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理论介绍及应用
0.2 #DIV/0! #DIV/0! 水域 1.1 #DIV/0! #DIV/0! 林地 1.1 #DIV/0! #DIV/0! 林地
理论介绍
概念提出
模型介绍
应用领域
公式介绍
案例
生态足迹(生态足迹需求)
Yi Zi Pi0 消费量 (T) 全球平均能 折算系数 源足迹 (GJ/t) (GJ/hm2) 55 55 71 93 20.934 28.47 50.2 43.124
原煤 焦炭 燃油 汽油
煤制品
液化石油气 柴油 溶剂油 液化天然气 天然气 其他石油制 品 煤油 其他燃料 热力 电力
93
71 93 93 93 93 93 93 93 1000 1000
28.47
50.2 42.17 43.124 38.98 38.98 41.87 43.124 43.124 29.34 11.84
生态足迹理论的介绍及其应用
ecological footprint
生态足迹
概念
生态足迹
——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
——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能够容纳人类所 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 地域面积
理论介绍
概念提出
模型介绍
应用领域
公式介绍
W2020=ef2020xP2020/GDP2020
人口容量预测
方法介绍
案例
潮南区基于生态足迹的人口预测
谢谢
耕地 草地 林地 建筑用地 水域 化石能源 承载力 (hm2)
人均面积 均衡因子 (hm2/人) 2.8 0.5 1.1 2.8 0.2 1.1
产量因子
均衡面积 (hm2/人)
ec:人均生态承载力
aj:人均生物生产性土地的面积 yi:当地i种土地的产量因子(丌同国家或地区 生产力水平丌同,因此引入一个当地产出因子,
公式介绍
案例
生态足迹(生态足迹需求)
计算公式:
EF=N*ef=N*rj∑(Ai)=N *rj ∑(Pi+Ii-Ei/Yi×N) EF :全球或地区总的生态足迹 N:全球或地区的人口总数 ef: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足迹) j:为土地类型 rj:为j类土地的均衡因子 Ai:i种消费项目折算的人均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 i:为丌同类型土地的消费项目类型; Pi:i种资源生产量 Ei:资源出口量 Ii:资源进口量 Yi :i种消费项目的全球平均产量(人均)。
GDP2020=GDP2011x(1+k)n W2020=W2011x(1-g)n
数据预估与数据借鉴
经济增长速度(k):参考潮南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及潮南区理念经济 增长情况,规划发展目标为:近期(至2020年),潮南区保持年均 18%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远期(至2030年)经济增长放缓,基本保 持11%左右的年增长速度。 生态足迹下降速度(g):参考已有研究,估算潮南区万元GDP生态 足迹将保持5%-6%的年均下降速度。 ef(未来年份):目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标杆为1.6hm2/人。
衡量区域发展状态
•城市生态研究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起每两年公布一次世界各国的生态足迹资料。 在国外,生态足迹评价方法得到了广泛积 极的开展,幵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已有 的研究主要从全球、国家、区域和城市3个 空间尺度开展。
理论介绍
概念提出
模型介绍
应用领域
1、生物资源消费
粮食
类型
稻谷 薯类 大豆 果蔗 花生 经济作物 茶叶 木薯 蔬菜 其他作物 水果 及产品 禽蛋 猪肉 劢物产品 禽肉 水产品 林产品
淡水产品
海水产品 林产品 木材
29
29 1.99 1.99
#DIV/0!
#DIV/0! #DIV/0! #DIV/0!
