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郑易燊周梓杨概况:香格里拉酒店是一家以亚洲为基础、辐射全球的顶级豪华酒店集团。
总部设在香港的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是亚洲最大的豪华酒店集团,且被视为世界最佳酒店管理公司之一。
该集团目前在亚洲和中东地区的主要城市拥有52家豪华酒店和度假酒店,并不断在欧洲和北美地区开发新的酒店。
起源于马来西亚的郭氏集团是由郭鹤年先生创建的一家大型综合企业集团,拥有香格里拉亚洲有限公司的大部分股权。
郭氏集团的经营涉及多个领域并延及亚洲许多国家。
除酒店外,集团还经营商贸、地产、饮料、物流、报业及种植业。
1971 年,他与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合资建成了新加坡第一家豪华大酒店--香格里拉大酒店,并开始在亚太地区扩张,打造香格里拉酒店品牌。
酒店管理集团拥有两个品牌:香格里拉和商贸饭店。
香格里拉品牌主要为五星级豪华的城市和度假酒店。
多数城市酒店的客房量都超过500间,而度假酒店的规模则相对略小。
1989年设立的商贸饭店为四星级的品牌,价格定位适中。
发展历史:“香格里拉”它所寓意的恬静、祥和、殷勤的服务,完美地诠释了闻名遐尔的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的精髓。
从1971年新加坡第一间香格里拉酒店开始,便不断向国际迈进;以香港为大本营,今日香格里拉已是亚洲区最大的豪华酒店集团,且被视为为世界最佳的酒店管理集团之一,在无数公众和业内的投选中,均获得一致的美誉。
多年以来,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扩展迅速,在亚洲主要城市及广受欢迎的度假胜地都建有豪华酒店和度假村。
格里拉自1984年于杭州开设其首家在中国境内的饭店之日起,即已决定了在中国大展鸿图的战略方针,并迅速地实施其发展计划。
时至今日,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共有55家饭店,客房总量超过28000间,在中国即已拥有24家饭店,客房量将近10800间,为日益增长的国内外旅行者提供服务。
集团相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北京成功地申办2008年奥运会,将为香格里拉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无限的商机。
作为较早进入内地的酒店管理集团,香格里拉从1984年在杭州开设第一家香格里拉饭店开始,就实行带资管理,也是当时唯一采用此方式的国际酒店管理集团。
香格里拉所到之处,都成为当地标志性酒店,在内地成功地打造了香格里拉品牌。
自2001年起,香格里拉开始“两条腿走路“,输出管理和带资管理齐头并进。
香格里拉在内地的大手笔与郭鹤年在内地投资是分不开的。
上世纪80年代初,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看中内地市场,开始全面布局。
1984年,在风景如画的西湖畔,杭州人耳熟能详的杭州饭店的招牌不见了,一家五星级酒店经过重新装修全新亮相,取而代之的名字是“杭州香格里拉”。
杭州饭店是于1956建成的老饭店,曾经是当年毛泽东主席到访杭州下榻的酒店。
这是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第一次试水内地,他们选择的合作伙伴是浙江省旅游局,即现在的浙江旅游集团公司。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拥有杭州香格里拉45%的股权,也正式开始了在内地带资管理。
在香格里拉的中国布局中,北京是第二站。
1987年北京香格里拉饭店落成,香格里拉集团占有49%股份,是当时京城最高、最豪华的五星级饭店。
1985年,郭鹤年在内地进行的首项投资就是与国家经贸委合作,斥资亿美元,兴建北京国际贸易中心。
国贸中心是包括酒店、写字楼、商场、高档国际公寓在内的综合建筑群,至今仍是北京CBD的代表性建筑,国贸饭店和中国大饭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1989年国贸饭店开业,1990年中国大饭店开业,香格里拉拥有两家酒店50%的股份。
1995年,郭氏旗下的嘉里集团看到CBD 地区符合国际标准的高档写字楼稀缺的状况,和北京北奥公司兴建了高级写字楼嘉里中心,其中包括嘉里饭店,香格里拉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至此,香格里拉在北京拥有了四家酒店。
组织架构:所谓酒店的组织结构,是指酒店为了达到经营目标,把必须做的各项业务活动进行分类和分层,形成职位结构,赋予各个职位恰当而明确的责任和权限,规定相互之间协调的关系,从而形成的一种人际结构。
