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最新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一次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由于1煤辅助运输下山、1101胶带顺槽东段、1101 胶带顺槽西段布置独立通风系统困难,4煤辅助运输下山回风流串到1 煤辅助运输下山、1101 胶带顺槽东段、1101胶带顺槽西段,按照《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为了作好“一通三防”工作,保证安全生产,特编制一次串联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一、串联通风地点:
4 煤辅助运输下山与1 煤辅助运输下山、1101 胶带顺槽东段、1101 胶带顺槽西段串联通风。

二、串联通风原因:
4 煤辅运下山无独立回风系统。

三、串联通风次数:
串联通风次数:1 次串联。

四、串联通风巷道基本情况:
1 煤辅助运输下山串联通风巷道长度:400 米;支护形式:锚网索喷+钢筋梯子梁;断面:13.84m2。

巷道状况:良好。

1101 胶带顺槽东段串联通风巷道长度:2500 米;支护形式:锚
2
网索+钢筋梯子梁;断面:15.4 m。

巷道状况:良好。

1101 胶带顺槽西段串联通风巷道长度:1400 米;支护形式:锚网索+钢筋梯子梁;断面:15.4m2。

巷道状况:良好。

五、使用风机规格:
1101胶带顺槽东段、1101胶带顺槽东段局部通风机型号FB页
7.1 x45Kw X 2,风量550~820 m3/min,风筒①800mm
1煤辅助运输下山局部通风机型号FBD^6.3 x 30Kw X 2,风量430~ 600 m3/min ,风筒① 800mm。

六、串联通风地点瓦斯基本情况:
1、4煤辅助运输下山回风瓦斯浓度0.0 %。

2、1 煤辅助运输下山回风瓦斯浓度0.0 %, 1101 胶带顺槽东段回风瓦斯浓度0.0 %, 1101 胶带顺槽西段回风瓦斯浓度0.0 %。

七、风流路线:
1 煤辅助运输下山
进风流路线:地面—副立井—井底车场连接处—井底车场—中央辅助运输大巷T 4煤辅助运输下山—1煤辅助运输下山—工作面。

乏风流路线:工作面—1 煤辅助运输下山—1101 胶带顺槽进风联络巷—1101 胶带顺槽—1101 胶带顺槽回风联络巷—1 煤回风下山—1 煤回风大巷—回风立井—地面
1101 胶带顺槽东段
进风流路线:地面—副立井—井底车场连接处—井底车场—中央辅助运输大巷—4 煤辅助运输下山—1 煤辅助运输下山—1101 回风顺槽进风联络巷—1101 回风顺槽—1101 联络巷—1101 胶带顺槽—工作面。

乏风流路线:工作面—1101 胶带顺槽—1101 回风顺槽—1101 回风顺槽回风联络巷—1 煤回风下山—1 煤回风大巷—回风立井—地面1101 胶带顺槽西段
进风流路线:地面T副立井T井底车场连接处T井底车场T中央辅助
运输大巷T 4煤辅助运输下山T 1煤辅助运输下山T 1101胶带顺槽西段进风联络巷-1101胶带顺槽T工作面。

乏风流路线:工作面T 1101胶带顺槽T 1101胶带顺槽回风联络巷T 1煤回风下山T 1煤回风大巷T回风立井T地面
八、安全技术措施:
一、局部通风管理:
1 、加强通风管理,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采用双风机、双电源,保证通风正常,通风机必须指定人员留名挂牌管理,保证局部通风机正常运转,其它人员不得随意停开,局部风机司机必须在本工作面工作。

2、风筒要用抗静电、阻燃风筒。

逢环必挂、吊挂平直,无脱节、无破口,不得磨擦挤压,风筒需反压边延接,拐弯处使用负压风筒。

风筒末端距迎头不大于5m以保证迎头有足够的风量。

3、管理好为本工作面的各类通风设施。

4、局部通风机不得随意停风,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若超过15min 时,必须把人员撤至新鲜风流内,切断电源,并在巷道门口位置设置“严禁人员入内”的警戒牌。

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瓦斯,只有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0.8%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

5、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在恢复通风前,停风区中瓦斯浓度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 %,最高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
3.0 % 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控制风流排放瓦斯。

停风区中瓦斯浓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0 %时,必须制订安全排瓦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由救护队负责实施。