0.2 #DIV/0! #DIV/0! 水域
案例
William
1992年提出概念; 和其博士生Wackernagel于1996年提出计算模型。
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于
Wackernagel
理论介绍
概念提出
模型介绍
应用领域
公式介绍
案例
该模型是一种把人类对资源和环境的利用量 吸收所需要的
换算成对土地和水域面积的占用,进而对资源消耗和废物
生产性土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赤字
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供给) 地区生物生产能力的大小,即 所能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 积的大小。
生态足迹(生态足迹需求) 生产一群人所需要的物质消费 和服务消费及吸纳这些消费所 产生的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 产性土地的面积。
盈余
理论介绍
概念提出
模型介绍
应用领域
公式介绍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2.8 2.8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i:为不同类型土地的消费项目类型 生物资源消费:粮食、经济作物、劢物产品、水产品、 林产品 能源消费:煤、油、气、热力、电力
j:为土地类型
由于各类土地在地理空间上是互斥的,按照其生产力大小 的丌同,各类资源消费和能源消费就可以被折算成耕地、
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化石燃料用地和水 域这六种生物生产土地面积类型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2 0.19 0.91 2 1 0
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12%)(hm2) 可利用生态承载力平的比值 ) rj :j种土地的均衡因子
理论介绍
概念提出
模型介绍
应用领域
公式介绍
案例
计算结果
生态足迹(生态足迹需求)
生物资源账户+能源资源账户
赤字
理论介绍
概念提出
模型介绍
应用领域
公式介绍
案例
生态足迹(生态足迹需求)
生态足迹计算中生物资源账户 Ai=Pi/(Y rj ef=rj*Ai EF=N*ef i*N) 人均占有 人均生态 生产面积 全球均产 年总生产 的生产面 足迹 总人口的 类型 (kg/h 均衡因子 量(T) 积 (hm2/c 生态足迹 m2) (hm2) ap) 2744 #DIV/0! 2.8 #DIV/0! #DIV/0! 耕地 12607 #DIV/0! 2.8 #DIV/0! #DIV/0! 耕地 1856 #DIV/0! 2.8 #DIV/0! #DIV/0! 耕地 60657 #DIV/0! 2.8 #DIV/0! #DIV/0! 耕地 508 #DIV/0! 2.8 #DIV/0! #DIV/0! 耕地 1548 #DIV/0! 2.8 #DIV/0! #DIV/0! 耕地 14131 #DIV/0! 2.8 #DIV/0! #DIV/0! 耕地 18000 #DIV/0! 2.8 #DIV/0! #DIV/0! 耕地 9541 #DIV/0! 2.8 #DIV/0! #DIV/0! 耕地 400 #DIV/0! 2.8 #DIV/0! #DIV/0! 耕地 74 #DIV/0! 0.5 #DIV/0! #DIV/0! 草地 74 #DIV/0! 0.5 #DIV/0! #DIV/0! 草地 Yi Pi
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供给)
扣除物种多样性(12%)的生态承载 力
盈余
方法应用
潮南区案例
潮南区生态足迹
人口容量预测
方法介绍
案例
预测方法
在生态足迹分析的基础上,用万元GDP生态足迹推算出未来时 间节点潮南区的适度人口容量 万元GDP生态足迹=人均生态足迹x总人口/万元GDP
计算公式(以2020年为例)
生态足迹计算中化石能源账户 Ci=Pi0/N Ai=ci*Zi/Yi rj ef=rj*Ai*Zi EF=N*ef 总人口的生态 生产面积类型 足迹 #DIV/0! #DIV/0! #DIV/0! #DIV/0! 化石能源用地 化石能源用地 化石能源用地 化石能源用地
1、能源消费
类型
人均占有的生 人均消费量 人均生态足迹 产面积 均衡因子 (GJ/人) (hm2/人) (hm2)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1.1 1.1 1.1 1.1 #DIV/0! #DIV/0! #DIV/0! #DIV/0!
化石能源用地
化石能源用地 化石能源用地 化石能源用地 化石能源用地 化石能源用地 化石能源用地 化石能源用地 化石能源用地 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
理论介绍
概念提出
模型介绍
应用领域
公式介绍
案例
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供给)
生态足迹不生态承载力计算结果汇总 (hm2/cap) 人均承载力
计算公式:
EC=N*ec=N*∑(aj×rj×yj) EC:区域总生态承载力 N:人口数
案例
生态足迹法是测量可持续性的一种方法。
目前,已有近20个国家利用生态足迹计算 各类承载力问题, WWF和RP世界两大非政府机构自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