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重金属伤害及其抗性机理
影响也与它们对线粒体的伤害有关。玉米线粒体是对重金属较敏感 的细胞器。较低浓度的Pb、Cd处理时,线粒体内嵴减少或消失,在 Cd 50mgkg-1、Pb 1000mgkg-1条件下,线粒体肿胀成巨大型线粒体, 内腔空泡,有的线粒体溃解。因此,高浓度Cd、Pb对玉米线粒体的 伤害是不可逆转的,将造成呼吸作用降低,植物细胞死亡(彭鸣等 1991)。
细胞内积累的重金属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植物本身的生理生化活 动,干扰细胞的正常代谢,对植物产生直接的伤害作用,因此是十 分复杂的过程,其中何为关键因素,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2. 1. 2 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的间接伤害
土壤是植物的天然培养基,又是植物体内 重金属的主要来源。 因此,研究重金属对土 壤环境的影响,对治理重金属污染,生产绿色 食品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重金属对植物的伤害及 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机理
本次课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重金属的危害抗性研究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重金属对植物伤害效应及伤害机理
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的伤害效应
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的伤害机理
第三部分:植物对重金属抗性和抗性机理
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
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机理
一、重金属的危害抗性研究的重要性
因此,根系的重金属危害也是植物营养胁迫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重金 属影响下,植物体内营养元素失调,相应地代谢活动不能正常进行,致使 植物的生长发育间接的受到影响。
2. 1. 3 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当外界重金属浓度超过植物的生长极限值
时,植物质膜透性、各种生理生化过程、生长 环境和营养状况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最后使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在重金属胁迫下,植物叶片细胞质膜的组成和完整性遭大量外渗,外界有 毒物质进入细胞,结果导致植物体内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失调。
2. 1. 1. 1
水分代谢
砷As对作物的毒害,在于阻碍作物中水分输送,从 根部向地上部分的水分供给受到抑制;铬Cr可引起永久性 的质壁分离并使植物组织失水;Lamoreaux等(1977)报 道镉Cd可引起禾苗缺水并分析了使其缺水的原因;重金属 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在低浓度毒物的刺激 下,细胞膨胀,气孔阻力减小,蒸腾加速。当污染浓度超 过一定值后,气孔阻力增加或气孔关闭,蒸腾强度降低。 王焕校(1990)认为蒸腾下降可能与重金属诱导的植 物体内ABA(脱落酸) 浓度增加有关。 重金属对植物水分代谢的影响了解较少,具体机理尚 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2. 1. 1. 3
呼吸作用
重金属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十分显著。杨树华等(1986)报 道水稻种子萌发时的呼吸强度随Pb 浓度增加而降低,呈显著负相关 但Pb 对水稻呼吸作用的抑制可随着萌发天数的增加而下降。这种现 象的出现,可能与种子对不良环境的适应和本身的代谢调节有关。
线粒体是植物体内呼吸作用的场所,所以重金属对呼吸作用的
2. 1. 2 .1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的影响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累,能全部或部分抑制许多生化反应,改 变反应方向和速度,从而破坏土壤中原有有机物或无机物所固有的 化学平衡和转化。 研究表明,进入土壤中的重金属能使土壤酶活性降低。和文详 等(2000)发现污灌土样中脲酶、蛋白酶、蔗糖酶、淀粉酶、多酚 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均明显低于清灌土样中这 7 种酶的活性。谢思琴等(1987)在水稻分蘖期,土壤中蛋白酶、 蔗糖酶、淀粉酶等的活性与红壤性水稻土中污染Pb 浓度呈负相关, 但酶活性与土壤添加Pb 浓度之间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直线关系,在浓 度不同时,有一定的升降过程,表明了这种影响的复杂性。 重金属污染能使土壤微生物体系发生显著变化。研究表明,Cd 污染能减少土壤微生物群体,降低呼吸速率;As 污染对固氮菌、解 磷菌及纤维分解菌均有抑制作用;发光菌对毒性显示负效应。 所以 土壤微生物在重金属污染影响下,已失去了原来特有的生态状况, 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受害现象。
孙赛初等(1985)研究发现,凤眼莲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随着
Cd 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他们认为,可能是由于叶内不溶性糖降解及 光合产物运输受阻所引起的。另外,糖代谢的紊乱也可能与葡萄糖
酶,蔗糖酶等的活性变化有关。
2. 1. 1. 5
氮素代谢
