隐士。
将进酒:请快快喝酒。
将,请。
钟鼓馔(zhuàn)玉: 古时候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 饮食精美如玉, 这里指富贵豪华生活。
钟鼓,鸣钟击鼓作乐。
馔玉,精美如玉的食物。
1/7
寂寞:这里是被世人冷落的意思。
饮者:指不慕富贵,只以饮酒为乐的人。
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 陈王过去在平乐观宴请宾客,一斗酒十千金,尽情欢乐戏谑。
此处借用曹植《名 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句。
陈王,即曹植,因封于陈(今 河南淮阳一带), 死后谥“思”, 世称陈王或陈思王。
宴, 举行宴会。
平乐,观名,汉明帝所建,在洛阳西门外。
恣,放纵,没有拘束。
谑,玩笑。
何为:为什么。
径须沽(ɡū)取:只管买来。
径须,只管。
沽,买。
五花马、千金裘:毛色为五花纹的良马和价值千金的皮袄,都是很贵重的物 品。
将出:拿着去,拿出去。
与尔同消万古愁: 和你们一起用酒来消散这千年万载也消散不尽的深广愁情。
【古诗 今译】 你难道没有看见, 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 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 奔向大海,永远不会回还。
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之上对着明镜,深沉悲叹那 一头白发?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因此,人生在世每逢得意 之时,理应尽情欢乐,不要让金樽美酒白白地对着明月。
既然老天造就了我们这 些栋梁之材,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即使散尽了千两黄金,也会重新得到。
烹羊 宰牛姑且尽情享乐,今日相逢,我们真应该干他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请快 快喝酒,不要停。
我为你唱一首歌,请你们侧耳为我细细听。
在钟鼓齐鸣中享受 丰美食物的豪华生活并不值得珍贵, 但愿永远沉醉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那些圣贤 无不感到孤独寂寞, 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
陈王曹植过去曾在平乐观 大摆酒宴,即使一斗酒价值十千也在所不惜,恣意畅饮。
主人啊,你为什么说钱 已经不多,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
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 的千金裘,统统用来换美酒,让我们共同来消散这千年万载也消散不尽的愁情。
【赏析】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 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李白性情旷达潇洒,藐视权贵,政治上一直失意。
李白自古就被公认为中国历史 上最伟大的诗歌 天才之一,他的诗作想象如天马行空,语言豪放洒脱,反映了唐王朝鼎盛时
2/7
期的宏大气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本篇约作于唐天宝 11 年(公元 752 年),即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的第二次漫 游时期。
当时,李白看到以唐玄宗为首的唐王朝统治集团日益昏庸腐朽,各种社 会危机日益严重。
而他被排挤出朝廷,对他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他空有一番抱 负而无处施展,但是,他又不甘心唐王朝被一小撮昏庸腐朽的权贵断送掉,他相 信总有一天能够施展自己的抱负发挥自己的才能。
就这样,在他的思想感情上, 失望中交织着希望,苦闷中交织着信心。
这就成了他写这首诗的基调。
李白当时胸中积郁很深,与友人岑勋和元丹丘登高宴饮,借酒兴诗情,抒发 了自己抱济世之才而不得用的感慨。
同时也表现了他乐观自信、 豪放不羁的精神 与情怀。
这首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千金散尽还复来”), 写人生短暂, 要及时 行乐, 但又表现出对理想和事业的自信。
作品起笔即感叹时光流逝, 一去不复返, 人很快就会由年轻变为衰老。
可诗人却以黄河之水一泻万里的流势形象来比喻, 使人感到其奔腾咆哮之气势,给人一种奔放豪迈的感受。
而悲叹人生之短暂,则 以满头青丝“暮成雪”这一形象来生动表现。
显得更加形象鲜明。
因 时光流失快,人生也是瞬息,所以不要辜负良辰美景,有兴致的时候应该及时饮 酒尽情行乐。
看到这里,似乎诗人除了及时行乐什么追求都没有了。
但是笔锋一 转,“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虽然是诗人的自我安 慰之词, 但不难看出, 诗人一方面并不甘心就在这种及时行乐中虚度自己短暂的 一生,他相信,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
及时行乐,只不过是为了解脱有志不得施 展的苦闷与忧愁。
第二部分 ( 从 “ 烹羊宰牛且为乐 ” 至 “ 惟有饮者留其名 ”),写痛饮狂歌,但又表现出不慕功名富贵,愤世嫉俗的精神。
“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描绘的是痛饮, 充满的是豪气。
“ 且为乐”,即暂且以酒作乐,表明诗人决意要把忧愁和烦恼暂且放下,勉 强“为乐”,由此可见,豪饮之中蕴含着极大的忧愤。
“岑夫 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前一句 是提醒朋友快快尽情干杯, 后一句是提示朋友倾听我的激愤之言。
什么样的激愤 之言呢?“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 留其名。
”前一句表现出诗人不慕富贵,藐视功名利禄;后一句将“ 古来圣贤”与“饮者”做比,进一步否定了功名与富贵,在痛 饮狂歌之中表现出一种“浮云富贵,粪土王侯”的气概。
第三部分(从“陈王昔时宴平乐”至篇末), 写要以尽情饮酒来消 散心中的忧愁,同时又表现了在黑暗现实中的苦闷。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一句中,诗人以曹植受其兄曹丕排挤迫害而抑郁不得志 自况。
曹植当年为了排解心中不快能不惜美酒昂贵,自己为什么要怕花钱呢?只 官尽情地痛饮吧!这里一个“何为”,一个“径须”,充
3/7
分表现了诗人不惜一切只须痛饮的情景。
这不惜一切痛饮, 更加突出了诗人心中 无可排解的愁苦。
在“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 愁”一句里,诗人不惜一切代价买酒痛饮的情状与气概,更能看出其心中 愁苦至极。
诗人以一个“愁” 字结束全篇,更加有力地突现了作品 的主题。
4/7
5/7
6/7
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