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l--H 2O 气氛下的MgCl 2—MgO 分布P(H 2O )g 1.00 0.75 0.50 0.25P(HCl )g 0 0.25 0.50 0.75 蒸气压 P(HCl )g + P(H 2O )g = 605040302010温度/℃ MgClMgO MgCl 2·6H 2O MgCl 2·2H 2O MgCl 2·4H 2O MgCl 2·H 2O Mg(OH)Cl 化学流程图题专项练习1.广东省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海水提取食盐和Br 2以后的盐卤可以用来制备纯净的MgCl 2或MgO 。
盐卤中含有Mg 2+、Cl -,还含有少量Na +、Fe 2+、Fe 3+、SO 42-和CO(NH 2)2等。
制备流程如下图:(1)滤渣的成分是 (写化学式);滤液Ⅱ中所含主要的杂质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2)用NaClO 除去尿素CO(NH 2)2时,生成物除盐外,都是能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入NaClO 的另一个作用是 。
(3)温度和压强P (HCl )g 对MgCl 2·6H 2O 晶体热分解产物的影响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P (HCl )g = 0.25MPa ,温度从300℃升高到550℃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实际生产中,将MgCl 2·6H 2O 晶体加热到600℃的过程中几乎得不到无水MgCl 2,其原因是 ;若要得到无水MgCl 2须采取的措施是 。
2(16分)过氧化氢(H 2O 2)有广泛的用途。
工业上用电解硫酸氢铵水溶液的方法制备过氧化氢,其反应原理是:2NH 4HSO 4 (NH 4)2S 2O 8+H 2↑,(NH 4)2S 2O 8+2H 2O==2NH 4HSO 4 + H 2O 2。
其(1)根据以上反应原理可知,电解硫酸氢铵溶液时,阳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是:。
(2)在上流程图中,采用减压蒸馏的原因是: 。
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3)过氧化氢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 .不稳定性B .弱碱性C .氧化性D .还原性CaCl 2 少量NaOH(4)硫酸铜酸性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亚铁,为除去杂质,用过氧化氢把硫酸亚铁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硫酸的存在下,用过氧化氢与乙酸作用制备过氧乙酸(CH3COOOH)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6分)MgSO4·7H2O可用于造纸、纺织、陶瓷、油漆工业,也可在医疗上用作泻盐。
某工业废渣主要成分是MgCO3,另外还有CaCO3、SiO2等杂质。
从此废渣中回收MgSO4·7H2O的工艺如下:已知CaSO4和MgSO4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要求写出任意一条)。
(2)滤渣B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3)操作I的名称是,操作II的名称是。
(4)操作I和操作II都需要用到玻璃棒,操作I中玻璃棒的主要作用是,操作II中玻璃棒的主要作用是。
(5)有人认为Mg2+易水解,经操作II后再过滤、洗涤得不到MgSO4·7H2O晶体,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原因是。
4、茶是我国人民喜爱的饮品。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来定性检验茶叶中含有Ca、A1、Fe三种元素。
【查阅部分资料】:草酸铵[(NH4)2C2O4]属于弱电解质。
草酸钙(CaC2O4)难溶于水。
Ca2+、A13+、Fe3+完全沉淀的pH:Ca(OH)2:pH≥13;A1(OH)3:pH≥5.5;Fe(OH)3:pH≥4.1。
试根据上述过程及信息填空:(1)步骤②加盐酸的作用是____ 。
(2)写出检验Ca2+的离子方程式___ 。
(3)写出沉淀C所含主要物质的化学式。
(4)写出步骤⑧用A试剂生成红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 。
(5)步骤⑨的作用是__________ ,猜测步骤⑩的目的是_ 。
5、从固体混合物A出发可以发生如下框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
(1)在实验室中,收集气体C可选择如下图甲装置中的_____(填选项字母)。
图甲图乙(2)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在操作②中所使用的玻璃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在得到固体D时必须进行洗涤、干燥等操作,洗涤固体D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中,要获得干燥纯净的黄绿色气体F,可以将它通过如上面图乙所示的装置,其中瓶Ⅰ中盛放的是___________,瓶Ⅱ中盛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多余的气体F必须吸收,以免污染空气。