通常,酒店企业的组织结构可分为直线制、直线职能制和事业部制三种基本类型。
国际酒店的组织模式较国内酒店组织复杂的多,尤其体现在规模、所有权、管理和从属关系上。
酒店组织的各种模式界限模糊而且互相混合,归纳起来大致有单体酒店、品牌酒店(国外称为饭店联号)、酒店管理公司、酒店集团、酒店联盟、战略联盟等几种形态。
香格里拉一直采用此模式资本、管理、品牌、营销较小紧密有不灵活统一特许经营型通过特许经营协议与联号总部联结目前为主流模式。
前行政总裁Hayden过去常常说,香格里拉是“通心粉”式的组织结构。
即是说该公司没有等级结构,汇报渠道在整个组织内纵横交错,如同通心粉一样。
公司的目标是既要使组织规模足够大,以保持影响力;又要足够小,以保持灵活性。
香格里拉有着松散的、灵活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组织结构形式,同时具备低复杂性、低正规化、分权化等特点。
全球生产网络的成因:关于全球生产网络的成因, 已有许多国内外学者对此做出了积极的研究。
WIR( 2003) 指出全球生产网络的产生是源于各国贸易政策的改善、刺激外国投资以及技术进步。
也有学者认为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所推动的( 苏桂富、刘德学、陶小惠, 2005) 。
Jones Kierzkonski( 2001) 将原因归结为世界范围内生产者服务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技术创新所引起的联结各个生产模块的服务链成本的下降。
另外, Van de Gever( 1997) 提出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是全球生产网络的主要成因。
目前关于全球生产网络形成原因的研究大多是单一层面的, 从政策、产业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分析的并不多见。
全球生产网络作为一种复杂的生产组织方式弥补和充实了除市场与企业这两个极端的协调方式之外的大量中间产品的交易和中间状态的交易组织。
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最为简单和有效的一种模式, 市场上各个经济行为主体通过货币买卖各种商品和服务, 其运行的核心机制就是价格机制。
企业制运行的核心就是管理控制。
生产网络方式与其它两种方式相比呈现出以下特点:(一) 生产网络方式的主体关系。
从各个主体关系看, 生产网络中的领导厂商与其他厂商( 合作伙伴) 之间不是上下等级关系, 它是以互补性分工为基础, 以互惠互利为原则, 通过相互依存的关系往来以一定正式的规则(契约) 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生产组织治理模式。
这种模式是一种稳定的双边交易契约, 能将不确定性降至最低。
(二) 实现资源共享的两种治理模式。
传统的治理结构安排以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为核心, 强调企业的内部治理, 而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企业则更注重外部治理、共同治理模式。
在全球生产网络中, 供应商作为领导厂商内部生产系统的延伸和领导厂商有着共同的利益基础,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资源共享, 从而实现共同决策和共同治理。
(三) 领导厂商成为生产网络的核心者。
在一个全球生产网络中总是存在着一个核心治理者即领导厂商, 它占据了生产网络上的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 抓住了整个生产网络, 成为生产网络的核心者。
领导厂商凭借自己拥有的特质资本, 处于优势地位, 吸附一些全球生产网络的其他合作伙伴。
(四) 领导厂商的治理模式呈多元化特征。
一个参与到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企业与其面对的不同关系的交易伙伴往往采取互不相同的治理模式。
从购买协议到组建战略联盟再到股权的合资等方式, 生产网络的联系程度逐渐加强, 领导厂商就要根据交易类型、交易环境变化确定合适的网络联系程度, 选择恰当的协作和治理方式。
战略:(一)多品牌扩张。
在香格里拉取得市场的成功后,利用其良好的市场荣誉和广泛的市场网络推出了四星级商务酒店品牌——商贸酒店,不仅抢占了商务旅游市场,而且形成了高、中档酒店品牌互补的品牌群,增强了集团的市场竞争力。
