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商法 第四章:公司法

国际商法 第四章:公司法

2013-7-9 4
三、揭开公司面纱原则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英美法国家为了追求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利益, 常常会拒绝一个合法成立的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 直接探究公司与其股东的真实关系。
(1)适用条件:
公司设立合法,已取得法人资格 股东滥用控制权,进行了不当的行为。 股东控制权的滥用,客观上损害了债权人利益或 社会公共利益。
2013-7-9
18
二、股份有限公司(publicly held corporation) (一)概念:全部资本划分成等额的股份,其股份以 股票形式公开发行和自由转让的一种公司企业形式。 (二)基本法律特征: 1、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 2、股份以股票形式公开发行并可以流通 3、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4、公司的账目必须公开 5、股份有限公司的规模较大
2013-7-9 15
资合公司、人合公司、人合兼资合公司
资合公司是指以资本的结合作为公司信用基础 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人合公司这是指以股东的能力、财力、声望和 信誉等作为公司信用基础的公司。(无限公司) 人合兼资合的公司是指同时以公司资本和股东 个人信用作为公司信用基础的公司。(有限责任公 司、两合公司、股份两合公司)
第四章:公 司 法
2013-7-9
1
本章内容提要
1、公司及公司法的概念、特征 2、公司的主要分类 3、公司的设立 4、公司的财务及资金来源 5、公司的管理和治理 6、公司的合并、解散和清算 7、外国公司
2013-7-9 2
第一节:公司及公司法的概念
一、公司的概念

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但是,在 法律上,关于“公司”一词的含义,不同国家因所属法系不 同而有不同表述。 大陆法系中,公司法分为有限责任公司法和股份公司法,没 有统一的公司概念。
2013-7-9 13
本国公司、外国公司和跨国公司
本国公司:按照其所在国家的公司法的规定而设立 的公司。 外国公司:在一国境内,根据其他国家的公司法的 规定而设立的公司。 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国际性公司”、 “全球性公司”等,是指以一个或几个国家为基地 或母国,制订并服从统一的经营方针或战略,在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子公司或附属 公司的企业或企业集团。
2013-7-9 11
1、无限责任公司:简称无限公司,它是由对 公司债务负无限连带清偿责任的股东所组成 的公司。当公司的资本不足以清偿债务时, 公司的债权人可以通过公司对公司的全体股 东或任何一个股东要求清偿债务。而股东不 论出资多少都对公司债务负无限清偿责任。 (大陆法系国家)
2013-7-9
12

2013-7-9
16
一、有限责任公司(Closely held Corporation) (一)概念:股东人数较少,不发行股票,股份不 得随意转让,股东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的公司。 (二)基本法律特征: 1、公司禁止有限责任公司向公众招募股本 2、股份证书一般允许转让,但有较严格的限制 3、股东人数有法定限制(<=50人) 4、公司行政管理机构比较简单 5、具有明显的人合性质 6、公司的财务报告不公开


我国公司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 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 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企业法人。”
二、公司的特征
(1)公司是法人,具有独立性。 公司股东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公司具有独立的财产所有权 独立的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公司的永久存在性 (2)公司是社团法人,具有集合性。 (3)公司是企业,具有营利性。 (4)公司是依照专门法律设立的,具有法定性。 公司实行统一(法定)的集中管理制
2013-7-9 17
(三)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评价
有限责任公司兼采了无限公司和有限公司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它 们的不足。一方面,有限公司具有无限公司的人合性特点,股东相互了 解信任,而这些股东又不必像无限公司股东那样承担无限责任;另一方 面,有限公司又具有股份有限公司资合性的特点,股东既对公司债务承 担有限责任,又不需象股份有限公司股东那样,以放弃对公司业务的管 理权作为代价;有限公司的财务情况亦无须对外公开。有限公司的人合 性兼资合性的整体优越性还有别于两合公司,两合公司尽管同样兼具人 合性与资和性,但其股东成分较复杂、责任形式不一,内部关系较难协 调 但有限公司也因其人合性和封闭的特点,一般难以成长为大型企业。 因此,总体说来,有限公司是更符合中小企业需要的公司形式,各国实 践中,大多数中小企业都采用了有限公司的形式。在我国,外商投资公 司基本上都采用有限公司形式,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制也主要采取有限 公司形式,进行公司改制,因而我国的许多有限公司规模很大。
2013-7-9 20
作为公司形式之一的股份有限公司,在商事经 营活动中,具有其他公司和企业形式无可比拟的优 越性,但同时它又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或不足, 对股份有限公司的分析和研究,应有辨证地思考, 应对其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股份有限公司的优点:利于集资、分散风险、 公众性强、股份变现容易、管理科学 股份有限公司的缺点:设立程序复杂、易于少 数股东对公司的操纵、控制和垄断的形成、股份有 限公司股东流动性很大,不易控制掌握,股东对于 公司缺乏责任感。

