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期中质量检测1

期中质量检测1

高一地理期中错题重组卷
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 柴达木盆地
B. 黄土高原
C. 山东半岛
D. 东南丘陵
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
A. 提升地表温度
B. 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 误伤途经飞鸟
D. 提高作物产量
读“联合古陆示意图”,回答15-17题。

3.联合古陆形成的时期
A. 全球出现数次能暖交替
B. 是重要的成矿时期
C. 生物由海洋发展到陆地
D. 裸子植物空前繁盛
浙江省山地丘陵广布,适宜茶树的生长,但春季易受霜冻天气影响。

为此,当地茶园引进了“防霜冻风扇”(如左下图)。

当夜晚温度降到4 ℃时,风扇会自动打开,从而减轻霜冻对茶树的伤害。

右下图示意茶园某时气温垂直分布。

完成下列题。

4.“防霜冻风扇”最适宜的安装高度为( )
A. 9~10米
B. 7~8米
C. 6~7米
D. 4米以下
5.关于风扇的作用原理,正确的是( )
①风扇可以把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
②风扇吹出的热风可以使茶树免受霜冻影响
③风扇的转动可以增强近地面空气对流运动程度
④风扇转动可带动空气流动,阻止上层冷空气下压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①④
读北半球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等压面变化状况示意图,完成下列题。

6.图中气压最低的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下面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与甲乙间大气运动状态相符的是( )
A. B.
C. D.
下图为某城区及其附近地区大气的水平运动俯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8.形成该大气运动系统的主要原因是( )
A. 温室效应
B. 海陆热力差异
C. 地势起伏
D. 城市热岛效应
9.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布局钢铁厂的是( )
A. 甲
B. 乙
C. 丁
D. 丙
10.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主要原因是太阳的( )
A. 质量重
B. 体积大
C. 位置适中
D. 组成特殊
由于建筑密度增加,城市内空气流动十分困难,因此加强对城市通风廊道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如图示意城市通风系统。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城市通风廊道的主要作用是( )
A.加快城郊热力环流B.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C.减少风沙天气频率D.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12.城市通风廊道应( )
A.远离主要道路B.降低建筑密度
C.限制汽车通行D.靠近下风地带
下图示意北京市不同季节热岛强度逐时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题。

13.北京市热岛强度的逐时变化表明( )
A. 5时~8时,市区均温最高
B. 12时之后,城市热岛强度持续加强
C. 15时~22时,市区升温显著
D. 22时~次日7时,城市热岛环流最强
14.影响北京市热岛强度季节变化的原因有( )
A. 春季丰富的降水降低了城市热岛强度
B. 冬季低温,人为释放热造成热岛强度最强
C. 秋季多大风,城市热岛强度较小
D. 夏季太阳辐射较强,城市热岛强度的日变化最大
右图为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等温面、实线为等压面)。

完成下面各题。

15.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则其成因和空气垂直运
动正确的是( )
A. 动力上升
B. 动力辐散
C.热力上升
D. 热力辐散
16.易形成这种大气物理状况的是( )
A. 夏季白天的内陆湖面
B. 冬季晴朗夜晚的谷底
C. 冬季暖流流经的海面
D. 夏季晴朗白天的郊区
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单位:hPa),完成下列小题。

17.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
A.O→P→M→N→O
A.M→N→P→O→M
C. P→O→M→N→P
D. N→M→O→P→N
18.下面图中正确表示N地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
的是( )
A. B. C. D.
读下图,完成第19-21题。

19.甲、乙、丙、丁四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0.若该地气温状况由甲逐渐演变到丁,则造成此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台风过境②晴朗无云的夜晚③冷空气南下④太阳风的影响⑤太阳黑子影响⑥连续阴雨
A.①④
B.③⑥
C.②③
D.⑤⑥
21.下列哪种地形易造成该地气温由甲到丁的演变?()
A.山地
B.谷地
C.平原
D.丘陵
“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

”结合谚语,完成22题。

22.该谚语体现了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
A.光热资源
B.生活能源
C.生产能源
D.水和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读山东省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完成第23题。

23.造成甲、乙两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拔
C.天气状况
D.地表植被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24-25题。

24.图中()
A.①为岩石圈
B.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C.③为地壳
D.古登堡面以上为地幔
25.图中①②③所属关系可以表示为下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某学生外出时拍到的照片。

据此完成第26题。

26.图中瀑布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水圈的构成要素中,只有地表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
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表层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

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热能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热能也有2亿千瓦。

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

据此完成第27题。

27.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地球内部
2019年3月28日,墨西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再次喷发,浓烟滚滚,景象壮观。

这座火山又被称为“烈焰山”,是墨西哥境内最活跃的火山。

据此完成第28题。

28.喷发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读图,完成第29-31题。

29.图示中的植物是()
A.珊瑚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30.关于图示时代地壳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非洲大陆抬升
B.我国东北、华南抬升
C.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抬升
D.喜马拉雅山形成
31.第一次生物大灭绝时期是()
A.太古宙
B.元古宙
C.中生代
D.古生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