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厦电容器更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大厦电容器更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大厦电容器更换施工方案目录一、适用范围及编制目的 (2)1.1适用范围 (2)1.2编制目的 (2)二、编制依据 (2)三.现状分析 (3)四.改进方案 (3)五.施工技术措施 (3)5.1施工准备 (3)5.2 基础检查 (4)5.3 设备搬运及开箱检查 (4)5.4 电容器安装 (4)5.5吊装注意事项 (6)5.6 安装后的检查 (6)5.7灯具安装工艺流程: (7)5.8灯具检查: (7)5.9通电运行 (7)六、现场人员组织机构 (8)6.1 项目组织机构表 (8)6.2 项目经理部主要职能关系框图 (9)七、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职能描述: (10)7.1项目经理职能描述 (10)7.2主要负责人职能描述 (11)八、安全保证体系及消防措施 (11)8.1安全管理目标 (11)8.2安全管理体系 (11)8.3 安全措施 (12)8.4劳务用工管理 (13)8.5 消防保卫管理措施 (14)8.6消防保卫管理体系 (14)8.7消防保卫措施 (15)8.8建立强有力的管理机构 (15)九、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16)9.1质量概述 (16)9.2 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流程控制详见下图所示。

(20)9.3检验与试验标准管理流程 (21)9.4施工设备的检验、测量和试验流程: (22)9.5.施工过程纠正和预防工作流程控制 (23)9.6.现场施工资料管理流程控制 (24)9.7施工过程不合格产品管理的流程控制详见下图。

(25)9.8 施工过程质量工作记录控制流程 (26)9.9工程施工中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工作控制流程 (27)9.10 回访、保修等服务工作流程控制。

详见下图。

(28)十、施工进度计划及控制措施 (29)10.1 施工进度计划 (29)10.2 进度控制措施 (29)10.3建立计划控制组织体系 (29)十一施工机具配置及保证措施 (33)十二劳动力配置计划 (34)十三施工经验及业绩 (35)十四、对业主培训计划 (36)14.1 培训的目的 (36)14.2 现场培训的主要方法 (36)14.3 培训应达到的结果 (36)14.5 培训的起止时间 (37)十五、质量保证期(保修、保驾)的服务 (37)15.1 质量保证期阶段的管理重点 (37)15.2 质量保证期阶段的主要目标 (37)15.3 质量保证期阶段承包商的主要职责 (37)15.4 质量保证期阶段的承诺 (37)一、适用范围及编制目的1.1适用范围用于某大厦电容器更换作业。

本工程位于某区南横东街8号某大厦。

1.2编制目的大楼共设5组UPS设备保障信通机房、视频会议室等重要负荷供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已出现漏液和膨胀现象。

为确保整个大厦供电系统在用电高峰中能安全运行,建议更换电容器,及更新部分节能灯具。

为保证施工质量,同时保证施工安全,特编制此方案。

二、编制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1《操作人员触及区使用的UPS的一般规定和安全要求》GB7260.1-2008 《限制触及区使用UPS的一般规定和安全要求》GB7260.4-2008《电磁兼容性(EM)要求》GB7260.2-2009《不间断电源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要求》CSC/T43-2006《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DL/T 1074-200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0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8《电气装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

《建筑电气通用图籍》(92DQ6)。

《建筑电气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常用灯具安装》(96SD469)。

三.现状分析3.1电容器自投运以来,已经运行了8多年了。

由于各种不同程度的老化,频繁出现漏液等缺陷,电容器由于一直末处理过,正在形成新的缺陷。

严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

四.改进方案4.1采购的施工主材、设备品质不应低于原系统材料、设备的品质,且必须与原系统兼容匹配。

4.2更换原旧的电容器共56只。

4.3维修1#~5#UPS控制柜内主控电源板5块。

4.4单管灯及支架140套,双管灯及支架135套,雷达LED灯管410支。

五.施工技术措施5.1施工准备5.1.1技术准备:按规程、厂家安装说明书、图纸、设计要求及施工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交底要有针对性;5.1.2人员组织:技术负责人、安装负责人、安全质量负责人和技术工人;5.1.3机具的准备:按施工要求准备机具并对其性能及状态进行检查和维护;5.1.4准备好电容器改更换需备品、工具及材料等;5.1.5做好施工停电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5.1.6施工时必须有专人看护电闸,不得随意合闸。

确保施工人员安全操作。

5.1.7施工现场设置警界线,外来人员及非作业人员严禁入内,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5.1.8电容器拆除先断开高压电缆,并将电缆退至安全地方后对电容器及电容器柜进行拆除工作;拆除原线路电容器,并将新电容器安装就位。

5.1.9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所有连接螺栓都必须紧固到位,并经工作负责人和质检人员确认。

5.2 基础检查5.2.1 根据电容器到货的实际尺寸,核对现场基础是否符合要求,包括位置、尺寸,如果不符合要求,需通知现场有关单位及时进行整改。

5.2.2 清除基础槽钢表面的灰砂,核实基础槽钢可靠接地。

5.3 设备搬运及开箱检查5.3.1 设备在搬运过程中,不许倾翻、倒置和遭受剧烈震动。

5.3.2 开箱检查,电容器应转运到便于安装的位置才准备开箱。

设备开箱检查产品的铭牌数据与设计图纸是否相符,如产品型号、额定容量、额定电压等,并检查出厂文件是否齐全;检查包装箱内零部件应与装箱清单相符;检查产品运输过程中有无损伤和变形,检查电容器的本体有无渗漏,电容器套管有无破损和裂纹,连接线是否有松动绝缘是否有破损,表面是否有脏物等。

