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九章 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
第九章 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
24
用Eg和Eg/ΔHv(ΔHv空位的形成热焓)这两个 参数来观察化合物半导体自补偿的程度。 Eg/ΔHv≥1时,自补偿大,不易做成两性材料;而 Eg/ΔHv<1(确切地说Eg/ΔHv<0.75)的材料可 以做成两性材料。
25
26
化合物的化学键和元素的离子半径也是影响自补偿的因素。 共价键成分大的化合物自补偿轻,如III-Ⅴ族化合物材料; 离子键成分大的化合物自补偿重,如Ⅱ-Ⅵ族化合物材料。 空位生成能与元素的离子半径有关,离子半径越小,空位 生成能就越小,易生成空位。
1
(3)Ⅱ-Ⅵ族化合物熔点较高,在熔点下具有一定的气 压,而且组成化合物的单质蒸汽压也较高。 制备Ⅱ-Ⅵ族化合物的完整单晶体比较困难;除CdTe 可以生成两种导电类型的晶体外,其它均为单一的 导电类型,而且多数为N型,很难用掺杂方法获得P 型材料。这是由于Ⅱ-Ⅵ族化合物晶体内点缺陷密度 大,易发生补偿效应。 这类材料除少数外,很难制成P-N结。这限制了ⅡⅥ族化合物材料在生产方面和应用方面不如Ⅲ-Ⅴ族 化合物材料普遍。
例如:CdS在100大气压1470℃才熔化,ZnS亦需在 几十大气压1830℃才熔化,CdTe需要的压力较低,在 大气压下1090℃下即可熔化。
6
将纯Cd和纯Te按一定计 量比装入石英瓶,抽真空 (10—8mmHg)后封闭, 放入坩埚内,热区温度保 持在熔点,待熔融后,以 1—5mm /h的速度下 降坩埚并转动,即可得到 CdTe单晶。 还可生长ZnSe CdSe和 CdS等单晶。 垂直布里奇曼炉
30
褚君浩实验关系式
Eg(x,T)=-0.295十1.87x-0.28x2+(614x+3x2)(104)T十0.35x4 适用范围为0 ≤ x ≤ 0.37(包括x=1)和4.2K ≤ T ≤ 300K.
由Hg1-xCdxTe材料制作的红外探测器,具有很宽的波长 覆盖,其响应波长可从1微米到数十微米之间随意调制。
Mi 原子外层只有一个(或二个)电子,容易激发为 自由电子;Xi 外层电子很多,容易从价带获得一个 (或二个)电子而构成满电子壳层。
Mi起施主作用,Xi起受主作用。
20
间隙原子是插入晶格点之间而成为自间隙原子, 除非它的原子半径很小,不然必定需要较高的形 成能。特别是Xi还要接受电子形成满壳层。 一般讲,离子半径愈大,形成自间隙原子的几率 愈小。一般认为:自间隙原子比空位数少。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得:两种间隙原子浓度的乘积 [Mi]•[Xi]在一定温度下也等于一常数,即其中一 者增加,另一者必减少。
22
2、自补偿现象
Ⅱ-Ⅵ族化合物制备发光器件时,用通常的掺杂方法很 难获得低阻两性掺杂晶体。
如ZnS、CdS、ZnSe、CdSe只能作成N型,ZnTe只能 做成P型,只有CdTe可以做成低阻N型和P型晶体。 晶体中存在电荷不同的杂质和晶格缺陷,它们之间发 生补偿。
掺入的杂质被由于杂质的掺入而形成的相反电荷类型 的缺陷中心所补偿,这种现象,在均匀 的固态物料上形成一个熔区,上 面的固液界面,温度高,固相 (浓度C0)溶入溶剂区,温度较 低的固液下界面即生长界面,材 料以同一浓度C0结晶。 是一种近平衡的生长过程,结晶 生长在恒温下进行,生长温度低 于材料生长的最高固相线温度, 具有低温生长的优点。
III-V族化合物外延生长方法,几乎都可用来生长II— VI族化合物薄膜。
(1)LPE法生长II—VI族化合物薄膜是制作发光管工艺 中较成熟的方法。 生长设备一般采用倾斜或水平滑动舟 等。
溶剂:Te用的最多,此外还有Bi
、Zn、Se、Sn、Zn-Ga、
Zn-Ga-In等元素或合金。
10
(2) MOVPE法
2
Ⅱ-Ⅵ族化合物的能带结构都是直接跃迁型,且在 Г点(k=0)的能带间隙(禁带宽度)比周期表中同一 系列中的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和元素半导体的Eg大。 如: ZnSe的Eg =2.7eV、GaAs的Eg=1.43eV、 Ge的Eg=0.67eV。 Ⅱ-Ⅵ族化合物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Ⅱ-Ⅵ族化合物 半导体的禁带宽度逐渐变小。
16
两个电子不是填充在原子(或离子)的满电子壳层上, 容易被激发而成为自由电子,变为导带中的电子,因而 负离子空位Vx起施主作用。 当Vx给出一个电子后,本身便带正电荷以Vx+表示。 当给出两个电子后,本身便带二个正电荷,用Vx+2表 示。
17
正离子空位VM的产生是从M+2格点处拿走一个电中 性的M原子,VM处留下二个空穴(二个正电荷+e)。 空穴可激发到价带成为自由空穴,故VM起受主作用。 VM也是电中性的,给出一个空穴后带负电;给出二 个空穴后成为VM-2。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得:两种空位浓度之乘积 [Vx]•[VM]在一定温度下是一个常数,增大其中的 一者,必定减少另一者。
用MOVPE法制备的ZnSe薄膜在纯度和晶体完整性上均 优于普通的气相外延法。
