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的构造要求
不应大于10d。
箍筋形式:
14
端部构造:应采用135°弯钩,弯钩端头
直段长度不小于75mm,且不小于10d。
(a)开口式
(b)封闭式 (c)单肢 (d)双肢 图3-5箍筋的形式和肢数
(e)四肢
15
④ 架立钢筋
位置:设置在受压区外缘两侧,并平行于纵向受力 钢筋。
作用:一是固定箍筋位置以形成梁的钢筋骨架; 二是承受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拉应力,防 止发生裂缝。受压区配置的纵向受压钢筋可兼作架立钢 筋。
项次
1 2
板的厚度与计算跨度的比值
板的支承情
板的种类
况
单向板 双向板
简支 连续
l0/35 l0/40
l0/45 l0/50
悬臂板 ——
l0/12
20
按构造要求 现浇板的厚度不应小于规范所列的数值。现浇板的厚度一般取为
10mm的倍数,工程中现浇板的常用厚度为60、70、80、100、120mm。
表3-3现浇板的最小厚度(《规范》表10.1.1 )
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直径还不应小于纵向受 压钢筋最大直径的1/4。为了便于加工,箍筋直径一般不 宜大于12mm。箍筋的常用直径为6、8、10mm。
间距: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当梁中配有计算需要
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15d(d为纵向
受
13
压钢筋的最小直径),同时不应大于400mm;当一层内 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5根且直径大于18mm时,箍筋间距
作用:一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形成钢筋网; 二是将板上荷载有效地传到受力钢筋上去;三是防止温 度或混凝土收缩等原因沿跨度方向的裂缝。
24
数量:梁式板中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 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 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宜 小于6mm,常用直径为6、8mm。
次梁
l0/15
l0/20
l0/8
1 整体肋形梁
主梁
l0/12
l0/15
l0/6
2
独立梁
l0/12
l0/15
l0/6
注:表中l0为梁的计算跨度,当梁的跨度大于9m时表中数字应乘以1.2
2
○梁截面宽度b与截面高度的比值b/H,对于矩形截面
为1/2~1/2.5,对于T形截面为1/2.5~1/3. •◆为了统一模板尺寸和便于施工,梁截面尺寸应按以下 要求取值: •梁高为200、250、300、350……750、800mm,大 于800 mm时,以100 mm为模数增加。 •梁宽为120、150、180、200、220、250,大于250 mm时,以50 mm为模数增加。
弯起角: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为45°,梁高h>
800mm时可采用60°。 弯起钢筋位置:
11
③ 箍筋 作用:承受由剪力和弯矩在梁内引起的主拉应力,并通过
绑扎或焊接把其他钢筋联系在一起,形成空间骨架。
设置范围:按计算不需要箍筋的梁,当梁的截面高度h> 300mm,应沿梁全长按构造配置箍筋;当h=150~300mm时,可仅
板的类别
最小厚度 (mm)
板的类别
最小厚度 (mm)
屋面板
60
肋间距≤700mm
40
密肋板
单 民用建筑楼板
60
肋间距>700mm
50
向 工业建筑楼板 板
70
板的悬臂长度 ≤500mm
悬臂板
60
行车道下的楼板
80
板的悬臂长度> 500mm
80
双向板
80
无梁楼板
150 21
二、板的配筋 板通常只配置纵向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
在梁的端部各1/4跨度范围内设置箍筋,但当梁的中部1/2跨度范围
内有集中荷载作用时,仍应沿梁的全长设置箍筋;若h<150mm,
可不设箍筋。
12
钢筋级别:梁内箍筋宜采用HPB300、HRB335、 HRB400级钢筋。
直径:当梁截面高度 h≤800mm时,不宜小于 6mm;当h>800mm时,不宜小于8mm。当梁中配有计
22
l0//7
l0//7
分布钢筋 受力钢筋 l03
① 受力钢筋 作用:用来承受弯矩产生的拉力。 直径:常用直径为6、8、10、12mm。
间距:当h≤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h >150mm时,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250mm。板
的受力钢筋间距通常不宜小于70mm。 ② 分布钢筋
9
根数:梁中受拉钢筋的根数不应少于2根,最 好不少于3~4根。纵向受力钢筋应尽量布置成一层。当 一层排不下时,可布置成两层,但应尽量避免出现两层 以上的受力钢筋,以免过多地影响截面受弯承载力。
10
②弯起钢筋 作用:弯起钢筋在跨中是纵向受力钢筋的一部分,
在靠近支座的弯起段弯矩较小处则用来承受弯矩和剪力 共同产生的主拉应力,即作为受剪钢筋的一部分。
3
(3) 梁的配筋
梁中通常配置纵向受力钢筋、弯起钢筋、箍筋、架立钢 筋等,构成钢筋骨架,有时还配置梁端构造负筋以及腰 筋与拉筋。
4
架立钢筋
弯起钢筋
箍筋
纵向受力筋
图3-3 梁的配筋
5
梁钢筋图:一.钢筋骨架
6
梁钢筋骨架
7
梁钢筋骨架
8
① 纵向受力钢筋 作用:配置在受拉区的纵向受力钢
筋主要用来承受由弯矩在梁内产生的拉力, 配置在受压区的纵向受力钢筋则是用来补 充混凝土受压能力的不足。
16
⑤ 腰筋及拉筋 作用:当梁的截面高度较
大时,为了防止在梁的侧面产生 垂直于梁轴线的收缩裂缝,同时 也为了增强钢筋骨架的刚度,增 强梁的抗扭作用。
17
18
§2-3-1 构造要求
二、板的一般构造
1.板的构造要求 板:一般为矩形、空心板、槽形板等。
19
(1)板的截面尺寸 板的截面尺寸必须满足承载力、刚度和裂缝控制要求,同 时还应满足模数,以利模板定型化。
间距:不宜大于250mm;当集中荷载较大时,分 布钢筋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间距不宜大于200mm。分 布钢筋应沿受力钢筋直线段均匀布置,并且受力钢筋所 有转折处的内侧也应配置。
25
现浇板保护层做法
26
三、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 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称为混 凝土保护层厚度
§2-3-1 构造要求 一 梁的构造要求
1.截面形式:主要有矩形、T形、倒T形、L形、Ⅰ 形、十字形、花篮形等。
1
2.梁的截面尺寸
梁的截面高度与跨度及荷载大小有关。从刚度要求出发, 根据设计经验,对一般荷载作用下的梁可参照表初定梁 高。
表3-1 不需做挠度计算梁的截面最小高度
项次
构件种类
简 支 两端连续 悬 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