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大社会学真题

南大社会学真题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一、名称解释
1、参照群体;
2、失范;
3、隐性功能;
4、索引性表达;
5、合法化危机;
6、效度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关系
2、在米尔斯看来,哪些方式可以激发社会学想象力?
3、建构中层理论的策略,具有哪些意义?
4、简述参与观察法的优缺点?
5、简述实地研究的过程。

三、计算题
1、调查100名工人,得到下列结果,求收入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收入400 500 600 700
人数20 40 30 10
2、从一所大学随机调查400名学生,得出他们的平均年龄为20岁,标准差为2岁,求在95%的置信度下,全校学生平均年龄的置信区间。

(I(1-0.05)=1.96)
四、设计题
请将概念“生育意愿”操作化为一组指标,并将他们设计成问卷中的问题。

五、论述题
1、试用至少两种不同的社会学理论,解释当代中国社会的结构变迁。

2、试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单位”的功能发生了哪些变化?
3、论述定性实地研究中资料分析的概括性问题。

综合考试
一、名词解释
1、人情;
2、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
3、工业化与城市化;
4、人口的“逆淘汰”;
5、社区
二、简答题
1、联系实际,简述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了由传统乡村向现代城市社会跃迁,通常把哪几个指标作为转换点。

2、何谓弱关系假设,其最初的经验证明如何?
3、什么是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4、简述城市社会的“世俗化”。

三、论述题
1、如何从理论上分析失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如何解决失业问题?
2、联系实际,试分析家族主义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限制。

3、试论述流言和谣言的性质与传播过程。

4、试论市民社会与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关系。

一、名词解释
1、社会;
2、差序格局;
3、社会控制;
4、社会事实;
5、突生性质;
6、敏感化概念
二、简答题
1、影响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简述当前我国家庭功能及其变化趋势。

3、简述韦伯理想类型概念及基本特征。

4、简述帕森斯与迪尔凯姆在论述“社会秩序”问题上的思想联系。

三、论述题
1、试用社会分层与流动理论解释当前我国社会的阶层分化现象。

2、试用已有的社会冲突理论,建立一个有关冲突起因、形成与后果的综合理论模型。

应用社会学综合考试
一、名词解释
1、寻租;
2、认知失调;
3、企业权力;
4、郊区化
二、简答题
1、最低工资标准、失业保险金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关系。

2、简述时尚的含义及其发生过程。

3、简述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的经济学含义。

4、简述城市社会异质化的表现形式。

三、论述题
1、试从国家权力的角度,论述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2、试论我国在人口结构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3、你认为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提倡社会心理学本土化有没有意义,列举你所知道的本土化的观点或情况。

4、试论城市化、城市现代化与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的关系。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概念实证法;2、交往非参与者;3、定序测量级;4、反向头脑风暴测量法;5、痕迹法;6、社会基图;7、四分位差;8、复合分组表;9、公理理论;10、情景外推法
二、简答题
1、研究课题的来源有哪几个方面/
2、简述概念操作化的含义及其在社会调查中的意义。

3、设计问卷时,应根据什么样的原则来安排问题的顺序?
4、简述问卷的基本结构及其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三、设计题
为了调查某大学本科生的择业倾向,需要从全校学生中抽取300名同学进行调查,请设计一种抽样方案,并说明设计的理由。

四、计算题
1、对某数学单位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成绩调查整理发现,该单位成绩的中位数为75分,算术平均成绩77分,试计算出成绩的众数近似值,并说明相对于对称分布,该单位成绩分布成何种状态/
2、为了解某地区中学生的视力健康状况,从调查样本200个学生发现近视16人,如果要求置信水平为95.45%,试求出该地区视力近似人数与总体中学生百分比置信区间,并说明置信水平与置信区间的关系。

(查表可知F(2)=95.45%)
五、论述题
在社会统计学中,何谓“变异指标”?试论述它在社会统计中的意义与作用,并以举例说明的方式,指出在运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南京大学2001年考研专业课试卷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
1、社会资本;
2、社会吸引;
3、有机团结;
4、区隔分化;
5、结构限制;
6、失范
二、问答题
1、试论述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与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之间的联系。

2、试用交换理论说明社会组织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3、试论述米尔斯有关社会学想象力的观点
4、试论述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5、试论述聚合行为的有关理论
6、试论述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内涵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流动有哪些变化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江村经济》;2、求同法;3、价值定向;4、回归系数;5、完全参与者;6、充分解释;
7、分析单位;8、效度;9、磨损测量法;10、头脑风暴法
二、问答
1、为什么在实验研究中有时要设立两个控制组
2、古德曼量表和里克特量表均需通过试填从许多备选项目中筛选,二者的筛选标准有哪些不同?
3、操作性定义的古典表达方式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4、简述抽样平均误差的来源。

5、杜尔凯姆的研究对社会学研究方法提供了哪些贡献?
三、计算题
1、在美国总统选举时,许多咨询机构在允许误差2%、置信水平95.45%(F(2)=0.9545)条件下,确定抽样2500人作为调查样本。

这合理吗?请通过计算回答。

2、一项调查希望验证“受教育水平影响收入”假设。

请将此假设操作化并设计一套效度检测方案。

应用社会学综合考试
一、名词解释
1、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2、社区归属感;
3、方法论之争;
4、企业家精神;
5、参照群体
二、简答题
1、简述作为结构分化过程的体制变革
2、简述“经济生活的新社会学”的三大理论命题
3、简述城市社区种类及其特点
4、简述社会角色的基本功能
5、人们在对分配结果进行评价时常常出现两种互相对立的心理倾向,即绩效主义和平均主义。

简述这两种心理倾向各自所追求的目标和出现的场所。

三、论述题
1、试论“郊区化”的社会原因
2、试论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
3、从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南京大学2000年考研专业课试卷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
1、社会;
2、“白领阶层”
3、社会结构
4、模式变项
5、功能替代
6、后工业社会
二、问答题
1、简述卢曼有关社会分化的观点
2、试比较科塞与达伦多夫的冲突理论的异同
3、简要评价布劳的交换理论
4、如何理解哈贝马斯所谓“系统对于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5、评价越轨的社会功能
6、试论述社会转型以来,我国正式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了哪些变化?
7、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方法论集体主义
2、非线性相关
3、信度检测
4、总体参数
5、分层抽样
6、后编码
7、实验控制组
8、置信区间
9、求同求异法
二、怎样选择调研课题?
三、定距变量可以变为定序变量吗?反之如何?请举例说明。

四、在问卷中,问题的排列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五、社会关系图是怎样形成的/
六、通过分析历史文献,可以建立社会骚乱、经济衰滞、政治腐败之间的关系。

请给出一例。

七、在研究消费行为时,经常需要控制商品、商场、性别、年龄因素。

请设计一种配额抽样方案,分离上述影响因素。

(n=1000,商品类别、商场类型、性别、年龄分组可根据您的经验自定)
八、在我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城市建筑面积与市区第三产业比例的关系如表所示。

求(1)建成区面积(X)与第三产业(Y)之间的关系;(2)Y对X的线性回归方程。

(表省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