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粘结剂
稀释是先将合脂加热到熔融状态,再慢加溶剂直到无分层和沉淀为止。 • (2)合脂加入量 • 合脂砂的干强度随着合脂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合脂加入到一定限
度是,强度增加少,发气量明显增加,粘膜严重,蠕变增加,出砂性 变差。 • (3)烘干温度 • 烘干温度范围比油砂要大。 • (4)氧化合脂的应用 • 合脂粘结剂多用煤油稀释,要消耗大量煤油,由于煤油对人体皮肤有 害,故实际生产中常将合脂配成乳浊液使用。 • (5)应用范围 • 可用于II、III 级型芯。
22
① 原砂: • 一般铸件:硅砂 • 表面要求很高的铸件,易产生粘砂的钢件:锆砂,铬铁矿砂 • 砂子越细小,所需的粘结剂越多,在满足表面粗糙度的情况下,尽量
选用粗砂 • 用最少的树脂粘结剂获得最大的强度,必须使用干砂 ② 附加物: • 硬脂酸钙:增加覆膜砂的流动性 • 石英粉:提高覆膜砂的高温强度 • 氧化铁粉:提高型芯的热塑性,防止铸件出现毛刺和皮下气孔 ③ 覆膜砂的混制工艺: • 冷法:初级方法,加入树脂量过多,一很少采用 • 温法 • 热法
13
合脂粘结剂及其脂砂
• 合脂:“合成脂肪酸蒸馏残渣”,的简称;成分上粗略的 认为由不溶物脂肪酸混合物和皂化物组成。合脂来源丰富, 价格低廉用来制造II、III 级型芯。
• 合脂砂的性能 • 合脂砂湿强度低,干强度较高,吸湿性小,发气量比粘土
砂大,比桐油砂小 • 合脂的表面张力但是合脂的粘度大,合脂砂的流动性比油
6
• V 级型芯:在大铸件中构成很大的内腔(应具有很高的粗 糙度)。
7
• 型芯粘结剂的分类 ①按来源分类 • 天然材料: • 动物类,如骨胶;植物类,如松香、面粉;矿物类,如沥
青、粘土; • 人造材料 • 工业副产品,合脂,渣油;合成材料,合成树脂; ②按化学组成分 • 无机类:粘土、石膏; • 有机类:烃类(沥青);烃的衍生物(植物油);高分子
铸造工艺学
Casting technology
Ted
有机化学粘结剂砂芯(型)
• 砂芯(core):用于内腔,孔洞,凹坑等部位 环境:被高温液体包围,热作用,机械作用强烈 结果:排气,出砂,清理困难 根据铸件相关要求,将砂芯分为五个等级:
Ⅰ级砂芯 Ⅱ级砂芯 级砂芯 Ⅳ级砂芯 Ⅴ级砂芯
2
Ⅰ级砂芯 • 外形复杂,断面细薄,外部表面全部接触金属液,少数小
9
• 选用砂芯的几点重要依据:
①砂芯的特点
I ,II级
比强度要求较高
干强度
发气量相应减少
少量粘结剂即可有较大
III级
比强度要求不高
适当粘结剂即可有较大
干强度
发气量也可在保证质量的范围
Ⅳ ,Ⅴ 级
粘土,水玻璃,水泥作为粘结剂即可
② 生产条件
③ 材料来源和成本
10
油砂和合脂砂
• 植物油可分为三类:干性油、半干性油、不干性油,不饱 和程度依次降低。
不饱和键; 易氧化; 分子交联; 形成价桥氧
11
• 预热阶段:植物油中的水分和易挥发物质在加热初期开始 挥发
• 氧化阶段:植物油中的不饱和烃基中的碳原子之间的双键 在加热时被打开,空气中的氧进入双键部分与碳原子结合 成过氧化物,氧化过程
• 交联,聚合: 形成桥氧 固化
12
• 植物油硬化反应所具备的的条件: • ① 油分子必须含有双键(不饱和键) • ② 适宜的氧气供应,保证氧化过程 • ③ 催化剂 (正反)
16
渣油砂及其它憎水有机粘结剂砂
• (1)渣油砂 • 渣油粘结剂的原料是减压蒸馏塔底的渣油,叫减压渣油,
渣油的稀释剂一般为裂解柴油,稀释比10:5 • 渣油型芯在浇筑时无特殊气味,发气性比油砂要小,但是
油砂型芯烘干后较脆,容易破坏和折断。 • (2)沥青砂 • 石油沥青、煤沥青、木沥青 • (3)塔油粘结剂 • 塔油粘结剂是植物油的替代品,在造纸工业的复查品,经
型芯头,内部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
3
• II 级型芯: • 外形复杂,主体部分断面较厚,但有细薄断面,芯头大于
I 级型芯,重要的铸件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
4
• III 级型芯:一般复杂,无细薄的断面,在铸件中构成重要 不加工表面的各种重要型芯。
5
• IV 级型芯:外形不复杂,在铸件中构成机械加工的内腔, 或者不加工但对粗糙度无特殊要求。
砂差 • 合成工艺:
14
• 皂化反应(英语:Saponification)是碱(通常为强碱) 催化下的酯被水解,而生产出醇和羧酸盐,尤指油脂的水 解。
15
• 影响合脂砂性能的因素: • (1)粘度 • 合脂粘度对合脂砂的性能影响最大 • 合脂的粘度用稀释比来衡量,稀释比是合脂和溶剂的质量比。合脂的
热固性,分子链之间有交联,软化点 较高
20
• 热塑性酚醛树脂: • 为线型,相对分子量为500~900,软化温度为:70到110 • 苯酚和甲醛在酸触媒或碱触媒条件下进行缩聚,生成酚醛
树脂和水。
21
• 酚醛树脂的固化: • 热塑性酚醛树脂需用乌洛托品作固化剂。 • 固化原理: • (1). 提供亚甲基,形成亚甲基桥 • (2). 三个氮原子被引入到酚醛树脂中,放出氨气 • (3). 形成仲氨链,大部分的成为氨气排除 • N元素的引入,易使铸件产生皮下气孔
化合物(松香、淀粉)。
8
③按其对水的亲和能力 • 憎水材料:桐油,沥青,松香,酚醛树脂; • 亲水材料:糊精,面粉,脲醛树脂; ④按硬化特性分 • 物理硬化:硬化过程是粘结剂物理性质的变化,原来结构
并不变化; • 化学硬化:硬化过程是低分子化合物转变成高分子化合物,
由链状线型结构变成网状体型结构。 ⑤按比强度分 • 比强度:每1%的粘结剂可使芯砂获得的干拉强度
23
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① 脱壳:壳型背部脱落,金属液可能冲破此处,造成铸造缺 陷;
原因:粘结剂(树脂熔点,硬化速度) 添加物(酒精,水) 温度分布不均匀
蒸馏、脂化稀释和处理之后得到黑褐色油状液体。
17
• 通过纸浆,废液,粘土改善性能 • 改变抗氧化程度 • 从而改变软化点温度
18
壳芯(型)
• 壳型铸造(shell molding): • 翻斗法(dumping method) • 吹沙法(blowing method)
19
酚醛树脂
• 酚醛树脂,是一种合成塑料,无色或黄褐色透明固体 , 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塑料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