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西充中学高2010级生物周练试题(十) (考试时间:2009.12.21)一、选择题1.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A .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B .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C .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D .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2.利用地窖贮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
地窖中的2CO 浓度较高,有利于 A .降低呼吸强度 B .降低水分吸收 C .促进果实成熟 D .促进光合作用3.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1B .各种生物体(病毒除外)都能进行的过程是3C .能提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D .2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 供能4.下列关于人体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可以通过脱氨基作用形成非必需氨基酸B .磷脂的合成减少时,脂肪就容易在肝脏中堆积,形成脂肪肝C .线粒体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ATP 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细胞中氧化分解后,最终产物都是CO 2和水5.如下图所示表示植物生理作用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B 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 用强度相等,处于A 点时植物进行的生理活动 是呼吸作用。
B.光照强度为a 时,不同温度情况下CO 2吸收量不同,其原因是不同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不同,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不同。
C.乙图中曲线CD 段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CO 2浓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逐渐加强,Ⅱ曲线所代表的植物体内固定CO 2的物质是C 3。
D.要提高农作物产量,除注意提供上述环境因素外,还必须保证无机盐和水的供应。
6.分析下列甲、乙、丙三图,说法正确的是A .若图甲曲线表示的是阴生植物的光合速率受光强度的影响,则阳生植物的曲线与此比较,b 点向左移,c 点向右移B .在光照强度相同时,如t 2℃植物净光合作用最大C .若图丙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则f 代表胡萝卜素D .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用蓝紫色或红色的塑料大棚7.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
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有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
实验过程中,刻度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会向右移动。
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右移的距离(单位:cm)。
请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A.实验开始前应对葡萄糖溶液作煮沸处理,以除去氧气和灭菌B.表中数据可以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所产生的CO2的量C.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强度越来越大D.35℃最有利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随着实验的进行,液滴右移的速率越来越大8.某同学进行研究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若将该装置置于温暖、有一定光照(忽略水分的物理蒸发)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装置a和装置b中小油滴移动情况可能是(假设二氧化碳不溶于水)A.a中向左,b中向右 B.a中向右,b中向左C.a中向右,b中不动 D.a和b中油滴均不移动9.采用黑—白瓶(不透光—可透光瓶)法测定池塘群落各深度日代谢的平均氧浓度变化,结果如下-210.把鼠肝细胞磨碎后放入高速离心,细胞匀浆分成a、b、c、d四层,其中往c层加入葡萄糖,没有CO2和ATP产生;可是加入丙酮酸,马上就有CO2和ATP产生C层必定含有的成分是①线粒体②核糖体③细胞质基质④ADPA.①和④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④11.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量发芽种子的呼吸类型。
假如种子已经消毒且呼吸底物全部为葡萄糖,在不考虑环境因素影响的条件下,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a不动,b右移B.a左移,b不动C.a左移,b右移D.a右移,b左移12.肝脏与三大有机物代谢密切相关。
如图所示是与肝脏相连的血管,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饥饿状态下,A血管中胰高血糖素含量较B血管高B.食用大量脂肪后,B血管中脂蛋白的含量会明显增多C.食用大量蛋白质后,B血管中尿素的含量会明显增多D.食用大量糖类后,B血管中葡萄糖浓度会明显高于A血管13.下列有关植物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植物叶片从幼到老的过程中,矿质元素有输入,也有输出②土壤温度、通气状况和含水量等因素能影响矿质元素的吸收O K +吸收量氧气浓度甲O CO 2浓度a b 光合作用强度乙O a b c CO 2释放量丙氧气浓度O 2pH a b 酶活性丁③ 植物蒸腾作用为矿质元素的吸收和运输提供动力④ 矿质元素只会出现在木质部的导管中,不会出现在韧皮部的筛管中 ⑤ K 能被植物体多次利用,所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不用施钾肥⑥ Ca 在植物体内不能被再利用,所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总要施用钙肥⑦ 北方冬季气温低导致呼吸减弱,P 难以吸收,但仍要在作物不同发育时期适量施P 肥A .①③④⑦B .②④⑤⑥C .③④⑤⑥D .④⑤⑥⑦ 14.如图所示在不同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据图叙述错误的是A .影响AB 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B .影响BC 段反应速度的主要限制因子可能是酶量 C .温度导致了曲线Ⅰ和Ⅱ的反应速度不同D .曲线Ⅰ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 15.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生物固氮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绿色植物光反应产生的汇[H] 和A TP 用于深夜进行的暗反应B .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不断提高C .圆褐固氮菌为自生固氮微生物,其分泌物能促进西瓜的发育D . H 2O 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分解为O 2和H +以及NADP + 16.以下相关图示和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能够表示氧气浓度对植物根细胞中K +的吸收量的影响 B .如果乙图表示CO 2 浓度对C 3和C 4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其中a 植物为C 4植物C .丙图中b 点对应的氧气浓度值时,植物既不进行有氧呼吸也不进行无氧呼吸D .丁图中a 、b 曲线可分别表示pH 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活性的影响1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乳酸菌可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属于厌氧型生物B.蛔虫生活在人体肠道内进行无氧呼吸,属于厌氧型生物C.水稻根生活在水中,能进行无氧呼吸,水稻属于厌氧型生物D.酵母菌在缺氧条件下可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此时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 18.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X 、Y 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B.①④过程可以产生[H ],②过程需要消耗[H ]C.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D.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既没有消耗氧气,也没有产生氧气19.下列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而有氧呼吸必须在线粒体中产生二氧化碳B.运动员在100 m 赛跑时,腿部肌肉的能量供应主要来自此时所进行的有氧呼吸C.植物有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强,无氧呼吸的强度白天比晚上强D.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绿色植物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20.人在受伤时,若伤口较深易得破伤风,伤口较浅则一般不会感染破伤风。
