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核心素养观

浅谈核心素养观

浅谈核心素养观
浅谈核心素养观
我是一个教数学的,说起话来不像语文老师那么的文邹邹,充满诗情画意,可是我要说的却是我内心最最真实的想法和看法。

暑期学校给我们发了三位大家的作品,总计四本书,我都认真的阅读了,其中成尚荣教授的《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最让我触动心灵。

我校是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命名的学校,学校在很多方面都在努力地践行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跟草离去”“爱满天下”。

这其中既有对老师教学中寄予的期望,也有对学生学习中给予的期望,陶老先生的“教育的四颗糖”理念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陶老的“每天四问”天天在敲打着我的脑袋,带给我源源不断的进步的力量。

今年暑期有幸读了成尚荣教授的这本《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更有
幸的是成教授暑期竟然来到我校给我们进行长达一天的培训,给我们带来了满满的学习的力量,欣喜之余,我更是用心地阅读了这本书,获得了满满的收获。

今天,我想在这里谈谈我的发展学生素养的观念,即“核心素养我的表达”。

一、圆的教育理念。

数学中的圆是如何画成的了?(在一个平面内,以一个定点为中心,以一定的长度为距离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封闭曲线就叫做圆。


那么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学生就是这中心,老师的教育方式就是这半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在这学习发展的过程,最后形成的结果就是圆满的核心素养发展的结果。

所以说,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我们老师要交给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是做事的能力,只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让孩子背上隐形的翅膀。

童话故事《一只想飞的猫》描述的是一只猫想飞起来的故事。

今天我想说,不仅仅是一只猫想飞起来,我们老师和学生也想飞起来。

可事实又是怎样的了?我们不但飞不起来,甚至连路都走不好了。


生们身上背着大大的重重的书包,仿佛是要逃荒,把一切东西都背在身上,佝偻着背,艰难地前行着。

我在想,我们能不能给学生们减负了,首先从这背不动的书包开始减。

我们能不能给学生背上隐形的翅膀,可以带着学生飞得更高更远的翅膀。

我们能不能教给孩子可以带得走的东西――方法、能力、智慧,而不是这背不动的书包。

一切一切的想法,都在告诉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每天都要去问问自己我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也就是“每天四问”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去践行我们教育的使命与目的,真正的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一坛活水的教育。

高中时期学过的《死水》这首诗,一直记在心间,不是因为它写的有多美,而是它写的够真实:“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这确实是一沟死水,让人看了胸口发闷,恶心想吐的一沟死水。

其实我们的学校何尝不是一沟死水?你听不到孩子们欢悦的笑声,看不到孩子们天真的笑脸,感受不到孩子们学习的快乐,这就是一沟死水!孩子们就像是水里的鱼苗,水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如果水池变得浑浊甚至恶臭,鱼苗还能生存的下去吗?自然是不能的,它们需要的是一坛活的水,可以给它们源源不断能量的水。

什么是活的水,是干净的水,是富含营养的水。

我们学校的教育就是这干净的水,我们充满生活化的教育,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从生活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就是这富含营养的水,活的水,我们要做活的教育,让学生活起来的教育。

无论我们老师是园丁,还是育苗师,我们的目的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努力的完成教育的使命。

相信以后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这条路上我一定会走的更好,走的更远,我会带着我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观”奋力前行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