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坝裂缝处理方案

大坝裂缝处理方案

大坝裂缝处理方案与要求
一、裂缝处理的程序与原则
(1)对裂缝进行素描,记录裂缝情况及发展过程
(2)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3)裂缝危害性分析
(4)裂缝处理方案
(5)处理施工完毕后的效果检查。

二、裂缝处理材料
对开度较大的裂缝(大于0.5mm)尤其是贯穿性裂缝优先考虑与坝体材料相似的超细水泥,以利于混凝土裂缝重新张开在适宜条件下自行闭合。

超细水泥等级使用P.O52.5级,如附近采购不到则水泥等级不能低于P.O42.5。

对开度较小的裂缝(小于0.5mm)采用化学灌浆。

化学灌浆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亲水性、高渗性、可灌性好、凝固时间可调整(尽量偏长)、浆液的黏滞度小、固结体无毒、操作方便的环保型改性环氧灌浆材料。

三、缝面处理
(一)坝身竖直裂缝的处理(上下游贯通或上游贯通)
(1)在裂缝上凿槽和并缝钢筋。

灌浆处理合格后在在表面凿5cm深的U形槽,清理干净后用预缩砂浆分层嵌填密实。

在裂缝上面布置2层φ25的并缝钢筋,钢筋长3.0m,间距15cm,层间距15cm。

裂缝交叉分布的按照此原则综合考虑钢筋长度跨过所有裂缝。

并缝灌浆布置示意图
(2)灌浆管路布置
根据每条缝的深度可在左右布置1~3排排灌浆孔,间距1.0m,排距0.5m。

钻孔角度见示意图,孔深穿过裂缝50cm。

最下一排孔高出裂缝底部10cm。

钻孔角度可根据实际缝深进行调整。

浆孔布置平面示意图
灌浆孔布置剖面示意图
(3)处理顺序
裂缝灌浆处理垂直面,按照先从下至上、先深后浅顺序进行灌浆;对水平面按照先中间后两边、先深后浅顺序进行灌浆。

灌浆时加强对裂缝计观测和对裂缝周围的巡视。

在上下游缝面凿槽,用堵漏剂嵌缝防止浆液从缝内外漏。

(4)上游缝面
裂缝灌浆并检查合格后在裂缝上游面上凿倒梯形槽50(口宽)×100(底宽)×70mm(深),并在槽内沿缝面凿浅槽(30×20mm)浅槽内嵌膨胀止水条。

倒梯形槽回填预缩砂浆。

表面再刷涂聚脲防渗层,厚度大于1.0mm。

刷涂范围在裂缝左右不小于1m,上下不小于2m。

止水条长度超过缝面2m。

上游缝面处理示意图
(二) 坝身竖直裂缝的处理(上下游未贯通)
为防止裂缝进一步向上游或下游发展,应在裂缝末端钻应力释放孔,孔径76mm。

裂缝处理方案同上下游贯通方案。

(三)基础垫层裂缝的处理
在裂缝上面布置1层φ25的并缝钢筋,钢筋长3.0m,间距15cm。

上游面处理方式同前。

垫层贯穿缝处理示意图
(四)观测设施
视裂缝的部位设测缝计和渗压计观测进行观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