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淡水水产养殖上市公司的经营及财务分析(V06052013)国内水产养殖的上市公司分为两类: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
海水养殖公司包括东方海洋、壹桥苗业、獐子岛;淡水养殖公司包括大湖股份、国联水产、武昌鱼。
目前水产养殖行业发展趋势是:淡水养殖在向高端进军、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但毛利呈逐年下降趋势;海水养殖业利润比淡水养殖高,导致海水养殖业竞争激烈。
本报告将介绍A股淡水养殖的四家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一、大湖股份(600257)1、公司概况:大湖股份是国内淡水养殖的最大一家公司,位于湖南省常德市,于2000年6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3亿多元,是全国唯一采用水面权益资本化方式上市的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淡水鱼专业公司,被誉为“中国淡水鱼第一股”。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罗祖亮。
2、经营情况:公司主营业务是水产+白酒,品牌分别为大湖水产品及德山派白酒。
这两个行业近年景气度提升,公司毛利率随之提高。
公司坚持“能效渔业、生态养殖”的发展思路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
目前拥有全国最大的淡水养殖基地和水产良种繁育基地,特别是洞庭青鲫的驯化与选育、抗病草鱼的选育、蒙古鲌与翘嘴红鲌的全人工繁殖、三角帆蚌的选育技术国内领先。
(1)主营产品:(2)经营规划:2013年公司剥离地产业务,聚焦水产和白酒两块主业,未来产业规划将沿着与消费相关的“天然水产品”和“传统白酒”业务展开。
1)公司水域面积列国内第一,新购渔场逐步进入成熟期。
公司目前水域面积约180万亩左右,占我国已养殖湖泊和水库面积的4.9%,位列国内第一。
公司水域主要分布在湖南、安徽和新疆,包括西湖渔场(6万亩)、珊泊湖渔场(2.55万亩)、皂市湖渔场(6.75万亩)、王家湖渔场(3.6万亩)、青山湖(1.5万亩)、北民湖(3万亩)、安乐湖(2.1万亩)、东湖(5.25万亩)、安徽黄湖(17.8万亩)和新疆乌伦古湖(123万亩)。
公司近年收购水域较多,经过两年以上的清理整顿后,收购的渔场产量将释放,如黄湖、皂市湖、新疆大湖、乌伦古湖都是公司产量靠前的渔场。
2)大力宣传大湖鱼的天然健康价值;公司鱼种以鳙鱼为主占比70%左右,捕捞后的销售渠道分为湖边销售和专供专卖。
湖边销售即捕捞后在岸边直接卖给批发商,价格比2.5亿元,这将为公司带来充裕资金,千店工程将迎来快速发展拐点。
预计大湖鱼未来将实现湖南市场全覆盖,长沙市场份额在现有基础上稳步推进目标直指翻倍,北京市场有效酒店专供数量高速增长并通过北京餐厅高客流量和流动性实现品牌口碑效应,成都、重庆、上海和广州将是公司资金充裕后继续开发的城市。
3、财务状况、税务情况:(1)2010-2012年合并财务数据:(2)分业务财务情况:(3)主要税种及税率4、财务分析:(1)收入:公司2011年开始剥离房地产业务,从2011年开始公司主营业务结构主要为水产品、白酒,2011年、2012年水产品占总收入比分别为75%、70%,占比幅度下降主要因为白酒行业在12010开始价格上涨较快,压缩水产品的收入占比,但实际上,水产品收入呈现平稳增长幅度,2010年以后增长幅度在3-5%左右。
2010-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占比逐年增加,分别为97.5%、98.3%、99.3%,营业外收入占比逐年下降,政府补贴为营业外收入的主要来源,2010-2012年政府补贴收入分别为1086万、986万、403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表明公司将资源投入到主营业务发展上,业务呈现良性发展趋势。
(2)市场情况:公司水产品主要通过批发、专营店方式进行产品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南地产,以湖南最为集中,中南地区收入2012年占公司总收入比83%,并逐步向西南、华东、西北地区的一二线城市拓展。
(3)成本、费用:水产品的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收入比呈稳定比例,变动幅度不大,2011-2012年占比分别为75%、73%,略有下降。
公司年报中没有分业务列出各项费用明细,无法判断水产品的费用比例及增长情况,但2011-2012年总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占收入比情况看,如下表:2011-2012年三项费用占收入比略有下降,维持在24-27%。
其中,销售费用中以广告及宣传费、销售人员工资占比最高,三项合计占比约62%;管理费用中人员工资占比最高,其次是业务招待费,合计占管理费用比例为32%;财务费用主要为利息支出,2011-2012年利息支出达2900万-3100万。
(4)毛利率、净率、净资产收益率:按行业数据看,2007年国内淡水养殖平均每亩水面可获得净利润700多元,随着淡水产品价格上涨,最近三年价格上涨达每年16-18%,到2011-2012年淡水养殖平均每亩水产可获净利润1000多元以上,甚至最高可达2000-3000元。
该公司2011-2012年水产品毛利为24-27%左右,毛利率低于行业水平;水产品净利润公司未提供财务数据,但根据该公司税率优惠政策,所得税减半原则,并假设三项费用按公司平均水平,则预计水产品业务净利润为3-5%左右,扣除非经损益后的净利润(指扣除政府补贴后)应≤3%,主要原因是营业业务成本、三项费用均较高,且不排除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利益输出导致的净利润率过低原因。
该公司2012年度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2.57%,为净利润与净资产比例,反应公司运营自有资本的效率较高,资本利用效率高,即股东投资带来的收益就较高。