下图是实验室用NaOH吸收气体F 的装置,为防止产生倒吸现象,合理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
6、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1-18所示。
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电负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图1-18(1)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W的基态原子核外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
(2)X的单质和Y的单质相比,熔点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Z的气态氢化物和溴化氢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Y与Z形成的化合物和足量水反应,生成一种弱酸和一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25 ℃、101 kPa下,已知Y的气态氢化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平均每转移1 mol 电子放热190.0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D、E、F、K、L为气体,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是金属,1molA在反应①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B.H是常见的化肥,它们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中生成的水已略去):试回答下列:(1)写出化学方程式;C__________D __________H ________N ________(2)写出反应方程式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I+M—N+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Fe(OH)3 、CaSO 4 ; Na +(2)3NaClO + CO(NH 2)2 =3NaCl + CO 2 ↑+ N 2↑+ 2H 2O 或NaOH +3NaClO + CO(NH 2)2 =3NaCl + NaHCO 3+ N 2↑+ 2H 2O将Fe 2+ 氧化为Fe 3+ ,并形成Fe(OH)3 被除去。
(3)①Mg (OH )Cl = MgO + HCl ↑②P (HCl )小,加热时Mg 2+ 会发生水解通入HCl ,增大P (HCl ),抑制Mg 2+ 水解。
2.(16分)(1)2SO 42--2e —== S 2O 82-(2分)(2)过氧化氢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减小气压,使液体沸点降低。
(3分) ;残液(NH 4HSO 4溶液)(2分)(3)ACD (3分)(4)2 Fe 2+ + H 2O 2 + 2H + === 2Fe 3+ + 2H 2O (3分)(5)CH 3COOH+H 2O 2CH 3COOOH+H 2O (3分)3(1)不断搅拌;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增加浸出时间(任答一条得2分) (2)CaSO 4(2分)(3)趁热过滤(2分,不答“趁热”只给1分);蒸发浓缩、冷却结晶(2分)(4)引流(2分);搅拌(2分)(5)否(2分);硫酸是难挥发性酸(2分,其它合理描述也给分)4\(1)使Ca 2+、Al 3+、Fe 3+浸出(或使Ca 2+、Al 3+、Fe 3+溶解)(2分,只回答对1个或2个离子,得1分)(2)Ca 2++(NH 4)2C 2O 4 = CaC 2O 4↓+2NH 4+(2分)(3)Fe(OH)3、Al(OH)3(各1分,共2分)(4)Fe 3++3SCN —Fe(SCN)3(写成其它正确的络合离子形式给分,2分)(5)使Fe 3+转化为Fe(OH)3沉淀(2分);检验Al 3+(或铝元素)存在 (2分)5、(1)A 、B (2分)(2)过滤 (2分) ; 漏斗、烧杯、玻璃棒 (2分)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 (2分)(3)①2KClO 32KCl+3O 2↑ (2分) ③2Cl -+2H 2OCl 2↑+H 2↑+2OH - (2分) ④M n O 2+4HCl(浓) M n Cl 2+Cl 2↑+2H 2O (2分)(4)饱和食盐水(2分) 浓H 2SO 4 (2分)(5)B 、C 、D (3分)6、25.E5 F1 C1 D5(1)三 ⅠA 2(2)Si HCl(3)SiCl 4+3H 2O===H 2SiO 3↓+4HCl(4)SiH 4(g)+2O 2(g)===SiO 2(s)+2H 2O(l)ΔH =-1520.0 kJ·mol -1H 2SO 4 △7、答案:(1)FeO CO CO(NH2)2Fe(NO3)3(2)NH4HCO3==NH3+CO2+H2O;4NH3+5O2==4NO+6H2O;3NO2+H2O==2HNO3+NO(3)Fe+4H++NO3-==Fe3++NO↑+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