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政治必背基础简答题

中考政治必背基础简答题

中考政治必背基础简答题●学案1《民族与文化》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各民族间形成的民族关系分别是什么?答:(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

(2)各民族已经形成的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答:中国传统思想文化3、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什么?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判断:“我国在有少数民族的地区实行区域自治”是否正确?答:错误。

我国在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区域自治。

5、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是什么?答:各民族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6、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答: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7、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答:我们要(1)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2)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极、落后成分(3)同时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4)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8、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答: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9、中国精神的内涵是什么?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答: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学案2 《参与政治生活》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其本质又是什么?答: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权组织形式)是什么?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

3、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分别是什么?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1)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

(2)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其他国家机关(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4、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可以行使哪些权力?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行使国家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5、(填空)人大审议并表决通过某部法律,体现人大行使权?(答:立法权)6、国务院是什么性质的机关?答;我国最高行政机关。

7、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包括哪些?其中,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什么?答: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有:(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3)监督权8、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答:(1)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既要珍惜所享有的权利,也要自觉履行相应的义务。

(2)我们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规定。

●学案3《关注经济发展》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由什么决定?答:(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及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2、在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怎样?国有经济的地位怎样?答:(1)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怎样?答: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我国对待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怎样?答:我国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又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5、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这是由什么决定的?答: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6、我国的分配原则是什么?答:在公有制内部,主要按照按劳分配原则;在非公有制下,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

7、判断: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同步富裕。

答:错。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我国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引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

8、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什么?答:社会保险9、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是什么?答: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经济。

●学案4《走进国际社会》1、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答: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1)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和平与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基础。

3、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哪些?答:机遇与挑战并存:(1)经济全球化(2)知识经济时代到来(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但仍存在一些影响和平的因素。

●学案5《理想、艰苦奋斗、成才、职业择业观》1、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答: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2020年(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终实现中华民的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

2、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是什么?答:为实现中华民的伟大复兴而贡献青春。

3、艰苦奋斗与实现理想的关系怎样?答:两者紧密联系;崇高的理想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成才的关键是自己的勤奋努力。

)4、如何确立理想?答:(1)要立足自身实际,从自身兴趣爱好出发,有实现可能性;(2)要把个人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相结合,服从祖国需要,以人民利益为重。

5、人才有何重要性?答:人才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6、我们要树立怎样的职业观和择业观?(见手册P29,内容较多,看熟,择要点背诵)答:(1)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都能出人才。

只要埋头实干,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行行都可以出状元。

(2)我们要认清时代要求,立足自身实际,争取找到最能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岗位(3)我们要服从祖国需要,以人民利益为重。

●学案6《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1、我国的人口现状是什么?答:我国人口总量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素质偏低。

2、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法律依据是什么?答:宪法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3、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性?答:自然资源和环境都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4、我国的资源现状是什么?答:我国资源形势严峻:(1)我国资源总量大,类型齐全,是一个资源大国;(2)人均占有量少,又是一个资源小国;(3)资源存量地区差异较大,组合错位;(4)资源利用率低。

5、保护资源、环境,需要哪些方面通力配合?答:个人、企业、社会、国家等。

(见手册P34)●学案7《法律概论》1、为什么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答:(1)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2)法律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3)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答:法律是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3:举例说出国家强制力是指什么?答:所谓国家强制力,主要是指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4、法律的作用有哪些?答:法律维护公共秩序;法律维护公共安全;法律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法律制裁违法犯罪。

5、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关系答: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

其中,犯罪行为受刑罚处罚。

6、判断:违法行为要受刑罚处罚。

(错误,犯罪行为受刑罚处罚。

)●学案8《宪法》1、为什么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答:(记忆方法:三个“最”)(1)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

2、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答:(1)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

(2)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判断: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

(×)宪法包括普通法律(×)4、依宪治国对公民有什么要求?答:(1)自觉学习宪法,增强宪法观念。

(2)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以宪法作为根本活动准则。

5、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什么?答:人身自由权6、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什么?答: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7、哪些是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行为?答:非法逮捕、非法拘禁、非法搜身8、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答:(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示威和结社的自由(3)监督权9、我国公民应履行的基本义务有哪些?(熟读即可)答:(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机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5)依法纳税的义务。

10、我国税收的原则是什么?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1、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什么?答:(1)二者具有一致性,互为条件、互相依存。

(2)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

(3)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学案9《自我保护、受教育》1、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原因?答:(1)内因:未成年人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

(2)外因: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3)地位: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2、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答:(1)外在保护: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保护。

(2)内在保护:自我保护。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3、青少年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答:(1)以保护生命为第一原则。

(2)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不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和自由。

4、受教育者最主要和最基本的义务是什么?答: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5、我国义务教育的主要特征?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

6、青少年如何对待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答: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学案10《消费者权益、做守法公民知识框架》1、消费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益有哪些?答: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2、申诉和诉讼的区别是什么?(知道即可,不需熟背)答:(1)申诉是向行政部门,行政部门对消费纠纷进行调解或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2)诉讼是向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对消费争议作出判决。

3、依法治国的本质是什么?答: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4、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答:依宪治国5、依法治国的根本目是什么?答: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6、依法治国的前提是什么?答: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

7、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