英美法系中的公司并非仅指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以营利为 目的的公司是商业公司,而非营利性的公司则相当于大陆法 中非营利的社团法人。如英国的《伯尔门公司法》一书中说: “公司是依公司法的规定而设立的经济组织体”。《美国标 准公司法》给公司下的定义则是:“公司是指受本法令管辖 之营利公司。” 2013-7-9 3

2013-7-9 5
(2)几种具体的情形: A、涉及公司资金问题-出资不实或不足 B、涉及公司未履行必要的正式手续 C、涉及股东与公司的关系不清晰:尤其指 母子公司之间的关联易、
运用的较少,只有法院才有权力行使,法官 有较大的裁量权,在裁决时,往往要综合考 虑多方面的要素和事实
2013-7-9 6
22
第三节:公司的设立
7



19世纪以前,各国基本上没有制定统一的、一般性的公司法。 早期公司设立,由当事人自由为之,法律不作规定。17世纪 至19世纪,一些国家对于公司的设立采取国家元首发布特许 令或由议会通过特种法案,许可成立并授予特权。如17世纪 成立的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英格兰银行等就是通过王室授予 特许证并在特许证上规定公司的性质和特权这种方式成立的。 从19世纪开始,公司立法进入第二个阶段,各国陆续制定了 关于公司的一般性法律,公司组织及行为开始有了一般性规 范; 20世纪50年代以后,公司立法进人了第三个阶段。适应公司 制度的社会化、国际化变革,公司立法在内容上发生了明显 更新。其主要趋向是:加强董事会、经理的经营管理权限, 使之能够适应市场变化,集中统一指挥生产经营活动;限制 股东特别是大股东对公司业务活动的干预.
9
2013-7-9
3、公司法的概念
1)、概念:规定各种公司的设立、组织、经营 和解散以及对内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调整对象——公司企业:公司法是所有公 司企业的总章程 3)、规定公司内部及对外的法律关系 A、公司内部关系
股东、董事、高级职员、一般 雇员之间的关系
公司各行政机构之间的职责分工
2、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少,不发行股票,股份不得随 意转让,股东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的公司。是现代公司的一 种基本形式。 3、两合公司:由承担无限责任的股东和承担有限责任的股 东混合组成的公司。这种公司的股东中必须依约至少有一人 承担无限责任,同时也必须至少有一人承担有限责任。 4、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股份公司。全部资本划分成等额的 股份,其股份以股票形式公开发行和自由转让的一种公司企 业形式。 5、股份两合公司。它是由承担无限责任的股东和承担股份 有限责任的股东共同组成的公司。与两合公司的不同之处主 要是,股份两合公司中承担有限责任的资本部分被划分成了 股份,而且是用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而来的。
2013-7-9 21
三、子公司和母公司的法律特征
子公司 分公司
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独立的公司名称和公司 章程 独立的行政管理机构 独立核算,是自负盈亏 经济实体 独立进行各类业务活动
2013-7-9
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没有独立的公司名称和 公司章程 全部资产属于母公司 以总公司的名义进行业 务活动
公司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B、公司外部关系 公司与第三方之间的关系
2013-7-9 10
第二节:公司的分类
1、依股东所负责任的不同,一般将公司分为五种:无限责 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 两合公司 2、按公司国籍的不同,分为本国公司、外国公司和跨国公 司。 3、按公司之间关系性质的不同,分为母公司和子公司、总 公司和分公司。 4、按公司的信用基础的不同,分为资合公司、人合公司、 人合兼资合公司 5、按公司产权性质的不同,分为国有公司、私营(民营) 公司和合营公司。
四、公司立法


1、公司立法的发展 公司制度的确立与完善,是以公司法为依据和 保障的。 公司法是随着现代公司的产生而逐渐发展和完 善起来的规范公司组织和公司活动的法律制度。对 公司作出最早规定的当推英国政府于1672年颁布的 《商事条例》。300余年来,公司立法大致经过了三 个发展阶段:
2013-7-9
8
2013-7-9
2、我国的公司立法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为了推行现 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公司制度,促进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发展,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该法共 11章230条,于1994年7月1日起施行;1999年12月25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 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 决定》,对该法的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根据2004 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 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 决定》第二次修正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