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化学合卷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本卷四大题,共22小题,满分90分。
理化合卷考试,答卷时间共120分钟,请相信自己,认真审题,准确答题,仔细检查。
祝你取得好成绩!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物理含义是:。
2.香蕉也能钉钉子?如图所示,在香蕉上浇上适量的液氮,由于液氮(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从香蕉中(吸收/放出)热量,导致香蕉结构发生变化,坚硬无比。
3.如图所示,是伽利略发明的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A处是上午8点钟液面的位置,B处为第二天上午8点钟液面的位置,两次温度比较,处的温度比较高(选填“A”或“B”)。
4.如图所示,在液体内部,有一些分子由于获得足够的能量,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进入液体内部的小气泡中,从而使小气泡逐渐变大并上升到液面,气泡破裂,其中的水蒸气“飞”到空气中,这就是___________。
(选填汽化的两种方式中的一种)5.今年春节前夕气温骤降,合肥市民惊讶地发现下雨时夹杂着“冰粒”。
纷纷拍照、拍视频发到网上。
这种“冰粒”称为“霰”,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形成的,下落时来不及(均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就以霰的形态出现。
6.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年平均气温和日平均气温都比大陆性气候小,春季气温低于秋季气温,全年最高温和最低温的出现都比大陆晚一点,这是因为这些地区水多而水的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7.“嫦娥四号”探测器穿过大气层时,包裹探测器的整流罩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整流罩温度迅速升高,在这个过程通过方式增大了它的内能。
8.甲、乙两个物体体积和初温都相同,甲的密度是乙的3倍,乙的比热是甲的,若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它们温度变化的比是。
9.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注:c水>c液体)进行了实验,实验中,水和该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
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J/(kg•℃)。
10.如图所示,在试管中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后,水蒸气把橡皮塞冲出的过程中是内能转化为能,图中情景可用来演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冲程。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11.有一支刻度不准但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在通常情况下,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6℃;将它插入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6℃,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42℃时,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A.42℃B.40℃C.36℃D.48℃1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物体内每个分子平均速度都增大B.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C.物体吸收了热量,其温度不一定升高D.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外界对其做了功13.把透明的容器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后密闭,同时停止加热并迅速在容器外表面浇冷水加以冷却,这时可以看到()A.水仍迅速蒸发B.水温急剧下降至常温C.水又沸腾起来D.什么现象也没发生14.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
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15.现有质量和初温相等的M、N两块金属块,先将M放入一杯开水中,热平衡后,水温下降10℃,把M捞出后,再将N放入水中,热平衡后,水温又下降10℃,则M和N的比热容的大小关系为()A.C M<C N B.C M=C N C.C M>C N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16.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的凝固点是48℃C.A点时海波内能为0 D.48℃时海波是固液共存状态17.两只内径不同、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会看到()A.两只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高,示数较大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高,示数较大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上升得较低,两只温度计的示数相同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2分)18.小红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时和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丁所示。
请你回答:(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2)图丙中,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该物质的内能(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比较图丙中AB段与CD段可以看出:吸收相同热量时,冰升温比水升温快,原因是。
(4)由图丁可知水的沸点,由此可判断出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19.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图甲中为相同热源):(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相同的水和煤油(ρ水>ρ煤油)。
(2)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①根据图乙可判断出a液体是。
②加热3分钟时,b液体比a液体的温度高,那么b液体吸收的热量a液体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
③根据图乙可判断出液体的吸热能力强。
(选填“a”或“b”)(3)本实验除控制变量法外,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来判断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强弱,这种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称之为法。
四.计算题(第20小题5分,第21小题7分,第22小题9分,共21分)20.体积相等的水和沙子,密度分别为ρ1、ρ2,比热容分别为C1、C2,充分将它们混合成为一种湿沙,求证:这种湿沙子的比热容为。
21.小马欲调出40℃的温开水,已知杯中有20℃的冷开水300g,热水壶中有刚烧沸腾的沸水,若不计热量损失,则需添加沸水多少克?若把这些沸水在此过程中放出的热量用来给80℃、200g的水加热,可使水温升高到多少?(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22.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沙子和水谁的吸热本领大”时,选用了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都是200g的沙子和水加热。
他们绘制出沙子与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请问:(1)图中a图和b图哪个是沙子吸热升温的图象?(2)加热满2min时,水吸收了多少热量?(3)试求出沙子的比热容。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1kg的水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2、汽化;吸收3、B4、沸腾5、凝华;熔化6、比热容大7、做功8、1:99、2.1×10310、机械能;做功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2分)18、(1)92(2)BC ; 增加(3)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4)低于19、(1)质量(2)①水②等于③ a(3)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转换法五. 计算题(第20小题5分,第21小题7分,第22小题9分,共21分)20、证明:沙子升高△t 的热量:Q 1=C 1m 1△t ;水升高△t 的热量:Q 2=C 2m 2△t ;湿沙子升高△t 的热量Q 总,则Q 总=Q 1+Q 2; 即:C m △t =C 1m 1△t+C 2m 2△t ;即:C m =C 1m 1+C 2m 2; 则湿沙子的比热容为:C =;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沙子的质量为m =ρV ; 则C ===。
21、解:(1)因为不计热量损失,所以Q 吸=Q 放,即:c 1m 1△t 1=c 2m 2△t 2,因为热水和冷水的比热容相同,c 1=c 2所以:0.3kg ×(40﹣20℃)=m 2×(100℃﹣40℃); 解得:m 2=0.1kg =100g 。
(2)沸水在此过程释放热量Q 放,Q 放=c •m •△t=4.2×103J/(kg •℃)×0.1kg ×(100℃﹣40℃) =2.52×104 J△t=cmQ= =30℃t 末=t 初+△t=80℃+30℃=110℃由于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故最终温度为100℃答:需添加沸水100g 。
22、解:(1)图a 表示的是沙子吸热升温的过程;(2)由图象知,水加热2分钟时的温度是70℃.Q 吸=c •m •△t=4.2×103J/(kg •℃)×0.2kg ×(70℃﹣20℃)=4.2×104J(3)因为相同时间内酒精灯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
故在2分钟的时间内,Q沙吸=Q水吸即C沙×0.2kg×(250℃﹣20℃)=4.2×104J解得:C沙=0.91×103J/(kg•℃)答:(1)图a表示的是沙子吸热升温的过程。
(2)水吸收了4.2×104J 的热量;(3)沙子的比热容是0.91×103J/(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