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有关生物个体发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物个体发育是受精卵经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到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B.高等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C.螳螂的发育过程是一种不完全变态D.个体发育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并发育成具有繁殖能力的新个体的过程2.正常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可以表示为()A.22+X B.22+YY C.22+XX D.22十XY3.果农为了使一株桃树上能结出“水蜜桃”“毛桃”“油桃”等不同品种的桃,你建议他应该采用的繁殖方式为()A.分根B.扦插C.压条D.嫁接4.下列结构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细胞核②基因③染色体④DNA ⑤细胞.A.①②③④⑤B.⑤①③②④C.⑤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⑤5.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的本质区别是()A.能否有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B.能否进行有丝分裂C.能否形成生殖细胞D.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及结合6.对蝗虫发育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要经过五次蜕皮后,身体才逐渐长大B.从受精卵开始发育C.跳蝻只能跳跃,不能飞行D.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时期7.下列哪一项能正确表示正常女性体细胞及卵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A.44+XX和22+X B.46+XX和23+X C.44+XX和X D.46+XX 和X8.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A.达尔文B.袁隆平C.孟德尔D.巴士德9.生物圈的生物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是()A.一般生物的寿命都很长B.生物对环境都比较适应C.因生物的生殖而延续D.生物的个体可以延绵不断10.民俗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说明了生物的()A.生长现象B.适应现象C.遗传现象D.变异现象11.人的体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性细胞、白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分别是()条.A.46、23、16、23、46 B.46、0、46、23、23C.46、0、0、23、46 D.46、0、23、23、2312.正常情况下女性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A.22+X B.X C.44+XX D.44+X13.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A.有无生殖细胞的形成B.是否由单一体形成C.是否能产生后代D.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与结合14.柿树、苹果、梨、桃等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嫁接时,要使接穗和砧木的什么结构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确保接穗成活()A.树皮B.形成层C.木质部D.韧皮部15.下列关于制作甜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制作甜酒的工具及整个操作过程都要保持清洁,切忌油腻B.酒曲与糯米混合时要按一定比例,并且要搅拌均匀C.制作甜酒的过程中,要尽量少打开容器D.把盛放甜酒的容器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防止其他杂菌进入16.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复旦大学遗传所合作,把人体某种基因转移到羊的细胞中,使羊的乳汁中含有能治疗血友病的珍贵药物.这种做法利用了()A.乳房生物反应器B.仿生学C.克隆技术D.器官移植17.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分泌物杀灭体表的病菌B.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细菌C.泪液中的溶菌酶溶解角膜的细菌D.注射甲流疫苗,预防甲流18.小芳不爱吃蔬菜、水果,刷牙时发现牙龈经常出血,这是由于体内缺少()A.维生素D B.维生素C C.维生素B D.维生素A19.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应多喝富含蛋白质的牛奶,保存牛奶的方法通常是()A.脱水法B.渗透保存法C.巴氏消毒法D.罐藏法20.在含有4种碱基的DNA片段中,有腺嘌呤a个,占该片段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0.5 B.胞嘧啶为(12b﹣1)a个C.b≥0.5 D.胞嘧啶为(12a﹣1)b个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3分)21.所有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都包括:求偶、交配、筑巢.(判断对错)22.水稻的插秧是扦插技术.(判断对错)23.所有两栖动物都是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可以离开水进行.(判断对错).24.卵壳上的气孔可以进行气体和水的交换.(判断对错)25.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第三道防线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判断对错)26.生物反应器是利用植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判断对错)27.男性的精子里有两条性染色体,女性的卵细胞里有一条性染色体..(判断对错)28.水中生活的动物都用鳃呼吸.(判断对错)29.真菌的个体有的由单细胞构成的,有的由多细胞构成.(判断对错)30.海马终身生活在水中,有脊柱,用鳃呼吸,靠鳍摆动前进,海马属于鱼类(判断对错)31.仅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一个动作.(判断对错)32.两栖动物的幼体都生活在水中,成体都生活在陆地上..(判断对错)33.生物的突变一定伴随着可见的表型变化.(判断对错)三、连线题(第1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1分,共10分)34.分析资料,回答相关问题.料一资:2012年春季,手足口病卷土重来,该病是近几年临床上较多见的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而且易感人群不再局限为幼儿,已成年患者的不断出现,使得手足口病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资料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养狗、猫等宠物,这为狂犬病传播带来隐患.我市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狂犬病患者一旦发病几乎全部死亡.专家提醒:如被宠物咬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资料三:几年前曾经肆虐的甲流,因为甲流疫苗的广泛使用而得到了有效遏制,而没有接种过甲流疫苗的人则往往容易患病.(1)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属于.学校会劝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回家治疗,这在传播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2)从免疫的角度来看,注入人体内的狂犬病疫苗属于;接种疫苗的人获得的免疫是免疫,这属于人体免疫的第道防线.(3)使用抗生素治疗手足口病、狂犬病或甲流效果都不显著,主要是因为引发此类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是.四、填空题(34题第3小题2分,其余各空1分,共20分)35.人的体细胞中含的染色体的数目是对.36.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37.如图为生产上常用的营养生殖方法中的方法,其中①是.38.如图是人们常见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1)若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A在同一组的动物有(用代码表示)若根据生殖方式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A同在一组的是(用代码表示)(2)图中动物适于生活的环境不同,呼吸方式也有明显区别,如图中适于陆地生活C能用呼吸,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A用肺呼吸,但肺不发达,需要借助辅助呼吸.适于空中生活的E有与肺相连通的辅助呼吸.(3)从运动方式看,图中C和E都适与空中飞行,试写出它们的翅适于飞行的共同特点(至少答两点).39.依据下列材料,分析回答: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造成人类死亡最多的慢性传染病.