5、关于收购的江苏阳澄湖大闸蟹股份有限公司12012年3月公司收购江苏阳澄湖大闸蟹股份有限公司29.35%股份,收购价款为637万元,按期上年度一倍净资产值收购,本次为关联交易收购,且为被动收购行为,原因是:公司在出售地产业务时,地产收购商要求目标公司必须剥离非地产业务,而地产公司持有江苏阳澄湖大闸蟹股份有限公司60%股份。
本次收购仅收购地产公司持有的阳澄湖大闸蟹公司29.35%,还有余下近30%股份未收购。
(1)江苏阳澄湖大闸蟹股份有限公司介绍:公司成立于1997年,位于苏州阳澄湖镇,是一家从事大闸蟹养殖、经营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1年由集体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为国有属性,未来3年有独立上市计划。
公司目前拥有自营生态养殖水面8500亩,产量改为300吨, 注册资本5805万元,专业技术人员35名。
引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先后建立“苏州科技示范园---蟹苗培育基地”,“阳澄湖大闸蟹出口创汇基地”,并于2001年建成11000平方米的湘城阳澄湖大闸蟹交易市场和1000平方米的蟹王水产交易市场。
公司以过硬的基地和高科技研发中心为后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每年产销正宗“阳澄湖”牌大闸蟹300多吨。
(2)财务状况:该公司截至2012年底的账面总资产1.02亿元,净资产2172万元,负债8024万,营业收入8000多万元,利润则一直处于亏损状况;公司亏损主要原因:一是体制原因,国有属性导致激励措施不足,导致经营成本过高;尽管每年有8000多万的收入,但销售成本及管理成本过高,导致利润被侵蚀。
二是公司旗下阳澄湖8500亩养殖水面存在多年悬而未决的归属权和补偿问题,这恰恰是阳澄股份的核心资产。
2009年苏州市政府将8500亩水面使用权以水产养殖证的形式颁给了相城区阳澄湖镇政府,阳澄股份间接得到了些许“补偿”;镇政府则将8500亩水面通过“承包经营租赁”方式交给公司使用,公司既不用支付租金也不用交纳承包费。
但之后,苏州市政府开始对阳澄湖股份新一轮的整顿,要求拆除阳澄湖西湖超过3万亩的养殖区,阳澄湖股份正在使用的8500亩也在这个区域内。
如果未来这块水面未来将被禁止养蟹,那阳澄股份将被掏空一半,养殖公司也变成了一个单纯的贸易公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大大降低。
三是商标纠纷存在隐患,品牌没有贡献出相应的业绩。
“阳澄湖”商标不是阳澄股份一家公司所有,而被当地政府同时授予其他两家企业共同使用,包括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以及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集团。
2009年,阳澄湖股份与集团公司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阳澄湖股份被授权从2010年5月1日起至2013年4月30日使用“阳澄湖”的商标。
但“阳澄湖”的品牌归属仍未得到解决,也给大湖股份埋下一枚炸弹,若是阳澄股份在商标争夺上出现失利,这项收购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此外“阳澄湖”品牌有或没有,对阳澄股份来说并没有太多贡献,主要是目前有2001多家中小公司从事大闸蟹销售贸易产业,虽说卖的都是阳澄湖大闸蟹,但各自叫卖自家品牌,混乱的大闸蟹市场无序竞争导致该品牌价值与口碑大大降低。
二、武昌鱼(600275)1、公司概况:该公司从上市就一直处于重组炒作之中,历经淡水鱼养殖到房地产重组,又开始矿业的二次重组操作。
公司2000年上市时,主营业务是淡水鱼养殖、加工及销售,上市不久即出现亏损;到2002年公司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由湖北鄂州武昌鱼集团变更为华普集团,公司主营业务也由淡水鱼养殖加工变为房地产开发及商品房销售,收入利润主要来自房地产业务,券商行业分类将武昌鱼归入到房地产行业。
到2012年5月公司剥离了房地产业务。
到2012年8月,公司又开始筹划重大重组,计划以22亿元向大股东购买100%的贵州黔锦矿业股权,计划将淡水鱼养殖转为从事镍、钼稀有金属的采矿、选矿业务,但到12月中旬由于公司就就重组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终止上述重大资产重组,重组夭折。
到2013年4月,公司又停牌,宣布针对贵州黔锦矿业的第二次重大重组,停牌达一个月,但5月中旬复牌后,再次宣布由于不确定事项,未来三个月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重组二次流产。
2、经营情况:2011-2012年,武昌鱼均处于重组过程,股票大部分时间处于停牌状态。
尽管公司披露的主营业务是为房地产销售、租赁收入,及淡水鱼水面租赁、淡水鱼加工销售。
如2012年9月投资30多万收购鄂州绿维康食品公司51%股权,该公司从事农产品包括淡水鱼加工销售;2012年又投资8000多万元,其中现金1250万、资产7000多万成立鄂州武昌鱼洋澜湖渔业公司等7家公司,便于后续的渔业发展。
但实际上,2012年公司的全部收入来自于淡水鱼水面租赁、控股房产子公司旗下房产租赁、及收购的农业公司的加工销售收入,涉及水面租赁及淡水鱼加工情况如下:(1)目前,公司拥有8个淡水养殖渔场,拥有自有及租赁水面80000多亩,是鄂州最大的淡水渔场,用于“武昌鱼”品牌。
但由于流动资金短缺,公司将水面全部租赁给承包户经营。
(2)淡水鱼销售加工收入,来自收购的鄂州绿维康食品公司的9-12月有农产品销售收入400万,但没有提供具体的淡水鱼类的加工收入。
3、财务情况及分析:(1)合并财务数据:1(2)分业务的财务数据:(3)财务分析:该公司2011年淡水鱼养殖加工没有收入,2012年的淡水鱼加工收入是9月收购的鄂州绿维康食品公司合并报告有400万的农产品加工收入,但没有披露具体披露400万的明细,无法判断其中淡水鱼加工收入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