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精美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精美课件
课文讲解
赏析品味--意境美
缥碧--色 千丈--深 见底--清 游鱼--净
湍 -- 急 浪 -- 猛
( 静: 秀丽 )
( 动: 壮观 )
课文讲解
赏析品味--意境美
请结合文中描写 “山”的语句思考: 文章是如何抓住“奇”字来突出描写“山”的特征的?
山之形
山之声
山之色
课文讲解
体会感受--情趣美
作者面对这“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时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鄙弃功名利禄,流连山水,向往归隐山水生活。
课文讲解
文章的3个自然段分别写什么?3段是什么关系?
第1段:概括从富阳至 桐庐的奇山异水。 第2段:描写异水。 第3段:描写奇山。
总
分
课文讲解
第一段:有写景,有叙事,有抒情。
读第3段,思考: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奇山? 作者有什么感受?
1、视觉 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泠泠的泉声 嘤嘤成韵的鸟声 千转不绝的蝉声 百叫无绝的猿声
息心忘反 蔑视功名
2、听觉
劝友 归隐
细读感悟
纵观全文,作者是如何写山绘水的?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互相轩邈,千百成峰。
朗读课文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慨叹、平缓、轻慢)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惊叹)
(轻松、欢快)
课文讲解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
指烟雾 完全消散
同样的颜色。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独一无二,绝,到极点
作者简介
吴均 (469——520) ,字叔庠,吴兴故鄣 ( 今
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
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 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 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 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看岳”的安徽黄山。而富春江本身又是那么富有神 奇的魅力,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和那旷古悠远的历
史遗迹缀连成片,相映成辉,有人赞美富春江“揽
天下奇景于一身”,这也许有些夸张,但人们称她 为中国的黄金旅游线却并非过誉……
学习目标
1、借助本文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通过理解和分析、熟悉文章每段内容,从 而理解全篇。 3、朗读背诵。
课文讲解
译文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 船)随着江流飘 飘荡荡,时而东时而西。从富阳到桐庐的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江
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
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 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蝉不停的叫 着,猿不停地啼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 的心;看到这些幽静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 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第三单元·第十一课
与朱元思书
课文导入
体裁介绍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 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 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 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 文。
课文导入
富春江,全长110公里,一头连着素有“人
富春江
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人称“归来不
流露出一种怎样的情感和志趣?请从文中找出相 关语句,并加以简要的分析。
向往自然,厌弃尘俗 此时,身处这 “奇山异水”中,你 有怎样的感受呢?
课文讲解
吟诵体会--语言美 请谈谈你朗读本文时感觉文章的语言有何 特点,并举例加以说明。
※.句式整齐,琅琅上口 ※.整散相间,参差错落 ※.形象生动,文字精练
写景:风烟俱净,天山一色。 叙事: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抒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课文讲解
读第2段,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 异水?用了什么方法? 水色——水皆缥碧 正面描写1、清澈 水深——千丈来自底夸张静(详)
水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2、湍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侧面描写
动(略)
比喻
课文讲解
千丈见底: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好鸟相鸣: 百叫无绝: 在昼犹昏: 有时见日:
不断。
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课文讲解
朗读训练
重音--
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
节奏--
以“二二”节拍为主,如: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应慢一些,以便品味、欣赏
语速--
情感--
流露出由衷赞叹、无比向往之情。
整体感知
1、总概本文山水特征的语句是哪一句?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作者笔下的水是怎样的情状的呢?请根据文中的有关 词语说说水的特点。 水静:清澈;水动:急猛。 3、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运用什么手法描写山的?
“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以动写静,把静止的山写活了,显示出山的“奇”。
动 静 结 合
动态描写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猿则百叫。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以 动 衬 静
朗读课文
1、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要注意恰当停顿,读出语句意思。 2、从上下文的语句关联中,要读出自己的理解,从语气、语调中表现出来。 3、对语句中的意思要通过重音强调出来。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轻快)
(舒缓) (惊叹)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字词积累
水皆缥(
●
piǎo
)碧 )
急湍(tuān )甚箭
●
互相轩邈(
●
miǎo
泠泠(
●
líng
)作响
嘤嘤 (
●
yīng
●
)成韵
zhuàn )不穷 千转(
●
鸢(yuān )飞戾( lì )天
●
窥(
●
kuī
)谷忘反
字词积累
风烟俱净: 任意东西: 天下独绝:
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 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至观赏景物。 天下独一无二。 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 形成无数的山峰。 百鸟相互和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