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拌和站建设标准化实施方案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利万高速TJ-1标项目经理部2013年1月4日目录一、拌和站建设 (3)1、设置原则 (3)2、预制场位置、占地面积以及场区布置 (3)3、场地建设 (3)1) 场地处理 (3)2) 场地排水 (4)3)拌和站大门 (4)4)围墙 (4)5)储料仓 (4)6)拌和机、楼 (5)7)库房 (5)8)场内行车道 (5)9) 场内排水设施 (6)10) 通讯设备 (6)4、机械及设备 (6)二、安全文明施工及管理 (7)1、文明施工: (7)(1)拌和站场内标识标牌及操作规程 (7)(2)拌和站场内安全警示牌及其他标识牌 (7)2、拌和站安全生产和环保措施 (8)(1)安全生产: (8)(2)环保措施: (10)三、拌和作业管理 (10)四、其他: (11)1号拌和站建设标准化实施方案一、拌和站建设1、设置原则(1)选择交通、水电便利的位置,尽量避开居民集中地带。
(2)严禁设置在泥石流、滑坡体、洪水位下等危险区域,避开取土、弃土场、坍方、落石、危岩等地段。
(3)避开高压线路及高大树木。
与通信、天然气等地下管线保持一定距离。
(4)离集中爆破区500m以外。
2、预制场位置、占地面积以及场区布置1号混凝土拌和站建在ZK1+100线路右侧处,凉雾互通主线旁,并在此处设置一个预制梁场。
拌和站与S326省道距离130m,占地约16亩,设置1500型拌和机2台,主要供应线路起点至清江大桥利川侧混凝土(YK0+030~K3+800.00),主要包含施工项目利川西互通、凉雾互通、狮子山隧道、凹儿槽隧道、清江大桥及第一预制场(T梁322片,及82片空心板梁)。
供应长度约4km,混凝土方量约13.5万m3。
3、场地建设1) 场地处理拌和站的所有场地进行砼硬化处理,硬化厚度是不小于15cm厚的碎石或砂砾垫层,不小于10cm厚的C15砼面层,拌和站的一般行车道路硬化是不小于15cm厚的碎石或砂砾垫层,不小于15cm厚的C20砼面层;大型作业区(如路面沥青拌和站)、重车行车道路硬化,使用不小于15cm厚的碎石或砂砾垫层,不小于20cm厚的C20砼面层。
其中水稳场拌拌和机、水泥罐、集料斗基础及沥青拌和楼主楼、沥青罐、矿粉罐、集料斗基础等部位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场地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分块切割伸缩缝。
2) 场地排水场地硬化要严格标高控制,一般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场地面层排水坡度不应小于1.5%,场地四周应设置排水沟,拌和机下宜设置暗沟连接到排水沟。
拌和站内必须设置沉淀池和污水过滤池,严禁将站内生产废水未作处理直接排放。
3)拌和站大门集中拌和站设进出拌和站大门各一处,大门宽度8米。
有条件的可以将进、出站大门分开设置。
拌和站大门右侧门柱上统一悬挂不锈钢标牌,统一命名“湖北省利万高速公路××合同段××拌和站”。
4)围墙集中拌和站场地用围墙进行封闭,围墙高度不小于300cm,宜采用砖砌后水泥砂浆抹面。
围墙外四周设置排水边沟(包括料场)。
5)储料仓(1) 凡用于工程的砂石料按配料要求,不同粒径、不同品种分仓存放,并设置明显标识,分料仓采用“50”砖墙砌筑,水泥砂浆抹面,围墙高度不小于300cm。
储料仓内地面设不小于4%的内倾坡度,并设置排水沟,严禁积水。
储料仓仓口必须设置一道截水沟。
(2) 储料仓的容量满足最大单批次连续施工的需要,水泥砼拌和站单个料仓的面积为250㎡(25m×10m),容量不小于500 m3,储料仓设10个,其中8个已检仓,2个待检仓。
(3) 水泥砼、面层储料仓搭设顶棚,禁止太阳直接照晒或雨淋。
并采用轻型钢结构顶棚,钢结构顶棚起拱线高度不小于7m,满足受力、防风、防雨、防雪等要求。
基层储料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石料雨淋,并采用彩条布进行覆盖。
