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浮力》说课课件(于)

《浮力》说课课件(于)


课堂检测
1、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 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下图表示探究过 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有关. (2)分析图_____,说明浮力大小还跟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N. (4)小明还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请你简述实验方法.
教学用具

水 、盐水 烧杯 乒乓球 小桶 溢水杯(大量杯、木块)、 小量杯 弹簧测力计 小石块 小铝块(方形) 小铝块(圆形) 轻质细绳 轻质弹簧 刻度尺 饮料瓶 泡沫塑料块
教学程序设计
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应用旧知,探索新知 分组探究,掌握新知 课堂总结,巩固升华

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设计意图:表格的设置使数据结论一目了然
2、浮力与物体所在的深度的关系
G物(N)
浸没在液体 (水)浅处 浸没在液体 (水)深处
F拉(N)
F浮(N)
3、浮力与物体的密度间的关系
物体的密 度 同体积同 形状铁块 同体积同 形状铝块 大
G物(N) F拉(N) F浮(N)

4、 浮力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 (同一物体分别浸没在水、盐水)
(2)培养学生在实验中大胆猜想、协作创新的精神和严 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 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ρ液有关; 2、引导学生分析:V排、ρ液决定m排,影响G排
分组探究,掌握新知
提出问题: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
:
1、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系 2、浮力与物体所在的深度有关系 3、浮力与物体的密度有关系 4、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数据分析: 得出结论:
(控制变量法)
1、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排开液体 体积 物体部分 浸入液体 (水) 物体全部 浸入液体 (水) 小 G物 F拉(N) F浮 (N) (N)
F(N) F(N) F(N) F(N)
h(cm)
h(cm)
h(cm)
h(cm)
A
B
C
D
上图中能正确反应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和 其下表面所处深度h的关系图象是( D )
知识拓展: 探究浮力的大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满学习兴趣,在课后继续思考。
布置作业:
新课堂P110--111达标检测题
板书设计 :
一、浮力:
教学目标
(1)知道浮力的概念和方向; 知识与技能:
(2)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1)通过观察和探究认识浮力; 过程与方法: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3)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培养学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 理知识的兴趣;
探究浮力的大小
实验用具:溢水杯
当液体停止流动时, 液面与溢水口相 平.
也可用这样的装置代替溢水杯
参考实验动画
参考实验录象
根据图示进行实验并完成实验数据记录:
你能得 出什么 结论呢?
物体的 空桶 浸没在水 物体所 物体排开的 物体排开 重力G物 的重G 中弹簧秤 受浮力 水和桶的总 水的重 (N) 桶(N) 读数F拉 F浮(N) 重G ’(N) G排(N) (N)


即墨经济开发区中学

于爱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法和学法 四、说教具 五、教学程序设计
六、板书设计
本节是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五节 的内容,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 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 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对 力、密度、压强等知识的深化。主要 讲述浮力的概念、浮力的方向以及浮 力的大小。
F浮与 G排的关 系
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 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 体所受到的重力。
F浮= G排=液gv排
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⑴“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包括两种 情况:一是“浸没”,即物体的全 部体积浸入液体里,此时V排=V物; 二是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里V排, 另一部分露在液面以上V露,此时V 排<V物,V物=V排+V露。


弹簧秤示数减小的数值相同,则两物体必有相同的( A、质量; B、密度;C、体积; D、形状。


3、将重2 N的金属块用线悬挂,使其全部浸入盛满酒精的容器内,测得溢出 的酒精重为0.32 N,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 N,金属块的体积为 _______ m3。(g=10 N/kg) 4、一正方体木块边长是10cm,放在水中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求木块 受到的浮力和木块的密度?
4、公式法: F浮= G排=液gv排
谢谢大家
2012.12.06
沉的物体;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物体; 运动或静止物体;不管浸在哪种液体 中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浮力是怎 样产生的?
应用旧知,探索新知(浮力的产生)
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 中,如图,它的左右、前 后两侧高度相同,受到的 压强相等,所以受到的压 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的,即受力互相平衡;
F上
F下
只有上下两个表面由于深度不同, 水的压强不同,受到水的压力也 因而不相等。下表面受到水向上 的压力F下大于上表面受到水向下 的压力F上,向上和向下这两个压 力之差就是液体对浸入物体的浮 力。
反馈练习二
1、下列有关浮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它所在深度无关; B.物体只有浸没在液体中才受到浮力; C.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D.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密度和体积有关.

