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恨水笔下女性形象分析

张恨水笔下女性形象分析

张恨水笔下女性形象分析引言张恨水,原名张心远。

“恨水”这一笔名取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句。

张恨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通俗文学大师,是二三十年代国内最走红的作家之一,“他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

《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这些在当时风靡全国的小说皆是张恨水的代表作品。

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造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以作品多产出名,总字数近三千万言的数字,堪称著作等身。

在他大量的小说创作中,各式各样的女性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在众多女性当中,有《金粉世家》中的白秀珠及《啼笑因缘》中的何丽娜这样出身于富贵之家的时尚小姐,也有《金粉世家》中冷清秋这样饱读诗书的平民女性,有《啼笑因缘》中关秀姑这样充满侠气的传奇女子,也有《金粉世家》中白莲花姐妹这样出身低微的风月场女子。

并且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往往和婚恋联系在一起,或是婚恋的当事人,或是婚恋的旁观者。

爱情与婚姻是张恨水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

在张恨水的长篇小说中,他着力塑造各种阶层各种类型各种年龄的女性形象,关注她们的日常生活、婚姻和恋爱,从各个方面或直白或隐晦的描述她们的社会境遇。

“张恨水的小说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独特的男权社会的女性命运图。

”我们知道,作家的作品与作家本身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形象,或多或少带着作家自身对女性的认知、期待以及作家自身的婚姻观念、作家身处时代的社会影响。

在这里,我以《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为例,浅析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形象,以了解女性的生存状态。

一、张恨水笔下的“红颜”形象张恨水少年时便熟读《红楼梦》,《红楼梦》对张恨水的创作影响不可谓不深刻。

早在40年代,有人就称誉《金粉世家》是“民国红楼梦”。

如同《红楼梦》中出场的众多女性人物一样,张恨水很擅长女性的刻画,在《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中塑造了大量身份性格各异的“红颜”。

如同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说出的年轻女孩儿是珍珠,光滑美丽惹人喜爱。

张恨水笔下的女子,不论身份背景,不论社会地位,不论性格特征大都是青春的,美丽的,富有生命力的。

我称这些美丽的女子为张恨水笔下的“红颜”。

(一)“不新不旧”的雅致女子冷清秋《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就是一个集古典淑雅和现代清新于一身的美丽女性。

“不新不旧的女性”这是文中金燕西追求冷清秋时对她的一段评价。

冷清秋无疑是小说中美丽的女性之一。

首先,她的名字就颇具古典诗词美,冷清秋是取自柳永的《雨霖铃》中“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还是李煜的《相见欢》中“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呢?我个人偏向后者,清秋婚后并不幸福,她的人和幸福都被锁在了金家的深宅大院里,或者说是锁在了当时那个男权社会的牢笼里。