(二)横向一体化扩张。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以并购、控股、重组等方式实现其品牌的横向一体化扩张,实现了集团在短时间内的迅速发展壮大。
2000年以后香格里拉在国内开始了新一轮的酒店拓展规划,实施输出管理和带资管理齐头并进的策略。
从其未来发展的计划来看,通过管理合同建造的酒店的数量达计划开业酒店数量的一半。
(三)多元化发展的经营管理战略。
集团以酒店业为主,同时向其他相关联的行业扩张,例如餐饮、度假区、物业等,扩大了集团的业务范围,降低了经营投资风险,增强了集团的盈利能力以及影响力。
香格里拉集团注册了“香宫”、“夏宫”等餐饮品牌实施餐饮品牌化发展道路,以拓展餐饮市场。
(四)地域区域扩张。
在地域区域扩张方面,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一直致力于拓展亚太地区市场,主要选择亚太地区主要城市及受欢迎的度假胜地作为主要目标,目前集团经营或管理的47家酒店分布于亚太地区的重要城市。
在亚洲市场逐渐完善的基础上,集团开始了开拓欧美和美洲市场的试点,例如在伦敦、渥太华、澳大利亚、美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开始建设或管理酒店,标志着其进入全球化的扩张的阶段。
分阶段、有计划的市场拓展计划使得香格里拉酒店集团逐渐成长壮大,可以预见其在未来的市场业绩将更加辉煌。
全球化进程:从1971年新加坡第一间香格里拉酒店开始,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便不断向国际迈进;以香港为大本营,今日香格里拉已是亚洲区最大的豪华酒店集团,且被视为为世界最佳的酒店管理集团之一,在无数公众和业内的投选中,均获得一致的美誉。
多年以来,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扩展迅速,在亚洲主要城市及广受欢迎的度假胜地都建有豪华酒店和度假村。
格里拉自1984年于杭州开设其首家在中国境内的饭店之日起,即已决定了在中国大展鸿图的战略方针,并迅速地实施其发展计划。
时至今日,总部设在香港的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是全球知名酒店管理公司,目前拥有和管理超过90家香格里拉品牌的酒店,客房量已超过38,000间。
在亚洲市场逐渐完善的基础上,集团开始了开拓欧美和美洲市场的试点,例如在伦敦、渥太华、澳大利亚、美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开始建设或管理酒店,标志着其进入全球化的扩张的阶段。
1971年由Western 国际酒店负责管理的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开业;1979年郭氏酒店集团成立,负责管理旗下三家酒店: - 槟城香格里拉沙洋大酒店 - 马来西亚金沙度假酒店 - 斐济亚努卡岛香格里拉斐济度假酒店;1982年香格里拉国际酒店管理公司成立;1984年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转由香格里拉国际酒店管理公司管理;1984年香格里拉在中国大陆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酒店,即,杭州香格里拉大酒店;1986年在泰国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酒店,即,曼谷香格里拉大酒店;1989年在北京开设了首家商贸饭店;1991年香格里拉国际酒店管理公司负责旗下所有酒店的管理;1992年进入菲律宾市场,开设了马尼拉艾莎香格里拉大酒店;1993年香格里拉亚洲有限公司上市;1994年进入印度尼西亚市场,开设了雅加达香格里拉大酒店;1997年引入“金环会”顾客忠诚计划;1997年香格里拉亚洲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的物业酒店管理公司)收购了香格里拉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2003年进入澳大利亚市场,开设了悉尼香格里拉大酒店;2003年进入中东市场,开设了迪拜香格里拉大酒店;2004年在北京邻近地区开设了香格里拉酒店管理培训中心;2005年在曼谷香格里拉大酒店开设了首家“气”Spa馆;2005年进入印度市场,开设了新德里香格里拉大酒店;2009年进入北美市场,开设了温哥华香格里拉大酒店;2009年香格里拉在日本的首家酒店--东京香格里拉大酒店开业;2010年以“至善盛情,源自天性”为主题的香格里拉全球品牌推广活动拉开帷幕;2010年将“金环会奖励”引入“金环会顾客忠诚计划”;2010年进入欧洲市场,开设巴黎香格里拉大酒店;2011推出嘉里酒店品牌,开设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