6)拌和机、楼拌和楼彩钢板设置封闭式防晒防雨设施。
拌和站所有的安装设备设置C30水泥混凝土基座,保证安装设备稳定、牢固;必要时,采取桩基础或扩大基础基座,以及设风缆拉绳等防倾覆措施。
7)库房(1)库房包括外加剂库房、机械配件库房等。
(2)库房原则上采用砖砌房屋,库房内外部采用水泥砂浆粉刷,地面采用C15混凝土进行硬化,然后利用方木或砖砌上铺设木板或竹胶板,使物品储存离地不小于30cm同时应离四周墙体不小于30cm。
(3)外加剂采用专用的容器存储,不同批次、不同品种、不同生产日期的外加剂分开存放,并根据不同的检验状态和结果采用统一的材料标识牌进行标识。
8)场内行车道拌和站行车道基宽度不小于7.5m,路面宽度不小于6.5m;进出拌和站的便道200m范围应用厚度不小于20cm的C20水泥混凝土进行硬化,并设置碎石或灰土垫层,基础碾压密实。
边坡宜进行防护,防止垮塌。
进站口处应配备轮胎冲洗设备及冲洗平台。
对进场车辆进行冲洗,防止携带泥土进入拌和站场地内。
9) 场内排水设施场地硬化按照分区设置排水横坡,场地内合理设置矩形盖板排水沟(30cmX 40cm),沟底用砂浆抹面,并确保场内排水系统完善、通畅。
设置的污水池、沉淀池,四周用高度不小于1m砖墙围护,并加盖钢筋网池盖。
站区内做到雨天不积水、不泥泞,晴天不扬尘。
10) 通讯设备拌和站设置信号管理系统,配置移动电话或对讲机。
保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搅拌系统与控制室联系通畅。
4、机械及设备拌和站拌和设备要采用质量法自动计量,水、减水剂计量采用全自动电子称量法计量,拌和设备具有自动记录和打印功能。
拌和设备控制室安装空调,以保证各部电气元件正常工作。
搅拌站上设避雷针;搅拌主机立柱涂刷或粘贴lOcm长红白相间反光漆警示标线。
拌和站采取封闭防尘措施。
在拌和站设置拌和数据传输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监控拌和情况。
1号水泥砼集中拌和站配置2台80型强制间歇式拌和机,每机配备3个水泥罐、1个粉煤灰罐,4个仓式自动计量集料斗、拌和站设置5×2个储料仓。
配料仓之间隔板采用钢板焊接加高,高度不小于100cm,防止串料,配料仓上设置顶棚,禁止太阳直接照晒或雨淋。
并配备一套满足拌和站运行的备用电源。
二、安全文明施工及管理1、文明施工:在拌和站内醒目位置悬挂八牌一图和“十公开”公示牌,一字排开。
(1)拌和站场内标识标牌及操作规程1) 在拌和站内适当位置设置装载机、拌和机、混凝土搅拌车、混凝土输送泵(车)、临时用电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规程的设置位置要注明。
2) 拌和机操作室外醒目位置应悬挂混凝土配合比标识牌。
标识牌应包括以下内容:混凝土设计与施工配合比(含外加剂)、各种材料的每盘使用量,注明技术员责人,试验负责人、监理负责人,拌和站负责人等。
3) 水泥罐、储料仓、库房等处均要设置原材料标识牌。
标识牌应包括以下内容:材料名称、产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生产批号、进场日期、检验状态、检验单编号、进场数量、使用单位等。
4) 各个配料斗上均要设置标识牌。
标识牌应包括以下内容:配料斗名称、规格型号。
(2)拌和站场内安全警示牌及其他标识牌1)拌和站沉淀池采用安全防护网进行围闭,高度不小于120cm,悬挂“沉淀池危险,请勿靠近”等安全警告标识。
2)拌和站配电箱(柜)设置“高压危险”等警告标识和“责任人”。
维修作业时,设置“禁止合闸,正在维修”标识牌。
3)料斗下方、输料皮带下方设置“禁止停留”、“当心落物”等禁止、警告标识。
4)拌和机操作室及磅房悬挂“机房重地,闲人免进”标志。
5)拌和站出入口处设置“施工重地,闲人免进”标牌。
2、拌和站安全生产和环保措施(1)安全生产:1)作业前检查以下项目:①搅拌筒内和各配套机构的传动、运动部位及仓门、斗门轨道等是否有异物卡住。
②各润滑油箱的油面高度是否符合规定。
