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风险评估表在躁狂症患者中的应用田静摘要目的:探讨攻击风险评估表在躁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采用攻击风险评估表对57例住院躁狂症患者进行首诊、全面和重点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分级护理和专科护理。
结果:57例躁狂症患者中,攻击风险Ⅰ级31例,Ⅱ级9例,Ⅲ级10例,Ⅳ级7例。
经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后,所有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未出现对他人及自身的人身伤害。
结论:攻击风险评估表能将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攻击行为危害降到最低,防止了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自身和他人人身伤害,保证了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攻击风险评估表;躁狂症;攻击行为;护理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3.01.041Application of attack risk assessment form in mania patients TIAN Jing (Fourth Hospital of Hechi city ,Hechi 547000)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gainst risk assessment table in the application of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Methods :Used attack risk assessment ta-ble of 57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inpatients first examine ,comprehensive and key evaluation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specialized nursing care and implementation of classification.Results :Experimental 57patients in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against the risk level Ⅰwith 31patients ,level Ⅱwith 9cases ,level Ⅲwith 10cases ,level Ⅳwith 7cases.The take different nursing measures ,all of the patients hospitalized for others and does not ap-pear during their own personal injury.Conclusion :Attack risk assessment table can patients will be the existing and potential attack to minimize harm to pre-vent happened during the patient in the own and other personal injury ,guarante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k of treatment and nursing ,be helpful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promotion.Key wordsAttack risk assessment form ;Bipolar disorder ;Attack ;Nursing躁狂症是一组以情感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是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1],主要症状为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性兴奋。
攻击行为是指故意伤害另一个体的躯体或破坏其它目标(如物体)的行为[2],是躁狂症患者经常发生的危险行为之一。
由于受精神症状的支配,其行为的危害和严重后果往往难以预料,自2010年起我院应用攻击风险评估表对躁狂症患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8月 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躁狂症患者57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 -3)躁狂症诊断标准[3],男35例,女22例。
年龄17 51岁,平均(34.8ʃ5.9)岁。
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5例,初中以上12例。
1.2评估工具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自制的攻击风险评估表对其攻击风险行为进行等级评估,内容见表1。
表1攻击风险评估表级别内容Ⅰ级有下列情况之一,若为男性则有两项:(1)躁狂。
(2)精神分裂症,伴有幻听或被害妄想。
(3)酒精依赖的脱瘾期。
(4)意识障碍伴行为紊乱。
(5)痴呆伴行为紊乱。
(6)既往人格不良者(有冲动、边缘性人格障碍)Ⅱ级被动的言语攻击行为,表现为激惹性增高,如无对象的抱怨、发牢骚、说怪话。
