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课快乐的校园

第三课快乐的校园

第三课:《快乐的校园》共四课时第一课时总课时(13)一、教学内容:表演:歌曲《哦,十分钟》二、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哦,十分钟》,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表现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自由欢乐的心情。

2、在教育部“减负”的指示下,同学们会更生动活泼地学习、生活。

三、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表现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自由欢乐的心情。

四、教学用具:钢琴、教学光盘。

五、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愉快的梦》,要求学生用学生用轻柔的声音深情地表现这一特定的情景。

2、说理导入:上课时间40分钟非常宝贵,要集中注意力学习,下课10分钟也同样非常宝贵,因为只要休息、放松好,才能使下一节课精神更集中,这就是学习、休息两不误,你听听他们的10分钟在玩什么?3、聆听范唱。

4、师生讨论这首歌曲的内容和情绪。

5、学习曲调。

(1)、先学习前8小节。

设问:这8小节中有哪两小节是一样的?重复出现了几次?这两小节你能唱一唱吗?剩下的两小节就四个音,我相信你能看着谱唱好。

(2)、讲解2/4拍号及指挥图式。

(3)、学习第二句的8小节。

先听教师弹一遍琴,然后用指挥图式自学。

(4)、把这16小节连起来唱一唱,边唱边划指挥图式。

(5)、再下面的8小节,请跟着老师的手势把它唱出来。

(6)、最后一句6小节跟着老师学唱。

6、用“啦”把全曲哼唱一遍,要唱得轻松愉快。

7、跟着音乐完整地演唱歌曲。

8、练一下两小节的固定节奏型伴奏。

9、在伴奏的烘托下,欢快地歌唱,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10、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表达出课间十分钟的欢乐,并能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锻炼了学生的节奏感。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做到寓教于乐。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乐于参与音乐活动,能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目标。

同时感到学生的演唱的表现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

第二课时总课时(14)一、教学内容:表演:歌曲《大家来唱》(意大利威尼斯民歌)二、教学目标:1、复习演唱歌曲《哦,十分钟》,要求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表达出课间十分钟的欢乐。

2、学唱表演《大家来唱》,进一步感受学生们快乐的课余生活。

三、教学重点、难点:二声部合成。

四、教学用具:钢琴、教学光盘。

五、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哦,十分钟》,要求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表达出课间十分钟的欢乐。

2、学唱表演《大家来唱》。

(1)、启知识导入:刚刚我们学会了二拍子的拍号、强弱规律及指挥图式。

歌曲除了二拍子外,三拍子也非常多,下面一首歌是几拍子?你听!(2)、聆听范唱,教师边范唱边打三拍子的图式。

(3)、这首歌就是2/4拍。

再听一次。

模仿我的动作,一起跟音乐做三拍子指挥动作。

(4)、学曲调:先学唱第一声部。

用三拍子指挥图式边划动作边看谱唱。

要求:放慢速度。

分成两个8小节,两次学唱。

a、先学唱前8小节。

注意“1-1”的跳跃要唱准,先想好音高再唱。

b、再学唱后8小节。

(5)、学唱第二声部曲调,也分成两个8小节,两次学唱。

(6)、二声部合成。

a、先唱好两个声部每句的第一个音。

b、一句一句合成,唱好一句巩固一句。

要求:集中注意,自己唱一个声部,耳朵听到另一声部。

使自己的声音融合在集体声音中间。

做好一句及时表扬。

让学生体会到二声部声音和谐带来的悦耳快感。

(7)、再曲调、二声部都非常有把握的基础上,再进行下一步:填上歌词。

不然的话宁可唱第一声部的歌词,千万不可为了完成二声部合唱而破坏了音乐的美感。

一定要加强平时训练,水到渠成。

(8)、加打击乐伴奏。

(9)、要非常注意歌唱的流畅性与乐感来表达孩子们快乐的课间生活。

3、小结:引导学生自己评价本节课的收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能够用欢快的情绪,甜美的歌声,准确地演唱歌曲;积极创编伴奏,激发了学生的创编热情。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乐于参与音乐活动,能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目标。

同时感到学生的演唱的表现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

第三课时总课时(15)一、教学内容:聆听:《乒乓变奏曲》(钢琴变奏曲。

王志刚曲)编创与活动:1、拍号与指挥图式(2/4、3/4)2、为图配节奏二、教学目标:1、聆听《乒乓变奏曲》,进一步感受学生们快乐的课余生活。

2、在实践中初步掌握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知识三、教学重点、难点:1、进一步体感受学生们快乐的课余生活。