2、两个不同物体分别挂在弹簧秤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两
2、把如图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的弹簧测力计和量筒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 出相应的物理量。(g=9.8 N/kg)
物体在水中 物体受 物重 测力计的示 到的浮 (N) 数(N) 力(N)
排开水 的体积 (m3)
排开水 的重力 (N)
观察上面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__________
3、用弹簧测力计吊着一个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 中,下图中能正确反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圆柱体 下表面所处深度h的关系图象是( B )
将乒乓球(或矿泉水瓶) 放入水中让同学们观察 现象,体验用手将乒乓 球(或矿泉水瓶)按入 水中时的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习 物理,用桌上的器材自己体验,激发 学习兴趣,引入新课---浮力。
浮力: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上托的 力(F浮=G-F)(研究方法:等效法)
强调:在液体中:上浮的物体,下
液体密度大 小 水 盐水 小 大
G物(N) F拉(N) F浮(N)
1、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排开液体 体积
物体部分 浸入液体 (水) 物体全部 浸入液体 (水) 小
2、浮力与物体所在的深度的关系
G物(N) 浸没在液体 (水)浅处 浸没在液体 (水)深处 F拉(N) F浮(N)
G物 (N)
F拉 (N)
【教法与学法】


1.浮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整-分-合-补-测”、 “小循环多反馈”、“探究式”教学模式贯穿于 整节课的始终。通过压乒乓球、可乐罐体验实验 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领悟浮力。通过对体验实 验和用测力计测浮力实验的归纳、总结突破本节 的难点: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重力有 关。 2.对初中学生而言通过实验总结出阿基米德原 理难度较大,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要求较高,实验 的成败直接影响学生对结论的归纳总结,为保证 实验过程合理、有序,使学生在头脑中清楚地认 识到如何进行实验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教学 中采取实验前留有充足的时间给小组进行设计、 讨论实验方案,在相互启迪交流中形成共识,待 学生明确实验应如何进行后再分组实验。学生实
⑵公式F浮=ρ液gV排,即浮力的 大小跟ρ液、V排有关,而与物体 自身的重力、体积、密度、形状 无关。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 的浮力与浸没深度无关 。 ⑶ 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气体受到的重 力)
例题:
铁块重为8牛,当它浸 没水中称重是6牛,此时铁块 所受浮力是多少?铁块的体积 多大?若把铁块浸没煤油中, 铁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此时 测力计的读数是多少?煤油的 密度是0.8×103 千克/米3。 (g=10N/kg)
F浮 (N)

3、浮力与物体的密度间的关系
物体的 密度 同体积 同形状 铁块 同体积 同形状 铝块 大 G物(N) F拉 (N) F浮(N)
4、 浮力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 (同一物体分别浸没在水、盐水)
液体密度 大小 G物(N) F拉(N) F浮(N)
水 小 盐水
小 大
得出结论:
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到浮力的大 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排 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 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密 度等无关 。
浮力产生的原因
液体对物体有向 上 和向下的压力差
F浮=F下-F上
饮料瓶竖直放置
饮料瓶倾斜放置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F
F
G G
设计意图:应用前面学 过的受力分析,进一步 探索浮力的方向,受力 及施力物体(F浮=G物) 为下一节学浮沉条件作 铺垫。
F
G
反馈练习一
1、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在空气中称时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为5 N,浸在水中时,弹簧测 力计 的示数为3 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2 N。 2、小明手拿一个乒乓球按入水中后,松开手, 乒乓球将会 向上 运动,说明浮力的方向是 竖直向上 的。 3、一个正方体浸没在水中,上、下表面所受的 压 力分别是10N、15N。物体受到的压力差是 5N 5N _____ N,物体受到的 浮力为_____ 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