由分枝杆菌(又称结核杆菌)导致.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1)结核杆菌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的区别是.从传染病角度,结核杆菌属于.从免疫学角度,结核杆菌是.(2)患者出现“咯血”症状,说明肺泡周围缠绕着丰富的.(3)在肺结核的化学治疗中,“早期”的目的是做到早发现、早治愈,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三个措施中的;“联合”用药是指在治疗过程中,需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生素,以避免单独使用一种抗生素导致结核杆菌在短期内对该药产生耐药性,致使治疗失败.从遗传学分析,之所以能够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是结核杆菌发生了,药物起了作用.(4)接种卡介苗后,之所以能够有效预防该病的原因是,在体内产生了一种能够抵抗结核杆菌的特殊物质,在免疫学上被称为,这种免疫类型属于免疫.五、综合题(每空1分,37题第二小题2分,共11分)40.如图是鸟卵的结构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结构中,[4] 将发育成小鸟.(2)为鸟的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是[ ] 和[8](3)标号[ ]是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41.下图是蝗虫的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蝗虫的一生要经过[①] [②] 和[③] 三个时期,其发育的过程叫做.(2)果蝇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的发育过程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六、探究题(1、2、3题各1分,第4题3分,共6分)42.某课外生物科技小组做了如下实验:①取6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②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6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6块马铃薯分别埋进6个小花盆的沙土中5cm深.③把6个花盆按照下表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花盆编培养条件号1号室温(20°C),光照充足,适量浇水2号室温(20°C),黑暗中,适量浇水3号室温(0°C),光照充足,适量浇水4号室温(20°C),光照较暗,适量浇水5号室温(20°C),光照较暗,大量浇水,将盆底的排水孔堵死6号室温(20°C),光照较暗,不浇水(1)该小组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其中1,3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2)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3)5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死亡的原因是.(4)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存在缺陷?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有关生物个体发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物个体发育是受精卵经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到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B.高等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C.螳螂的发育过程是一种不完全变态D.个体发育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并发育成具有繁殖能力的新个体的过程【考点】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生物个体发育的相关内容,思考解答.【解答】解:A、B、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生物体.即生命起始于受精卵,高等动物、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不符合题意.C、螳螂的发育经过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不符合题意.D、生物的个体发育是指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的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该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胚的发育和胚后发育,符合题意.故选:D2.正常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可以表示为()A.22+X B.22+YY C.22+XX D.22十XY【考点】人的性别遗传;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解答】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 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故选:A.3.果农为了使一株桃树上能结出“水蜜桃”“毛桃”“油桃”等不同品种的桃,你建议他应该采用的繁殖方式为()A.分根B.扦插C.压条D.嫁接【考点】植物的扦插或嫁接.【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据此作答.【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要使同一株桃树上结出不同品种的桃,可采用的繁殖方法是嫁接,可以用不同品种的桃树的枝或芽做接穗,嫁接到一棵桃树上即可.可见D正确.故选:D.4.下列结构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细胞核②基因③染色体④DNA ⑤细胞.A.①②③④⑤B.⑤①③②④C.⑤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⑤【考点】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基因位于DNA上,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解答】解: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N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因此,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是:⑤细胞;①细胞核;③染色体;④DNA;②基因.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5.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的本质区别是()A.能否有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B.能否进行有丝分裂C.能否形成生殖细胞D.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及结合【考点】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分析】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如:玉米种子繁殖等.人工授粉之后能完成受精,有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过程,是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嫁接、扦插、压条都是植物无性生殖的一种方式.【解答】解:由分析知道: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所以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故选:D6.对蝗虫发育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要经过五次蜕皮后,身体才逐渐长大B.从受精卵开始发育C.跳蝻只能跳跃,不能飞行D.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时期【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分析】(1)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蝗虫的幼虫(跳蝻)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成度不同.(2)蝗虫的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身体的长大而长大,所以会出现蜕皮现象,每蜕一次皮,蝗虫就增加一龄,一生中共蜕5次皮,变成成虫.【解答】解:A、蝗虫幼虫要经过五次蜕皮后,身体才逐渐长大,A 正确;B、蝗虫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发育的,B正确;C、跳蝻翅膀不发达,只能跳跃,不能飞行,C正确;D、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时期的是完全变态发育,D不正确.故选:D.7.下列哪一项能正确表示正常女性体细胞及卵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A.44+XX和22+X B.46+XX和23+X C.44+XX和X D.46+XX 和X【考点】人的性别遗传.