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_广联达钢筋抽样软件G G J2009应用技巧——批量识别梁支
座
GGJ2009批量识别梁支座
在算量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图纸,两层间柱信息有变化,但是梁基本没差异。
这种情况下,通常会绘制好两层的柱后,只绘制一层的梁,另一层梁采用层间复制的方法复制到另一层,再进行修改。
但是在这里,我们遇到的问题是,柱信息是有变化的,例如柱截面发生变化,如果用GGJ10.0处理的时候每一道梁都需要重新提取梁跨,如果梁个数较多,操作量还是比较大的;如果用GGJ2009处理的话只需要使用“批量识别梁支座”功能即可。
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具体的操作方法及规则。
首先在首层绘制柱和梁,柱截面为500*500,如图所示,对梁进行原位标注的时候可以看到支座信息如下图,
首层绘制完毕后,在二层绘制柱,柱截面信息为400*400。
利用【楼层】菜单下【从其它楼层复制构件图元】功能,将首层梁复制到二层,复制完成后查看梁平法表格,柱截面的信息依然为首层信息,那么这时就需要使用功能。
点击【批量识别梁支座】,选择梁,软件提示“批量识别梁支座成功”,这时再去查看梁的原位标注信息,如下图所示,支座已经识别为二层柱的信息。
这样就完成了梁的支座信息更新,而不需要一道一道重新提取梁跨。
在本案例中,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5轴与B、C轴相交处有两个圆形的柱子,在首层并不是框架梁的支座,在二层依然不是框架梁的支座。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批量识别梁支座】功能并不会重新提取梁的跨数,只是刷新了支座的信息。
那软件如何确定是重新提取梁跨还是只识别一下梁支座呢?有以下原则:
1、当前选中的梁已经识别了支座的,此时需要重新根据支座位置的数据刷新平法表格中的支座数据,跨长和原位标注保持不变。
2、已识别的梁在同位置找不到支座时,则该梁图元重新识别支座;保留相同跨的跨原位标注。
3、当前选中的梁未识别支座时,则根据原位标注功能的表现形式,将该梁的支座数据及跨长、跨数提出。
4、当前选中的梁支座多于平法表格中的支座信息时,则视该支座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