下列生物中与引起破伤风的破伤风杆菌的代谢类型相同的是 A.蘑菇和根瘤菌 B.蛔虫和乳酸菌 C.大肠杆菌和硝化细菌 D.酵母菌和蓝藻班级 姓名 考号二、非选择题21.下图表示在光照条件下某正常生理状态的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D 代表的物质是(2)该图字母中,能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 (3)当图中细胞有①过程发生而没有②过程发生时,该细胞处于的生理状态是 ;若要①过程也不发生,则对该细胞处理的方法是 。
(4)将某植物体形态、大小、生理状况相同的绿叶分成四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 ,再用适当的相同的光照射1h ,测其重量变化(假设在光下和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相同),得到下表的数据。
请分析并回答问题:根据本实验所测数据,该绿叶细胞呼吸速率最高的温度是 ;27℃时绿叶的净光合速率是 mg/h ;30℃时真光合速率为: mg/h 。
22. 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CO 2量是否一样多,实验原理:CO 2可使澄清石灰水边浑浊,根据石灰水浑浊的程度,可以检验酵母培养液中CO 2的产生的情况。
(1)实验假设:(2)材料用具:新鲜的食用酵母菌、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质量分数为10%的NaOH 溶液,澄清的石灰水、锥形瓶、直角导管、橡皮塞 (3)方法步骤:①配置酵母菌培养液:取20克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 (500mL )中,分别向瓶中注入240 mL ,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②组装实验装置:用锥形瓶和其他材料用具组装好如图所示的甲、乙装置图a 甲装置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 溶液的作用是 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B 乙装置中的B 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行瓶,这是为什么 ③检测CO 2的产生:甲装置连通橡皮塞(或气泵),让空气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行瓶。
然后将实验装置放在25℃到30℃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乙装置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相同的时间,观注:以“+”个数表示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4)预期结果与结论:预期最可能的结果是 组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先浑浊,且浑浊程度大。
说明21.(1)丙酮酸(2)A和G B和F(3)光合作用强度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处于黑暗条件下(4)29℃ 4 322.(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比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多(或者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比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少)(3)②吸收空气中CO2吸收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 B瓶刚封口后,锥形瓶的空气有O2,酵母菌开始进行有氧呼吸,所以需将开始产生CO2排掉,过一段时间B瓶中O2消耗掉,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方可确保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4)甲,酵母菌在有氧呼吸条件下比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中CO2快且多21.(1)丙酮酸(2)A和G B和F(3)光合作用强度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处于黑暗条件下(4)29℃ 4 322.(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比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多(或者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比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少)(3)②吸收空气中CO2吸收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 B瓶刚封口后,锥形瓶的空气有O2,酵母菌开始进行有氧呼吸,所以需将开始产生CO2排掉,过一段时间B瓶中O2消耗掉,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方可确保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4)甲,酵母菌在有氧呼吸条件下比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中CO2快且多21.(1)丙酮酸(2)A和G B和F(3)光合作用强度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处于黑暗条件下(4)29℃ 4 322.(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比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多(或者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比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少)(3)②吸收空气中CO2吸收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 B瓶刚封口后,锥形瓶的空气有O2,酵母菌开始进行有氧呼吸,所以需将开始产生CO2排掉,过一段时间B瓶中O2消耗掉,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方可确保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4)甲,酵母菌在有氧呼吸条件下比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中CO2快且多21.(1)丙酮酸(2)A和G B和F(3)光合作用强度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处于黑暗条件下(4)29℃ 4 322.(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比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多(或者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比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少)(3)②吸收空气中CO2吸收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 B瓶刚封口后,锥形瓶的空气有O2,酵母菌开始进行有氧呼吸,所以需将开始产生CO2排掉,过一段时间B瓶中O2消耗掉,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方可确保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4)甲,酵母菌在有氧呼吸条件下比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中CO2快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