【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解答】解:人的性别遗传图解如图: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44条+XX(22对+XX),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X.因此能正确表示正常女性体细胞及卵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的是44+XX和22+X.故选:A.8.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A.达尔文B.袁隆平C.孟德尔D.巴士德【考点】生物学史.【分析】袁隆平培育出来了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分析解答.【解答】解:A、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A错误.B、袁隆平,北京人,汉族,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在育种中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是著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B正确.C、孟德尔,1822年7月20日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C错误.D、路易斯•巴斯德(公元1822﹣1895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被后人誉为“微生物学之父”,D错误.故选:B9.生物圈的生物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是()A.一般生物的寿命都很长B.生物对环境都比较适应C.因生物的生殖而延续D.生物的个体可以延绵不断【考点】生物的特征.【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时可以从生物的特征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因此不会由于个体的消亡而导致物种的灭绝.使生物物种能保持不断的延续.故选:C10.民俗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说明了生物的()A.生长现象B.适应现象C.遗传现象D.变异现象【考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的特征.【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叫变异.【解答】解:遗传现象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现象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生长现象是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即生物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体积增大的过程;适应现象是指生物与环境相适应,每种生物都是与其生存的环境相适应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体现了生物亲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故选C.11.人的体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性细胞、白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分别是()条.A.46、23、16、23、46 B.46、0、46、23、23C.46、0、0、23、46 D.46、0、23、23、23【考点】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分析】此题考查对血细胞的概念和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的认识.【解答】解:人体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是46条;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没有染色体,染色体数是0条,(未成熟的红细胞有46条染色体);血小板没有细胞核的,所以它的染色体数是0条;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性细胞(生殖细胞)染色体数是23条;白细胞有细胞核,它的染色体数是46条.故选:C12.正常情况下女性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A.22+X B.X C.44+XX D.44+X【考点】人的性别遗传.【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且与人的性别无关,被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解答】解:该人的性别遗传图解如图所示:从图解看出正常情况下女性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2+X.故选:A.13.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A.有无生殖细胞的形成B.是否由单一体形成C.是否能产生后代D.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与结合【考点】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等.【解答】解: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与结合.故选:D14.柿树、苹果、梨、桃等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嫁接时,要使接穗和砧木的什么结构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确保接穗成活()A.树皮B.形成层C.木质部D.韧皮部【考点】植物的扦插或嫁接.【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确保接穗成活.【解答】解:A、嫁接时,接穗和砧木的树皮紧密结合在一起,不能确保接穗成活,A错误.B、形成层属于分生组织,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接穗才能成活,B正确.C、嫁接时,接穗和砧木的木质部紧密结合在一起,不能确保接穗成活,C错误.D、嫁接时,接穗和砧木的韧皮部紧密结合在一起,不能确保接穗成活,D错误.故选:B15.下列关于制作甜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制作甜酒的工具及整个操作过程都要保持清洁,切忌油腻B.酒曲与糯米混合时要按一定比例,并且要搅拌均匀C.制作甜酒的过程中,要尽量少打开容器D.把盛放甜酒的容器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防止其他杂菌进入【考点】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分析】制作甜酒时要用到酒曲,酒曲中含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及一些酶,据此作答.【解答】解:A、制作甜酒的工具要保持清洁,能去掉污物、杂菌,防治杂菌的干扰,故A正确.B、酒曲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均匀地与糯米搅拌,这样能使酵母菌充分发酵分解糯米,B正确C、在制作甜酒的过程中,装置要始终保持密封,不能随便打开,以防止其它杂菌的进入,使得甜酒出现酸味等.故C正确.D、酵母菌的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发酵过程要把容器放温暖的地方.故D错误.故选:D16.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复旦大学遗传所合作,把人体某种基因转移到羊的细胞中,使羊的乳汁中含有能治疗血友病的珍贵药物.这种做法利用了()A.乳房生物反应器B.仿生学C.克隆技术D.器官移植【考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分析】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解答】解:生物反应器: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即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如牛、羊)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和分泌出人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把人体细胞中的基因转移到羊的细胞中,使这只羊的乳汁中含有能治疗血友病的珍贵药物,这是利用了“乳房生物反应器“.故选:A17.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分泌物杀灭体表的病菌B.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细菌C.泪液中的溶菌酶溶解角膜的细菌D.注射甲流疫苗,预防甲流【考点】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分析】本题考查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分,主要从二者的概念来解答.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解答】解: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白细胞),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