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培训课件

2019年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培训课件


(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常规工作
3.贫困户家庭成员自然变更
自然增加
新生儿、嫁入、户籍迁入、 刑满释放、收养、失联人 口回归
自然减少
出嫁、死亡、判刑收监、 外出失联、出国定居、农 转非、户籍迁出、分散供 养转集中供养
(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常规工作
4.扶贫对象信息采集、更新和录入 包括新识别贫困户、新增贫困户家庭成员基础信息采集和录入;贫困户(含脱贫户) 基础信息更新;贫困户(含历年脱贫户)帮扶措施信息核实、采集和录入等。
建档立卡数据核准
通过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打印贫困户基础信息、帮扶信息等对照表,入户核实核准各 项数据(包括手机APP位置信息),进一步提高建档立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 性,确保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纸质档案、信息系统“三一致”。
建档立卡APP
动态管理时间安排
完成动员部署、 业务培训等前期 准备工作。
帮扶措施、脱贫措 施、巩固提升措施 之间的关系
(三)若干问题解释
4.关于数据分析 =2017年底贫困人口数-2018年底贫困人口数 =脱贫人口数+贫困户家庭成员自然减少贫困人口数-新识别贫困人口数-返贫人口数-贫 困户家庭成员自然增贫人口数
5.关于“三保障”和安全饮水问题数据
谢谢!
虑退出条件,重点关注“两不愁三保障”
实现情况,切实保证脱贫质量。
(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常规工作
2.新识别贫困户纳入和脱贫户返贫
严格执行现行扶贫标准,对因病、因灾或其他原因新致贫的困难群众,符合贫困户识 别标准的,按照农户申请、村民民主评议、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的程序,纳入建 档立卡管理,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贫困户脱贫后,因灾、因病、因产业失 败等原因重新陷入贫困且年内无法解决的,按程序作返贫标识。
2019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
2019年10月11日
目录
01.工作内容 02.时间安排 03.若干问题解释
(一)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常规工作
1.贫困户脱贫

一有

两不愁
标 准
三保障
贫困户脱贫退出,以户为单位实施,由村

两委组织民主评议后提出,经村两委和驻

村工作队核实,在村内公示无异议后,由
程 序
县级公告退出。贫困户脱贫退出要统筹考
11月11日 至30日
12月1日-10日,开展数据分析,查找问题; 12月11日-20日,根据分析发现的问题,组织开 展实地核实核查并进行问题整改,包括脱贫不实 的要回退,错误的信息要进行更改等等; 12月21日-31日,在系统中完成对问题数据的整 改工作。
(三)若干问题解释
1.关于农户收入计算 2.关于边缘户和脱贫户 3.关于帮扶措施核实和采集
脱贫监测户

脱贫监测户是以已脱贫户为对象,按照“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

元且有致贫风险”的标准,综合考虑因大病、因学、因灾、因残、
标 准
因突发事件、因产业失败、因就业不稳等风险因素确定。
重点考虑以下四类群体:1.家庭有大病、重残人员等不稳定的脱贫户; 2.因产业失败、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原因导致家庭收入下降的脱贫户; 3.整户无劳动力的脱贫户; 4.有其他返贫风险的脱贫户。
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摸底

以县为单位,每个县纳入监测范围的“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这两

类人口的总量,原则上控制在该县2014年初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总规模
控 制
的10%—20%。
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摸底
1.实事求是
工 作
2.严格标准
工 作

3.是简化程序



4.公平公正
5.平稳有序
结合“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排查、脱贫人口“回头看”等工 作和日常掌握的情况,由村两委 和驻村工作队召开会议,共同研 究提出名单,办事处审核,特区 综合研核,书面申请开通全国扶贫开 发信息系统相关权限。
10月28日前
系统录入 12月31日前
10月10日前
11月7日前
组织开展进村入户采集信息,规范完成贫困 户脱贫退出、新识别和返贫纳入,以及贫困 村退出的各项程序;完成扶贫对象各类信息 采集和更新;完成贫困户历年帮扶措施采集; 完成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摸底及相关信息采 集。
(一)“两摸底、一核准”
“两摸底”:对对“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进行摸底 “一核准”:对建档立卡数据进行核准
边缘户

1.非建档立卡贫困户

2. 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
标 准
3.有致贫风险
综合考虑因大病、因学、因灾、因残、因突发事件、因产业失败、
因就业不稳等风险因素确定。
重点考虑以下四类群体:1.“三保障”及安全饮水不稳定的农户; 2.因病、因学等造成家庭负担重,生活困难的农户; 3.因产业失败、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原因,导致家庭收入下降的农户。 4.其他有致贫风险的农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