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基础知识测试题班级:姓名:一、选择(36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姬(jī)鲰生(zōu)以飨士卒(xiǎng)按剑而跽(jì)B.樊哙(kuài)卮酒(zhī)瞋目视之(chēn)目眦尽裂(cì)C.玉玦(jué)参乘(shèng)切而啖之(dàn)不胜桮杓(beī)D.刀俎(zǔ) 彘肩(zhì) 戮力攻秦(lù) 从百余骑(jì)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
例: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桮”同“杯”)(1)距关,毋内诸侯(2)张良出,要项伯(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5)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6)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3.下列对活用情况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同上,像翅膀一样B.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沛公军霸上:军,同上驻扎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沛公欲王关中:王,同上D.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拔剑撞而破之形容词用作动词击碎、击破4.下列各句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秋毫不敢有所近。
⑤张良出,要项伯。
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A.①②⑤⑥B.②④⑥⑧C.①③⑤⑦D.①④⑤⑧5.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3分)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驻扎。
B.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发:打开。
C.终已不顾顾:顾得上。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之:到。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3分)①既东封郑②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③常以身翼蔽沛公④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⑤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⑥使使以闻大王⑦籍吏民,封府库⑧此其志不在小A. ①④⑤⑥⑦/②③/⑧B. ①⑥/③/④/⑤/②⑦/⑧C. ①⑥⑦/②④/③/⑤⑧D. ①④⑥/②③/⑤/⑦/⑧7. 下列各句句式相同的一组是()(3分)A.是寡人之过也燕王拜送于庭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急击勿失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若属皆且为所虏D.夫晋,何厌之有项王曰:“沛公安在?”8. 下列各句中通假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1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B.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
C.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D.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细”,细小的矛盾。
9.下列各句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妇女无所幸”中“幸”是指封建君主对妇妾的宠爱,与“故幸来告良”中的“幸”用法相同。
B.“秋毫不敢有所近”中“秋毫”为鸟兽在秋天初生的细毛,比喻细小的东西。
“近”为形容词作动词,“接触”“沾染”之意。
C.“窃为大王不取也”中“窃”为副词,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为”音wéi,动词,意为“认为”。
D.“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中“再拜”为拜两次,是古代隆重的礼节。
“足下”是对人的尊称。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美国金融市场的可怕现状,源于其自身完全自由无序的银行操作环境。
而这群聒噪的美国立法议员正是这一环境的始作俑者....。
C.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但投入大,突破小,让许多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望其项背....。
D.著名歌唱家刘欢为《甄嬛传》演唱的主题曲《凤凰于飞》,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感动不已。
1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巨龙”号潜海成功,对我国科研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对提升我国开发海洋、保护海洋、认识海洋的能力,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B.世界上独一无二、风格奇特的福建客家土楼民宅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历经百年风雨,至今仍巍然屹立,享有“东方古城堡”之美誉。
C.最新出台的医疗保险政策最大限度地关注了工薪阶层的就医问题,很好地完善了医疗保险制度和医保专用资金的使用效率。
D.正如远缘杂交可培育出品质更为优秀的后代一样,表现在隔行如隔山的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交流,往往能撞击出天才的思想火花。
12.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
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本文。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
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
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二、阅读《荆轲刺秦王》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9分)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13.与例句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2例句:又前而为歌A.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B.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C.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D.越国以鄙远14.选项中的“而”与例句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荆轲和而歌A.又前而为歌B.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C.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进D.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15.与“太子及其宾客知其事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孔子云:“何陋之有?”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三、阅读《鸿门宴》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17分)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17.下列句中的线字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A、沛公军霸上B、吾得兄事之C、籍吏民D、范增数目项王18.下列句中划线字与“撞而破之”中的“破”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沛公已骈,间至军中B、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C、常以身翼蔽之D、项伯杀人,臣活之19.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A、窃为大王不取也B、亚父者,范增也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D、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20.对文段中的四个人物及其言行,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良和范增分别是刘邦和项羽的谋士。
B、张良的话,明为道歉,实为指责项羽,项羽没听出他的意思。
C、项羽接受刘邦的礼物,这说明他非常注意外交礼节。
D、范增看出了刘邦是项羽最大的敌人,所以他把刘邦的礼物打破了。
21.翻译:①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2分)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分)③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5分)四、名句名篇默写(50分)2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革命者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是:,。
(2)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是:。
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
(3)戴望舒《雨巷》中诗人反复拿丁香来比喻姑娘的诗句是:,,,,3。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徐志摩《再别康桥》)(5)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现出的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徐志摩心之向往的境界,再别康桥中,“,”便抒发了这种情感。
(6)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
(徐志摩《再别康桥》)(7)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心酸和不满的话是:,,,。
(8)“易水诀别”中通过宾客的穿戴来表现出送行气氛的语句是:,。
(9)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是:,。
(10)通过音乐渲染慷慨悲壮氛围的句子是:。
(11)通过环境描写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句子是:,。
(12)表现宾客与荆轲临别时悲伤的句子是:。
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
(13)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
(13)《鸿门宴》中表达大丈夫应不拘小节意思的句子是:,。
(14)《鸿门宴》中比喻一个人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另有所指的句子是:,。
(15)《鸿门宴》中形容自己处于危险境地的句子是:,,?(16)形容秦王杀人如麻,有虎狼之心的句子是:,。
(17)鲁迅对《史记》的高度评价是:,。
(18)对“真的猛士”的评论是:。
,。
?(19)描写作则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
(20)作者对“沉默”的预言(选择复句),。
五、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13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唐•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12.对这首诗歌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首联说只有远离故乡外出做官之人,才对自然物候的变化特别敏感。
“偏”字用得特别工巧,形象地表现出新春来临时宦游人感慨时光流逝的心惊,与尾联“归思”相照应。
B. 颈联写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水上的绿萍,在晴朗的阳光下摇动着光泽。
“催”和“转”两个字非常有力地渲染出了春天的蓬勃生机与无尽活力。
C. 诗人触景生情,抒发了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
尾联是点睛之笔,诗人因宦游他乡,不能赏玩故园春景,辜负大好春光的“归思”之情跃然纸上。
D. 本诗结构细密,循着诗题,层层拓展:“新”字扣住“早”;中间两联具体4描写早春景象,“云霞”两句呼应“望”,“淑气”两句呼应“游”,尾联与“和”字照应,点明了诗人和同伴的伤春思归之情。
13.本诗的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六、现代文阅读(25分)发愤著书张大可司马迁受腐刑在天汉三年十二月,出狱大约在天汉四年二、三月。
这年司马迁四十九岁,出狱后被用为中书令。
中书令本由宦官充任,而司马迁因受腐刑得此官,他认为是人生极大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