MOVPE法的生长速率高、生长温度低,是常用的方法。
11
(3)HWE法 Hot wall epitaxy 法是一种气相外延技术。 优点:设备简单、造价低、节省原材料等,广泛应用在IIVI族和IV-VI族化合物薄膜材料的生长。
13
9-2Ⅱ-Ⅵ族化合物的点缺陷与自补偿现象 1、两性半导体 Ⅱ-Ⅵ族化合物晶体比Ⅲ-Ⅴ族化合物晶体容易产生 缺陷。 Ⅱ-Ⅵ族化合物晶体中的点缺陷会造成其组成化学计 量比的偏离,引起导电类型发生变化。 MX表示Ⅱ-Ⅵ族化合物,在MX中的点缺陷主要有 (1)空位VM 、VX ,(2)间隙原子Mi、Xi,(3) 反结构缺陷MX、XM,(4)以及外来杂质F等。 点缺陷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电离,放出电子或空穴 呈现施主或受主性质。
31
x<0.5时,Eg/dT>0 ,禁 带宽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x>0.5时,dEg/dT<0,禁 带宽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x=0.5时,dEg/dT=0,禁 带宽度不随温度变化;
32
Ⅱ-Ⅵ族三元化合物的晶格常数随组分x的变化服从 维戈定律。 如Hg1-xCdxTe的晶格常数
aHgCdTe 6.4614 0.0084 x 0.0163 x 2 0.0057 x3
27
如CdS材料,rS2-<rCd2+,易生成Vs,电离出电 子。在CdS中掺入受主杂质时,将被补偿,所以 CdS为N型单性材料。 ZnTe,有rZn2+<rTe2-,易生成VZn,电离出空穴, 掺入施主杂质时会被补偿,所以ZnTe为P 型单性材 料。 CdTe材料的禁带宽度Eg较小,正、负离子半径相 近,自补偿较弱,为两性材料。
21
化合物中各种晶格缺陷的电学性质
产生施主能级的物质 Mi、Vx、XM Fi(F是正电性元素,如金属) FM(F的原子价>M的原子价) Fx(F的原子价>X的原子价) 产生受主能级的物质 Xi、VM、 Mx Fi(F是负电性元素) FM(F的原子价<M的原子价) Fx(F的原子价<X的原子价)
Fi 表示外来原子F进入MX化合物晶格中间隙位置,成 为间隙原子;FM表示外来原子F进入MX化合物晶格后 占据格点M的位置;占据格点X位置,则称Fx。
18
当改变与晶体接触的气体的蒸气时,即可改变 晶体中空位的浓度。 增加X2的分压值(或降低M的分压值),会引 起正离子空位VM的增加,负离子空位Vx的减 少,相应于化合物中X超过M,即偏离了化学 比值。此时半导体中受主增加。
19
离子性较强的晶体,自间隙原子对导电性的作用,有 下列规律:“正电性原子处于间隙位置时(Mi ), 起施主作用;负电性原子处于间隙位置时(Xi),则 起受主作用”。
特点:热壁的作用使得外延生长
在与源温度接近的情况下进行。 如:生长CdS薄膜,衬底温度为 450℃,源温比衬底温度高25 ℃, 外延层含较低的杂质和缺陷。
12
外延层的生长速率R随沉积温度变化为
R C exp( E / kT)
E:激活能,C:常数,k:玻尔兹曼常数。
R随衬底温度的这种变化,是由于温度升高加速了组 分A和B的反应,促进形成化合物AB的速度。
35
制备MCT材料的方法很多,体单晶的移动加热法和生 长薄膜材料的MBE和MOVPE法。 1.移动加热法(THM) 由相图知熔体中凝固生长体单晶,分凝现象严重,晶体 中的组分很不均匀。
移动加热法制备MCT体单晶解决了晶体的均匀性、纯 度、生长晶向等问题。
优点:稳态生长、生长温度低,可对物料进行纯化并利 用籽晶定向生长。
14
15
对离子性强的化合物半导体(如II-VI族化合物CdTe 等),一般认为有下列规律:“正电性强的原子空位VM 起受主作用,负电性强的原子空位Vx起施主作用”。 化合物MX,认为是由M+2 和X-2 组成的晶体。形成Vx 时, 相当于在晶体X格点上拿走一个电中性的X原子。Vx处 留下两个电子;空位Vx处的这两个电子与其周围带正电 的M+2作用,使其电荷正好抵消,Vx处保持电中性。
第九章 Ⅱ-Ⅵ族化合物半导体
Ⅱ-Ⅵ族化合物半导体,指元素周期表中Ⅱ族元素 (Zn、Cd、Hg)和Ⅵ族元素(S、Se、Te、O)组成 的化合物半导体。 与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比较Ⅱ-Ⅵ族化合物有 以下一些特点:
(1)Ⅱ族元素和Ⅵ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相距比Ⅲ族 和Ⅴ族的大,故Ⅱ-Ⅵ族的负电性差值大,其离子键成 分比Ⅲ-Ⅴ族化合物大。 (2)禁带宽度变化范围大,具有直接跃迁的能带结构等 优点。因此在固体发光、激光、红外、压电效应等器 件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只有一种导电类型的材料称为单性材料,CdTe为两 (双)性材料。
23
自补偿现象在化合物半导体中是广泛存在的,特别是在 Ⅱ-Ⅵ族中。 当掺入易电离的杂质(如施主)时,总是伴随出现起相 反作用的缺陷(如受主型空位),施主电子被受主捕获 而不能进入导带,对导电不起作用,使掺杂“失效”。 自补偿程度与化合物材料的禁带宽度Eg、空位的生成能 Ev及空位浓度(VM)有关;Eg越大,Ev越小,空位浓 度越大,自补偿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