无论是取自那种解释,冷清秋在名字上就被预示了其悲剧的命运。

其次,我们再来看她的外貌。

人如其名,冷清秋的出场和她的名字一样典雅清致。

“只见那女子挽着如意双髻,髻发里面,盘着一根鹅黄绒绳,越发显得发光可鉴。

身上穿着一套青色的衣裙,用细条白辫周身来滚了。

项脖子披着一条西湖水色的蒙头纱,被风吹得翩翩飞舞。

”“只见那雪白的面孔上,微微放出红色,疏疏的一道黑留海披到眉尖,配着一双灵活的眼睛,一望而知,是个玉雪聪明的女郎。

”①“如意双髻”,“青色衣裙”,“西湖水色蒙头沙”,单看这衣着打扮便知道是个典雅清秀的古典美人。

正是这仿若江南水墨画中走出的女子,让金燕西惊为天人,一见倾心。

冷清秋的美,是金冷二人爱情的起始。

也正是这美丽的容貌高雅的气质成为她与金燕西悲剧爱情的引线。

金燕西建立在爱慕冷清秋美丽根基上的爱情从根本上就是脆弱的。

金燕西一旦遇到其他的美丽的女性,他的爱情就会动摇。

这也为后来金燕西背叛冷清秋埋下伏笔。

张恨水在对清秋的描写上向来是不吝赞美的,他目的性明确的将其塑造成一个具有古典气质的美女。

我们可以从文中冷清秋的穿着打扮上清晰的看出。

清秋的打扮多是素雅清淡,如文中清秋初次拜访金燕西五姐时的描写。

“现在见清秋白色的纱袍,白色的丝袜,白色的缎鞋,脖子上挂一串亮晶晶的珠子,真是玉立婷婷,像一树梨花一般。

看那样子,不过十七八岁,挽有坠鸦双髻,没有说话,脸上先绯红了一阵。

”②“白色”“纱”“丝”“缎”,从色彩上和质料上看,都给人清雅纯洁的感觉,这样的搭配完全塑造了一个古典的小家碧玉。

除了外貌上,在性格和思想上冷清秋也是典型的古典女子。

冷清秋虽家境贫寒,可却是书香门第之后,她饱读诗书,能吟诗作对,写得一手好的蝇头小楷,会刺绣女红,虽有一种文人的清高,却也性格平和温柔,体贴孝顺长辈。

见了陌生人会未语面先红。

纵使处在不幸的婚姻中,她的悲哀也是通过“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一类诗化的凄美语言来表达的。

这些特质都是她旧式女子美丽一面的表现。

如果说她的美貌是她不幸爱情的起因,那么她所接受的众多礼教上的教育行为上的规范则塑造了她“三从四德”的“美好”品质。

这种对丈夫的放任则是她失败婚姻无可挽回的原因。

在冷清秋身上,同样看得到新式女子的一面。

她也会跟随潮流剪了当下时髦的短发,会独立思考,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接受新式思想,追求自由恋爱自主婚姻。

这部分便是她属于新式女子部分。

在她的身上可是很清楚的看到时代变革的痕迹。

她的“新”要她追求独立自主的婚姻爱情,可不幸的是,冷清秋终究也不能拒绝嫁入豪门的诱惑。

她还是没能拒绝金燕西的浪漫追求,身陷金家这个豪华富丽的牢笼。

冷清秋是集新旧于一身的美丽女子。

这样的女子,纵使身处不幸,大概也是作者心目中完美女性的代表。

(二)现代摩登式女子如果说,冷清秋是更具有旧式女子气质的“不新不旧”的女子。

那么白秀珠,何丽娜,乌氏姊妹,邱惜珍和金家姐妹等无疑是新式女子的典型了。

她们进入西式学校学习,学习西方语言,学习西方人的穿着打扮,接受西方开放思想。

无论是生活中,社交中还是思想上都能明显的看出她们的“新”。

这些新式女性的塑造,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五四运动”后张恨水对与新文化以及女性解放的一些接受。

张恨水笔下的这些新式女性同样美丽。

这里以白秀珠与何丽娜为例说一说这新式女子之美。

《金粉世家》中,白秀珠出身于军阀富贵之家,接受的都是西式教育。

这点从她甫一登场的服饰便看得出。

“只见秀珠穿了一套淡绿色的西服,剪发梳成了月牙式,脖子和两双胳膊,全露在外面。

背对着这面,正坐在钢琴边下。

”③她穿的是简练的西装,头发是流行的月牙式短发,脖子和胳膊不像当时保①张恨水,《金粉世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15-16页。