植物生长在重金属污染的环境中,氮素的吸收和同化受抑制, 蛋白质代谢失调,结果导致植物体内氨基酸水平发生明显的改变, 有的增加,有的减少,有的受影响很小。 张云荪等(1986)指出生长在Cd污染环境中的蚕豆,其种子 中的谷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对Cd 的积累最敏感,其 含量从种子中一开始积累Cd 就受到抑制;然而,甲硫氨酸、苯 丙氨酸等含量的变化似乎与种子中Cd 的积累量没有显著关系。 其中,脯氨酸的变化很特别,随Cd 的积累,先明显增加,然后 又逐渐减少。在重金属污染下,脯氨酸含量的这种变化可能具有 某种生理意义。 脯氨酸又通常被看作是植物体内的氨基酸库,因此,把脯氨 酸含量变化作为植物体内氨基酸代谢是否受重金属影响的指标是 值得考虑的。
实例一 60 年代,日本发生的 第二公害病—骨痛病,便是由于 食用被镉废水污染的土壤生产的 “镉米”所致。 实例二 贵州某地农村炼锌, 竟将三百多公里的地带毁损得寸 草不生。 由此看出,作为食物链中 的初级生产者的植物,过量的重 金属在它们的根、茎、叶以及果 实中大量积累,不仅严重地影响 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可经食 物链危及动物和人类等。正因为 如此,植物重金属伤害及抗性机 理的研究非常重要。
2. 1. 1 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的直接伤害
植物生长在重金属污染的环境中,由于质膜是有机体与外 界环境的界面,所以植物细胞质膜首先接触到重金属,相应地 重金属首先并直接地影响到细胞质膜。重金属浓度越高,胁迫 时间越长,对植物细胞质膜的选择透性、组成、结构和生理生 化等的伤害就越大。 孔祥生等(1999)利用不同浓度的Cd 处理玉米幼苗,其叶片 电导度和MDA (丙二醛)含量随Cd 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证明
2. 1. 2 .2 营养胁迫伤害
重金属进入土壤后除了本身有可能产生毒性外,还可以通过拮抗或 协同作用,造成植物体中元素失调。短期实验表明,在含Pb 营养液中,豌 豆苗对Zn、Mn、Fe 的吸收明显地受到抑制,并且不同铅化合物对植物吸 收的影响不同,同时也与植物的部分有关。Cu 和其它微量元素之间也存 在交互作用,Cu 的存在可以降低大豆幼苗对Cd和Ni 的吸收,高浓度Cr 的 存在可以降低玉米和黑麦的吸Cu量(Koeppe 1981)。
2. 1. 3 .1 种子萌发
重金属可以抑制植物种子萌发。张义贤(1997)研究了六
种重金属离子对大麦种子的毒害效应。结果表明,不同重金
属均能抑制种子萌发,并且浓度越大,作用时间越长,抑制 效应越强。有人还发现重金属可以明显抑制种子内醇脱氢酶、 蛋白酶、淀粉酶和酸性磷酸酯酶的活性。 上述实验证明在重金属胁迫下,植物种子萌发受到抑制
由于重金属可以影响DNA 和RNA 的含量,而DNA 和 RNA通过转录和翻译与蛋白质合成有关,因此,还可以利用重 金属抑制DNA 和RNA 的合成去解释重金属抑制蛋白质的合 成。
2. 1. 1. 7 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也参与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的反应。锌Zn 能使吲 哚乙酸合成受到抑制,刺激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加速吲哚 乙酸的分解,从而使生长素含量急剧下降。Coombes(1976) 研究了过量铜对大麦根中IAA-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发现幼苗和 成年植株中酶对铜的敏感性不一样。幼苗在所有铜水平下, IAA-氧化酶活性受到激发,但对生长了三周的植物而言,在高 铜水平下暴露1-4 天后,IAA-氧化酶活性慢慢降低,并认为 IAA-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可能是植物铜害的机制之一。 小结
重金属可危害植物根系,造成根系生理代谢失调,生长受到抑制,反 过来受害根系的吸收能力可能减弱,导致植物体营养亏缺。研究表明, Cd 对根系透根电位和根系H+分泌存在抑制作用,并能使质子泵受抑60%, 而根系质子的原初分泌为细胞质膜上的ATP 酶所催化,是阴阳离子透过 质膜的次级运转的动力来源,因而Cd 等重金属还可通过影响根系对阴阳 离子的吸收平衡来影响根系代谢(Kennedy 等 1987,Haynes 1990)。
2. 1. 3 .3 植物发育
重金属对植物发育也具有明显的影响。As 能
使四季豆的生殖生长停止,不开花,不结实;Cu
处理后,水稻的有效穗数减少;受Pb 影响后,水
稻的成熟期推迟,空秕率增加,从而使产量大幅度
2. 1. 1. 4
碳水化合物代谢
一般认为,重金属污染时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杨居 荣等(1995)报道Cd 污染可使几种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而 周建华等(1999)的实验发现,高浓度Cd、Cr处理可使水稻幼苗叶 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降低;低浓度则对它们稍有促进作用,因此 认为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变化可能与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有关,即低浓 度重金属能增加植物的可溶性糖含量,在高浓度条件下,可溶性糖 含量则降低。
的原因之一与抑制酶活性有关。重金属胁迫抑制淀粉酶、蛋
白酶活性,即会抑制种子内储藏淀粉和蛋白质的分解,从而 影响种子萌发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致使种子萌发受到抑制。
2. 1. 3 .2
营养性生长
重金属对植物效应的表观现象之一是阻止生长。生长在重 金属污染环境中的植物,敏感性类型很容易受害,体内生理生 化过程紊乱,光合作用降低,吸收受到抑制,导致供给植物生 长的物质和能量减少,相应地生长受到抑制;即使能完成生活 史的耐性较强的品种,为了保持细胞正常功能,适应逆境,必 然要消耗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有效能量。 当环境中重金属超过一定浓度后,就会影响植物生长。杨 树华等(1986)用Pb 溶液灌溉水稻和小麦,发现低浓度的Pb 就能产生毒害效应,表现为叶片变黄,整个植株生长受抑制, 以致最后枯死;大豆幼苗在50mgL- 1CdCl2 胁迫下,株高、叶 片数、叶面积、根系长度、侧根数目、根体积等形态指标均明 显低于对照植株,长势趋劣(周青等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