6、局部通风机必使用使用风电、瓦斯电闭锁。

每10 天至少进行一次瓦斯风电闭锁试验,每天应进行一次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与备用局部通风机自动换开试验,试验期间不得影响局部通风,试验记录要存档备查。

7、局部通风机安装须吊挂在顶板上,离地面高度大于300mm,离轨道安全间距大于500mm距离回风口不小于10n,局部通风机前后5m内不得有杂物。

8、严格执行测风制度,每10天对该掘进工作面及局部扇风机配风量至少进行一次风量测定,并及时填写测风牌板,如发现风量不足,立即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二、瓦斯管理:
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联锁放炮”等制度,工作面及回风流检查不少于3 次,特殊情况相应增加检查次数,出现瓦斯异常情况串与被串工作面均应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查明原因,及时汇报矿调度室,制定相应措施,及时处理,当瓦斯不超过规定时,方可恢复工作;其它按作业规程相关规定执行,严禁瓦斯超限作业;按规定在被串巷安设瓦斯断电仪,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断电范围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瓦斯断电仪位置、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如下:
①、各掘进工作面迎头断电仪安装位置:探头距掘进工作面迎头W5 米,报警值》1%断电值》1.5%、复电值v 1%断电范围: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②、4 煤辅助运输下山掘进工作面回风断电仪,安装位置:探头距掘进工作面出口往里10~15米,报警值》1%断电值》1.0%、复电值v 1%。

断电范围: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③、被串巷工作面断电仪,安装位置:探头距掘进工作面出口往里
10~15米,报警值》0.5%、断电值》0.5%、复电值v 0.5%。

断电范围:掘进巷道内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④被串巷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报警值》0.5%、断电值》0.5%、复电值v 0.5%。

断电范围: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⑤4煤辅助运输下山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报警值》0.5%、断电值》0.5%、复电值v 0.5%。

断电范围: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⑥、安装甲烷传感器标准:
(1)甲烷传感器在入井之前必须用标准气样进行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的调校,保证传感器灵敏可靠。

(2)甲烷传感器应采用专用吊架吊挂在巷道顶板上,探头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帮不小于200mm悬挂处应顶板完好、避开淋水、无其他机械损伤,并不得影响行人和行车。

(3)必须用安全监测专用电缆连接,接线处要用专用接线盒连
接牢固,防止失爆,电缆必须距动力电缆不小于0.1m,不能与通讯
电缆混用,电缆悬挂必须符合标准。

(4)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断电功能的测试及每10 天对以上甲烷传感器调校一次。

每天安排监测人员对以上传感器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电气设备管理:
1 、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

检修或搬迁前,必
须切断电源,检查瓦斯,在其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1% 时,再用与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查,检验无电后,方可进行导体对地放电,控制设备内部装有放电装置的,不受此限。

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时必须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 字样的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才有权取下此牌送电。

2、操作井下电气设备应遵守下列规定:
(1)、非专职人员或非值班电气人员不到擅自操作电气设备。

3、容易碰到的带电体及机械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必须加装护罩或遮拦等防护设施。

4、电气设备不应超过额定值运行,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入井。

5、掘进工作面配电点的位置和空间必须能满足设备检修和巷道运输、矿车通过及其他设备安装的要求,并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6、电缆不应悬挂在风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

电缆上严禁悬挂任何物件,电缆与风水管在同一侧敷设时,必须敷设在管子的上方,并保持0.3 米以上的距离。

7、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
的各项技术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

8、严禁甩掉、停用井下各种电气保护,非专业人员严禁操作检漏继电器,各硐室内的检漏继电器必须加锁,使用中的检漏继电器要按规定进行电容电流的补偿调整,严格执行日检和远方试验制度。

9、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应清洁、完整无损并有清晰的防爆标志,有下列情况者为失爆:
(1)、外壳有裂纹、开焊,变形长度超过50 毫米,同时凹凸深度超过5 毫米。

(2)、使用未经指定的检验单位发证的工厂生产的防爆部件。

(3)、防爆壳内外有锈皮脱落的。

(4)、闭锁装置不全、变形损坏起不到机械闭锁作用的。

(5)、改变隔爆外壳原设计安装形状,造成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不符合规定。

其他未尽事宜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操作规程》等有关规定具体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