②张恨水,《金粉世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122页。

守的旧式女性,是全露在外面的。

并且这时正坐在钢琴边,可见连她的爱好也是当时刚传入中国的西方乐器。

和当时新式女性一样,白秀珠是善于参加上流社交舞会这样的场合的。

我们看一段张恨水白秀珠参加金家舞会的一段描写:“今天白秀珠也来了,穿着一件银杏色闪光印花缎的长衫,挖着鸡心领,露出胸脯前面一块水红色薄绸的衬衫。

衬衫上面,又露出一串珠圈,真是当得艳丽二字。

”穿着开放大胆,衣着色彩明艳。

和冷清秋的清淡素雅的美丽不同,“艳丽”是张恨水对白秀珠这个美丽的新式女性的评价。

在性格上,白秀珠虽有官家大小姐的娇蛮任性的一面,却也敢爱敢恨,敢作敢为。

她追求自主的爱情,当恋情失败,被金燕西抛弃时由爱生恨,先是记恨燕西,后转为计划从清秋手中夺回燕西来证明自己的手段。

从她的衣着,性格,思想等方面来看,这些完全符合她官家大小姐新式女子的社会地位。

讽刺的是,金燕西最初抛弃白秀珠正是因为她的娇蛮的大小姐性格及身份。

如小说中金燕西所想,“若说交女朋友,自然是交际场中新式的女子好。

但是要结为百年的伴侣,主持家事,又是朴实点的好。

”①而后来这身份虽一时为她追回金燕西产生一定的作用,可却最终没能为她赢回她的爱人及爱情。

和白秀珠身份相似,何丽娜同样是有钱人家大小姐。

作为一名新式女子,她操着英语,出入各大饭店舞会和各种男士交往,主动追求喜欢的男性,会为了自己的爱情来改变自身,追求自主的爱情婚姻。

并且有自身独立的思考方式,并为之做出努力。

但对于改变前的何丽娜,张恨水借樊家树之口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以为这人美丽是美丽,放荡也就太放荡了”。

②是什么样的何丽娜让樊家树得出了这样的评价呢?让我们看看樊家树眼中的何丽娜吧。

“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穿了葱绿绸的西洋舞衣,两只胳膊和雪白的前胸后背,都露了许多在外面。

”,“左腿放在右腿上,那肉色的丝袜子,紧裹着珠圆玉润的肌肤,在电灯下面,看得很清楚。

”。

③这样的着装打扮在樊家树眼里是过分暴露的,放荡的,纵使美丽也不会是他心目中所追求的女性。

这一点上,樊家树的观点同样也代表着张恨水对于时代变革的矛盾心态的。

舞会、钢琴音乐会、小费、洋文、洋酒……这些外来文化随着外来文化的流入而进入中国社会。

张恨水在对这些陌生食物好奇的同时,却并未在内心身处加以完全的认同。

在张恨水心中,沈凤喜最初那种淳朴的,俏丽的,会说拉弹唱的旧式女子才是美好的。

樊家树最终选择了何丽娜,一是因为沈凤喜的清纯善良不再,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何丽娜为了他舍弃一切奢华作风他爱的那样的“古典朴素”的女性。

但无论在改变前后,何丽娜的美丽都是毋庸置疑的。

和白秀珠一样,何丽娜的开放和美艳同样没能为她赢得爱情,这样的女子要改变自己迎合她爱的男子的喜好才能得到男子的青睐,这正是她们的悲哀。

(三) 侠气女子关秀姑关秀姑算是《啼笑因缘》里一个很特别的女子。

她是天桥耍把式关大叔的女儿,父亲曾经当过土匪,这样的父亲造就了这个身上充满英雄气的江湖儿女。

她不像凤喜那样娇俏多姿能说会唱,也不像何丽娜那样出身富贵人家,出入奢华场所。

她是朴素的,大气的,侠义的,正直的江湖女子,同时也有女儿家独有的小心思。

我们同样看看她的出场,“这时出来一个姑娘,约摸有十八九岁,挽了辫子在后面梳着一字横髻,前面只有一些很短的刘海,一张圆圆的脸儿,穿了一身的青布衣服,衬着手脸倒还白净,头发上拖了一根红线,手上拿了一块白十字布,①张恨水,《金粉世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41-42页。

②张恨水,《啼笑因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24页。

走将出来。

”。

①她梳着干练的发式,穿着朴实素气,没有什么多余的装饰品,乍看下是个普通的贫家女儿。

和众多女孩儿一样,她也在开始对成为父亲好友并在父亲重病时伸出援手的樊家树产生了好感。

可当她知道樊家树真正所爱时,便豪爽的放手,并多次涉险帮助樊家树。

随着故事一点一点的发展,她身上的小女儿气息渐渐被江湖儿女的侠气所取代,最终她舍下儿女私情成为一个为国杀敌的侠女。

在她身上,我们能看到武侠小说中知恩图报侠气四溢的美。

就算是关秀姑,张恨水也并未将其塑造成一个相貌粗鲁的女性。

张恨水在小说里写到,“见她的十指虽不是和凤喜那般纤秀,但是一样的细嫩雪白。

那十个指头,剪得光光的,露着红玉似的指甲缝。

”②“细嫩”、“雪白”、“红玉”这样的修饰让我们看不出这是个侠女的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