2、在实践中初步掌握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知识。

四、教学用具:钢琴、教学光盘。

五、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哦,十分钟》,要求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表达出课间十分钟的欢乐。

2、复习演唱表演《大家来唱》,要非常注意歌唱的流畅性与乐感来表达孩子们快乐的课间生活。

3、聆听《乒乓变奏曲》。

(1)、初听变奏曲主题曲调。

设问:你听这段音乐像什么在跳动?(2)、复听主题曲调。

要求: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唱一次,跟着录音的音乐唱一次。

(3)、初听全曲。

设问:你能听出这一主题的不断变化吗?你能说出这一主题(包含变化的主题)在全曲中共出现几次?(4)、师生讨论。

(5)、复听全曲。

设问: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他们在课余打乒乓球比赛的精彩场面吗?如果你愿意,下课后也去试一试。

4、音乐知识:拍号(1)、2/4、3/4拍号的音乐知识教学结合歌曲教学进行。

即:2/4穿插在《哦,十分钟》中,3/4拍穿插在《大家来唱》中。

(2)、2/4、3/4拍号教学的重点是节拍感,即2/4拍的强弱,3/4拍的强、弱、弱。

这一节拍感在前三年的音乐实践中都已进行,现在是在理论上让学生掌握,使这一节拍感成为他们自觉的音乐实践活动。

(3)、这种拍号的节拍感宜通过学习指挥图试、表演活动等对比,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和巩固。

5、小结:引导学生自己评价本节课的收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通过欣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在教育部“减负”的指示下,同学们会更生动活泼地学习、生活。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对音乐课及音乐课编创活动兴趣较大,乐于参与音乐活动,能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目标。

同时感到学生不仅聆听能力很强,而且创编能力也有很大提高,大大的提高了他们的艺术修养和音乐素质。

第四课时总课时(16)一、教学内容:聆听:1、《陀螺》(管弦乐。

[法]比捷曲)2、《旋转木马》(电子琴独奏。

A沃谢恩曲)二、教学目标:1、复习歌曲《哦,十分钟》、表演《大家来唱》,要求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表达出课间十分钟的欢乐。

2、聆听《陀螺》、《旋转木马》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在教育部“减负”的指示下,同学们会更生动活泼地学习、生活。

三、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欣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在教育部“减负”的指示下,同学们会更生动活泼地学习、生活。

四、教学用具:钢琴、教学光盘。

五、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哦,十分钟》、表演《大家来唱》,要求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表达出课间十分钟的欢乐。

2、聆听《陀螺》(1)、解题:(因有一部分孩子未见过“陀螺”。

)设问:谁玩过陀螺或见到过陀螺?说说怎样玩法?解题:陀螺是一种玩具,请看教材中的插图:一个小孩执鞭子在打陀螺。

本曲就是作者在创作一组《儿童游戏》中的一首小品曲。

(2)、初听全曲。

设问: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陀螺在孩子们的抽打玩耍中飞快转动的情景吗?(3)、复听全曲。

要求边听边看教材中的两种谱-------简谱与图形谱。

了解快速的节奏与大跳音程而造成的欢快热烈的气氛。

3、聆听《旋转木马》:(1)、如果说孩子们玩陀螺是一种传统的游乐活动的话,那么玩电动木马就是现代的活动了。

(2)、初听全曲。

设问:你能从快速的节奏、高低起伏的曲调流动中想像到孩子们在电动木马上旋转的情景吗?。

(3)、复听全曲。

设问:你能听出乐曲的开始部分与最后一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吗?当最后一部分再现第一部分曲调时,请举手表示你已听出来了,好吗?(4)、再复听全曲,进一步感受到在教育部“减负”的指示下,同学们会更生动活泼地学习、生活。

4、小结:本节课,通过欣赏两首描绘孩子们快乐的课余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在教育部“减负”的指示下,会更生动活泼地学习、生活。

课下同学们之间讲讲自己的课余活动好吗?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对音乐课兴趣较大,乐于参与音乐活动,能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目标。

同时感到学生的聆听能力很强,大大的提高了他们的艺术修养和音乐素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