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后感

读后感

读《小学生沈从文读本》有感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导师。

寒假里我看了《小学生沈从文读本》,令我心有所感,受益匪浅。

这本书共分为五编,第一编为“顽童自传”,第二编为“湘西的奇景、奇人、奇事”;第三编为“萧萧、夭夭和翠翠”;第四编为“龙朱和虎雏”;第五编为“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在这五编中,令我印象深的是《鸭窠围的夜》、《捉蟋蟀》和《捕鱼》!
《鸭窠围的夜》描写的是在鸭巢围的冷夜中,水手们用铁顶罐煮米饭,用又冷又湿的硬棉被盖身体,还有些寂寞的水手,爬上吊脚楼房子那边,寻找自己的熟人,寻找自己的熟地,河边两岸除了停泊的船只,还有趁着融雪涨水时放下的木筏。

黑夜占领了整个河面,还可以看到灯光和河岸边飘忽的红光。

《捉蟋蟀》描写的是春季落小雨的时候去捉蟋蟀的故事,沈从文脱下靴袜,赤脚走在大街上,大雨过后,街上有许多地方被水浸湿,阴沟中涌出的大量的水,他故意向深水中走去,还有人站在桥上,用长绳系着自己的腰,看到值钱的东西是变跳下去,勾得它。

在山地里的田塍上都是蟋蟀,他便开始捉蟋蟀,把捉到的蟋蟀一个一个比较,挑出两只最大的,拿到刻花板
的老木匠那里去,拿起一个泥罐子,开始与老木匠斗蟋蟀,五六个回合下来,他输了。

沈从文儿时的捉蟋蟀真有趣。

《捕鱼》描写了渔民怎么捕鱼,他们在午夜十二点撒下渔网,用火把把鱼引出来,鱼看到亮光,都跳出来到了渔网,真是自投罗网。

他们循环的捕鱼,鱼儿跟渔人之间的抗争,仿佛是一种原始人与自然战争的情景。

看完以后,我知道了原来还有用这种捕鱼方法,说明渔人很聪明很机智。

以前,我也去钓过鱼,把蚯蚓勾在鱼钩上,把鱼钩甩下去,然后把鱼引过来,看到浮标往下沉,说明有鱼上钩,然后马上收线,一条鱼就钓上来了。

这个方法很简单的,鱼儿可是笨啊!原来钓鱼很简单,多么有乐趣啊!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沈从文的语言是朴实的,流畅的。

不用谁也不懂的词语。

把普通话和家乡话融合在一起。

向沈从文学习吧。

六(1)班:祝文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