5.3.3 电容器开箱后,按电容容量分别存放,并由试验人员进行电气试验,检查容量及绝缘,并按容量进行配合分组。

5.4 电容器安装5.4.1 电容器到现场后根据实际到货框架尺寸由厂家协助确定其中心线,画出中心线。

组装式电容器可分层安装,一般不超过三层,层间不应加设隔板,电容器的构架应采用非可燃材料制成。

构架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0.5m,下层电容器的底部距地不应小于0.3m,电容器的母线对上层构架的距离不应小于200mm,每台电容器之间的距离按说明书和设计要求安装,如无要求时不应小于50mm。

5.4.2 根据图纸组装电容器组,支架的水平度、垂直度要满足规范要求。

其中心水平误差不大于1‰且不超5mm,垂直误差不大于1.5‰且不超5mm。

5.4.3 电容器二次搬运。

电容器搬运时应轻取轻放,要注意保护瓷瓶和壳体不受任何机械损伤,搬运时电容器应处于直立位置,利用外壳两侧的吊环搬运,严禁利用电容器套管进行搬运。

安装电容器,外壳间距要均匀,排列整齐,螺栓紧固均匀,按设计要求进行接地连接,铭牌应朝外。

注意安装时观察一下三相电容量的值,最大一相与最小相的差值不应超过三相平均电容值的5%(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规定)。

电容器组内侧吊环与接地端的连接,应与接地角钢接触良好,以保证电容器外壳经构架可靠接地。

5.4.4 安装母线支柱绝缘子,要求绝缘子中心线误差不超过2mm,高度误差不超过2mm,而且安装时要求均匀紧固螺栓,严禁先紧一个螺丝,再紧另一个螺丝,避免造成瓷瓶破裂。

母线相邻支柱瓷瓶的距离应不大于1.2m。

5.4.5 在平直的槽钢上进行母线平整加工,按安装长度进行下料,按规范要求进行母线弯曲、开孔及安装,注意母线表面不得有毛刺或锐角,母线弯曲前要经实测母线长度并放样,母线的搭接面涂电力复合脂。

5.4.6 电容器组用母线联接时,不要使电容器套管(接线端子)受机械应力,压接应严密可靠,母线排列整齐。

一般应采用角形联接,电容器联接线应采用软铜编制带线,接线应对称一致,整齐美观,线端应加线鼻子过渡,并压接牢固可靠。

5.4.7 安装跌落式熔断器,要求熔丝长度一致;使得跌落指示牌排列一致。

拧紧电容器套管螺帽时应使用力矩扳手,且扭力不应大于50Nm,以免损坏套管。

5.4.8 母线安装完后用力矩扳手检查,力矩大小可参见表5-1。

表5-1 螺栓规格及相应的力矩值5.4.9 母线标志相色符合要求,但电器的载流接触零件与母线连接处10mm 内均要裸露。

在电容器外壳上贴上标签,标明其编号。

5.4.10 安装网门围栏,要求网门围栏制作平整,没有明显变形,接地良好,满足安全距离要求。

因运输的变形,应现场通过矫正使之平整,进出门活动部分需用软连接接地。

围栏网门不应形成闭环造成网门发热。

5.5吊装注意事项密集型电容器吊装时,绑绳位置要适当;严禁设备倾斜时而将设备吊起;吊装重物离地面100mm左右时,应暂停起吊,检查吊索是否平衡,绳索是否牢靠;就位时纵向、横向中心线符合规范要求。

附件无缺陷且固定牢靠,油位正常,油样、附件按要求送检。

5.6 安装后的检查5.6.1 所有螺栓紧固情况,应紧固良好。

5.6.2 带电部分到接地部分,不同带电体间的距离、带电部分到网状遮栏的距离符合要求。

5.6.3 母线相邻支柱瓷瓶的距离应不大于1.2m。

5.6.4 设备及台架接地应符合要求,母线相色应符合规范要求。

5.6.5电容器套管芯棒应无弯曲或滑扣。

引出线端连接用的螺母、垫圈应齐全。

外壳应无显著变形,外表无锈蚀,所有接缝不应有裂缝或渗油。

5.6.6 三相电容量差值不应超过三相平均电容值的5%。

5.6.7电容器构架应保持其应有的水平及垂直位置,固定应牢固,油漆应完整。

5.6.8电容器的配置应使其铭牌面向通道一侧。

5.6.9电容器组的布置与接线应正确,电容器组的保护回路应完整。

5.6.10且不超过5mm,垂直度不大于1.5‰且不超过5mm。

5.6.11电容器的母线安装质量比较关键,母线各搭接面应加工平整,并涂电力复合脂。

连接螺栓应用力矩扳手紧固。

5.7灯具安装工艺流程:5.7.1检查灯具→组装灯具→安装灯具→通电试运行5.8灯具检查:5.8.1灯具及其配件应齐全,无机械损伤和变形、油漆剥落和灯罩破裂等缺陷。

5.8.2各种型号的灯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具有厂牌、产品合格证书和产品出厂日期。

5.8.3大型灯具和特殊灯具配件要齐全,金属灯具应设置专用接地螺栓。

5.8.4金属灯具不允许有镀层脱落现象,非金属灯具不允许出现破损及扭曲变形。

5.8.5灯具的安装螺丝均应使用镀锌制品。

5.8.6导线的线径,外观及绝缘层厚度应满足行业标准的规定,额定电压不低于500V,并有产品出厂的合格证。

5.9通电运行5.9.1灯具安装完毕,首先进行各支路的绝缘测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