③打开阀门排放气路系统中气水分离器的过多积水,打开贮气筒排污螺塞放出油水混合物。
④提升斗或拉铲的钢丝绳安装、卷筒缠绕均真确,钢丝绳及滑轮符合规定,提升料斗或拉铲得制动器灵敏有效。
⑤各部螺栓已紧固,各进、排料阀门无超限磨损,各输送带的张紧度适当,不跑偏。
⑥称量装置的所有控制和显示部分工作正常,其精度符合规定。
⑦各电气装置能有效控制机械动作,各接触点和动、静触头无明显损伤。
2) 建立和健全拌和站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安全保证体系,配备足够的专(兼)职安全员。
3) 拌和站内各功能区必须在明显位置设有防火设施。
每个功能区的灭火器不少于10个,每个功能区至少设置一个消防池并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
在每处消防设施处悬挂公告牌,明确消防责任人、联系方式等。
4) 临时用电办理正规的报批手续,规范用电,实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
①配电房(室)、变压器等固定场所设置明显的禁止、警告标志②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与地面的垂直距离控制在1. 3~1. 5m。
③所有配电箱设专人负责管理,开关箱编号配锁,标明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张贴安全警示标志。
④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距离符合以下要求:a.外电线路电压为lkv以下时,最小距离为6m。
b.外电线路电压为1~lOkv时,最小距离6.5m。
c.场内线路距离地面不小于4. 5m,电线穿红白相间的绝缘管并悬挂警示标牌。
5) 人员安全保障措施:施工、操作人员须进行岗前安全培训,持证上岗。
现场施工、操作人员要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6) 现场照明设施齐全,配置合理,满足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
7) 材料储存罐不得负载装卸。
上料爬斗不得负载维修,爬斗坑不得在爬斗负载时清理。
8) 拌和主机等维修时,必须切断电源,并有专人负责看管电源。
(2)环保措施:1)拌和楼设置粉尘回收装置,有效控制烟尘污染。
2)拌和楼出料仓下停放运输车的两侧设置矩形盖板排水沟;设置污水池。
严禁将站内生产废水直接排放。
3)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处于噪声环境下的施工人员佩戴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
三、拌和作业管理拌和站拌和作业期间执行试验员盯岗和监理单位监理员旁站制度。
试验员和旁站监理不到位时,拌和站不开始拌和作业。
1、拌和作业前准备工作:(1) 各种用料抽取的检测材料经检验合格。
检测含水量,提供施工配合比,向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并指导操作人员输入施工配合比。
(2) 查验料仓、上料爬斗的材料规格。
(3) 查验水、外加剂等计量设备是否良好、准确。
2、记录拌和楼开盘时间,检查、记录拌和料拌和情况、铲斗上料情况、停拌时间、交接班情况及异常情况处理等。
3、留取试样,及时标识、储存和养生。
4、水泥混凝土拌和时,检测、记录混凝土和易性、坍落度。
冬季施工时,检查、记录集料、拌和用水温度,拌和温度、出料温度、车号等。
四、其他:(1) 根据场地条件,设置废水沉淀池和洗车池,布设排水系统,设置明显标示。
根据需要设置机动车辆、设备冲洗设施、排水沟及沉淀池,施工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入污水管网或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