交谈时态度不好、抵触、有敌意或不信任;或精神分裂症有命令性幻听者Ⅲ级主动的言语攻击行为,如有对象的辱骂,或被动的躯体攻击行为(如毁物),或在交往时出现社交粗暴(交谈时突然离去、躲避、推挡他人善意的躯体接触);既往曾有过主动的躯体攻击行为Ⅳ级有主动的躯体攻击行为,如踢、打、咬或使用物品打击他人,攻击行为在1d 内至少出现2次以上或攻击行为造成了他人肉体上的伤害作者单位:547000广西河池市第四人民医院田静: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1.3评估步骤根据攻击风险评估表各条目内容分首诊评估、全面评估和重点评估三个步骤,对患者的攻击风险进行等级评估,评估贯穿于患者住院治疗的整个过程,随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重新进行评估,准确评估患者情况是防止暴力行为的基础[4]。
1.3.1首诊评估患者进入住院病区,接诊护士即在最短时间内通过其外在行为表现、与家属的信息沟通交流中,了解患者既往有无攻击行为,作出较准确的初步判断。
1.3.2全面评估患者住院后,对其进行全面病情评估,包括既往史、精神症状、个性特征、自制力及既往攻击行为,并分析其攻击行为的诱发因素。
根据就医病历了解其既往攻击行为的形式、程度和控制方法。
评估患者住院后的攻击行为表现,引起攻击行为的外在和内在原因、激惹程度、自我控制的能力、治疗依从性、遵医行为和态度。
1.3.3重点评估重点评估患者在精神症状支配下产生的攻击风险。
主要通过日常生活护理中对患者行为的观察,同病室病友的反映,巡视查房,各班床头交接班,每日晨护理查房等方式,注意倾听和掌握患者的幻听、妄想内容,综合各种因素对患者的攻击风险进行重点评估。
2结果本组57例躁狂症患者中,攻击风险Ⅰ级31例,Ⅱ级9例,Ⅲ级10例,Ⅳ级7例。
根据患者评估等级不同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未出现对他人及自身的人身伤害。
住院时间30 60d。
痊愈52例,显效5例。
3护理3.1级别护理3.1.1攻击风险Ⅰ级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持续评估患者的攻击风险,采取措施预防患者的冲动,预防风险升级或对可能升级的风险重点观察;遵医嘱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3.1.2攻击风险Ⅱ级将患者安置在重症监护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其可能发生的攻击行为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采取措施预防患者的冲动,遵医嘱使用抗精神病药物降低激惹性,对症治疗。
3.1.3攻击风险Ⅲ级将患者安置在重症监护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防冲动,给予保护性隔离;遵医嘱实施保护性约束,必要时陪护,使用抗精神病药物降低激惹性,对症治疗。
3.1.4攻击风险Ⅳ级除采取攻击风险Ⅲ级的措施外,应重点防护,24h陪护,实施保护性约束1h以上。
3.2专科护理3.2.1心理护理细心观察患者的病情和言行,了解和评估其心理状态,努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交流技巧,态度要和蔼,语气要亲切;进行治疗和护理前应耐心做好解释说服工作;心理疏导不宜在患者症状发作时进行,应待患者安静后再实施个性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取得患者的配合、支持和信任。
对新入院患者做好安抚工作,保持病区环境安静,管理好其他躁动患者以减轻对新入院患者的心理和视觉上的刺激,缓解和消除其不安和恐惧心理。
同时做好患者家属支持系统建设,对家属做好健康教育,争取家属对患者的鼓励和支持。
进行保护性隔离和约束时应向患者详细说明,让患者明确是协助其增强自控能力。
3.2.2症状护理评估患者攻击冲动行为,分析引起冲动的各方面原因,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1)妄想。
了解和观察患者妄想的内容和对象,避免和家属在患者面前低声交谈,以免引起患者猜疑强化其妄想内容;若涉及妄想怀疑对象时,应尽量将其分开避免再次接触,防止意外发生。
注意不要为了稳定患者的情绪而迎合患者的妄想,以免加重和巩固其妄想。
患者的症状恢复期,要注意观察患者自知力的恢复状况,以利于巩固治疗。
(2)幻觉。
密切观察患者的表情、言语和行为,掌握幻觉出现的时间、内容、次数和患者相应的反应。
当患者幻觉发作时,应技巧性诱导和追查原因,判断导致产生幻觉的导火线,并尽量去除;当患者出现幻觉而情绪不安时,可带领患者去证实。
(3)命令性幻听。
耐心了解患者幻听的内容,观察其行为改变,必要时采取保护性隔离或专人看护,避免在幻听支配下的突发冲动行为。
(4)话多、言语攻击行为。
患者话多、有言语攻击行为时,采用引导、转移注意力方法,如:“该休息了,喝点水吧”等,禁止采取强制措施,避免激惹患者引起暴力攻击。
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对不合理的要求给予解释和劝说。
(5)高激惹患者。
对激惹度高的患者,防止激惹,尽量避免其情绪激动、高涨,在不违反原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为其创造能适当发泄的空间。
3.2.3安全护理躁狂症患者情感高涨、激惹性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做好安全护理。
患者入院时即更衣检查,及时发现和没收高危性物品,如小刀、剪刀、铁钉等锐器,防止患者伤人、自伤。
严禁采取打、骂、捆绑、体罚等方式制约患者,可给予保护性约束,记录约束时间并观察约束处皮肤状况,有无勒伤、皮肤破损、淤血等,注意观察约束四肢末端有无发绀,防止约束过紧、过久导致末端血运不良,适时解除约束。
躁狂症患者易受环境方面影响而躁狂不安,应保持病室安静,室内物品应简化,避免患者兴奋毁物,同时室内颜色宜淡雅、整洁,使患者视觉清净,亦起到镇静作用,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情绪稳定。
3.2.4药物副作用的观察护理严格执行医嘱,遵医嘱按时给药,并监督患者服下后方可离开,以保证药物治疗的落实,防止患者拒服药或擅自停药;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胃部不适时,应做好解释工作,鼓励患者多饮水,以缓解上述不良反应和促进药物的排泄;口服碳酸锂时应用淡盐水送服,注意观察有无锂中毒先兆,如有重度先兆应立即停药并报告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