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象灾害
教学目标:
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气象灾害的地理分布。
2,从自然原因(孕灾环境)和人文原因(受灾体)的相互关系上,理解气象灾害多发区
的成因。
3.结合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农业灾情,阐述旱灾灾情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气象灾害的地理分布、灾情特点及发生原因
难点: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原因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图片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气象灾害是影响面最广的灾害。
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主要有干旱、暴雨、热带\旋、风雹、冷冻、雪灾、热浪、干热风、连阴雨、沙尘暴、浓雾等气象灾害,其中干旱、台风、寒潮对我国农业的危害影响范围最广、灾情最重。
一、寒潮灾害
1、发生时间:9 月至次年5 月
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3—4 月和10~11 月,前者更强。
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2、源地: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3、路径:偏西路径——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
偏北路径——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
东北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
图2.35 表明:侵入我国的寒潮都是北冰洋的极地冷气团向南爆发的结果。
有时,在西伯利亚西部和蒙古等地区也会有堆积的冷气团向南爆发,形成寒潮。
4、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
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
温暖,灾害减弱。
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
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
5、影响地区: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
发生频次高,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
6、各地灾害表现:北方主要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
南方主要表现为降 温、冻害、雨雪等。
探究活动:东北地区寒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第一,我国东北地区紧邻冬季风的源地,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使东北地区气温 骤降。
第二,初霜时东北农作物正值生长季节,严重危害农牧业生产。
)
四、沙尘暴——华北地区春季影响很大的气象灾害
(1) 概念: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 1 千米的天气现象。
(2) 发生与防治
图 2.38 表明:2000 年沙尘暴发生次数最多的不在西北沙漠区,而是在内蒙古中部。
图 2.39 显示:沙尘暴的沙源地分布。
探究活动:结合图、文给出的资料,说明沙尘暴发生的时间、条件和防治措施。
1)沙尘暴发生时间: 冬春季节
(2) 沙尘暴产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大风——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二是地面 的沙尘物质——形成沙尘暴的物质条件;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和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
(3) 防治沙尘暴最有效的人类行为是植树造林、种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这样可以减 小风速,降低沙尘暴的动力条件,增加湿度,调节并改变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可以减轻沙化, 降低沙尘暴的物质来源条件。
1. 搜集资料,分析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
的侵蚀越来越严重。
②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下,人们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森林,使得森林覆盖率降低。
③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过度放牧,滥挖药材,使得森林草原急剧退化。
沙化土地面积
不断扩大,导致沙尘暴多发。
收集资料时,可以从这三方面的实例着手,来印证或证明自己的认识。
2、华北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为什么我们不说它“冬旱”更为严重?
处在休眠状态,降水少不影响小麦的生长与收成,因此不造成灾害。
所以没有“冬旱”之说。
课下探究活动:
围绕沙尘暴,设计一个试验,从中理解沙尘暴的成因和风沙灾害的防治。
(提示:本活动为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找沙尘暴成因和防治的 办法。
)
五、气象灾害多发区—— 华北地区
1、最常发生的气象灾害:干旱、寒潮、沙尘暴、冰雹、干热风、霜冻等,其中干旱—沙尘暴和干旱—虫灾是主要的气象灾害。
2、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
读图 2、36,了解以下内容:
(1) 干旱是华北地区最主要的气象灾害
(2) 导致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①水热条件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春旱严重;
②冬季风的通道;
③接近沙源地;
④蒸发强烈,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①是主要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灌溉用水增加;
②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
③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倒灌,水资源缺乏。
学习阅读材料,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①华北地区历史上就是旱灾区。
②华北地区经常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链发的现象。
探究活动:假如,目前华北发生了这样的大旱,会是什么样的灾情状况?社会主义制度的 优越性在灾害救助中如何体现
?
(提示:经济损失将大大增加,人员伤亡将大大减少或没有。
)
3、损失:华北干旱缺水、土地沙化和沙尘暴不仅给当地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也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对首都北京的影响。
图2.37 显示了干旱给人类带来的恐慌和无奈。
4、华北地区缺水的表现及原因
补充:华北地区严重缺水,主要表现为水量性缺水,即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且地表径流少;人口密集、有超大城市群,生活用水多;国家商品粮基地,灌溉用水多;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用水多等;还表现为水质性缺水,即居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田农药与化肥污水、海水倒灌等一系列污染水增多,导致清洁淡水减少。
板书设计
中国的气象灾害
一、旱灾
1、四个旱灾多发中心:
2、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
3、旱涝关系
4、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
二、台风灾害
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2、台风发生的时间
3、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
4、台风造成的损失
三、寒潮灾害
1、发生时间
2、源地
3、路径
4、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
5、影响地区
6、灾害表现
四、沙尘暴
五、气象灾害多发区
1、最常发生的气象灾害
2、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3、损失
4、华北地区缺水的表现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