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樟树市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周练试题(1)1. 果子酒放久后易产生蛋白质沉淀而使酒浑浊,加入少量菠萝蛋白酶可以分解蛋白质沉淀,防止浑浊,而加别的酶(如氨基酸氧化酶等)则无济于事,这说明( )A .酶的催化作用受环境温度的影响B .酶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C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特点D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特点2. 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当反应温度由t 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B .当反应温度由t 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C .酶活性在t 2时比t 1高,故t 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D .酶活性在t 1时比t 2低,表明t 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3. 近日,澳大利亚学家从蓝藻中提取到了一种被称作叶绿素f 的新叶绿素,它能够吸收红光和红外光进行光合作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叶绿素f 主要分布在蓝藻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B .叶绿素f 能够吸收红光和红外光,扩大了可利用的太阳能的范围 C.叶绿素f 具有与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相同的生理功能D .用纸层析法分离蓝藻细胞中的色素将获得5条色素带4. 下列生理活动中不产生ATP 的过程和需要ATP 的过程分别是( )A .暗反应和暗反应B .发酵和暗反应C .光反应和协助扩散D .光反应和蛋白质的合成5. 下列关于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TP 是细胞中的—种生物大分子物质B .为满足对能量的需求,肌细胞中贮存大量ATP /℃O t t 酶活性C.ATP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所含能量较少,所以易断裂D.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6.关于有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B.与无氧呼吸的全过程不完全相同C.释放出的能量较多D.产物为二氧化碳、酒精或乳酸7.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8.下列有关ATP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产生ATP,但能量来源不同B.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C .在线粒本中合成ATP 所需要的能量都是来自[H]和氧气结合时释放的D .ATP 与DNA 、RNA 的结构和功能不尽相同,但都由C 、H 、O 、N 、P 元素组成9. 叶表皮细胞内能产生ATP 的细胞器是( )A .叶绿体B .叶绿体、线粒体C .线粒体D .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10. 假设宇宙空间站内的绿色植物积累了240 mol 氧气,这些氧气可供宇航员分解多少葡萄糖及大约有多少能量储藏到ATP 中去( )A .40 mol 和114800 kJB .40 mol 和46440 kJC .240 mol 和114800 kJD .240 mol 和46440 kJ11. 由肝糖原转变成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过程依次是( ) ① ADP +Pi +能量 ATP ② C 6H 12O 6+6O 2+6H 2O 6CO 2+12H 2O +能量 ③ ATP ADP +Pi +能量 ④ (C 6H 10O 5) n +nH 2O n C 6H 12O 6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①C .④③②①D .④②①③12. 用14C 标记的淀粉饲喂小狗,一段时间后14C 不可能出现在小狗体内下列哪项物质中( )A .肝糖元B .丙酮酸C .酒精D .二氧化碳13. 呼吸方式和用于生物呼吸作用有机物的差异会导致呼吸释放的CO 2量与吸收O 2的量的比发生差异,呼吸熵=呼吸作用释放的C O 2/呼吸作用吸收的O 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呼吸熵大于1,表明生物一定存在产生C 2H 5OH 的无氧呼吸B .呼吸熵等于1,表明生物进行有氧呼吸,但不能确定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的存在与否C .呼吸熵小于1,表明生物体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了非糖有机物D .呼吸熵越大,生物体新陈代谢越旺盛酶酶酶酶14.下面左图中曲线a表示水稻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释放的CO2总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的变化,则表示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的变化是下图中的()A B C D15.为探究叶绿体吸收光能后是否有氧气产生,某学者设计了以下实验:制作载有水绵和好氧性细菌的临时装片,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同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在光束照射到水绵之前,应该加三棱镜将混合光分解成连续光谱B.临时装片应放置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C.用好氧性细菌起指示作用D.水绵的带状叶绿体有利于设置对照条件16.现在园艺师们往往将李子、杏等果树的树形,修整成主干突出,侧枝层次分明,呈螺旋状均匀着生在主干上的主干形。
“有空就有枝,有枝就有果”,是对该树形的最佳描述。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该树形丰产的主要原因是()A.提高了对光的利用效率B.提高了对CO2的利用效率C.增强了果树的抗病能力D.增强了果树的呼吸作用17.如右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小时后,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视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
本实验证明()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①②B.③⑤C.②⑤D.①③1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专一性决定了暗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B.在暗反应过程中酶和C5化合物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C.在较强光照下,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强D.水在光下分解和CO2固定的速度都不受温度影响19.下列哪项符合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准确理解()A.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3→C6H12O6过程,线粒体中可发生C6H12O6→C3→CO2过程B.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C.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D.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20.在a、b、c三个锥形瓶内分别盛有等量、成分相同的酵母菌葡萄糖溶液。
现进行如下处理:a瓶,通入空气;b瓶,通入氮气;c瓶,加温到90℃。
则呼吸强度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a>b>c B.b>a>c C.c>b>a D.a>c>b21.对有氧呼吸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CO2产生于第二阶段B.H2O产生于第三阶段C.[H]产生于第一、二、三阶段D.ATP产生于第一、二、三阶段22.关于有氧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B.是高等生物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C.整个过程需要多种酶参加D.所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ATP中23.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浮液中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葡萄糖的消耗增加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C.若c 能抑制ATP的形成,则使ADP的消耗增加D.若d能抑制[H]被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24.细胞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依靠无氧呼吸获得能量B. 蛔虫细胞中无线粒体,在其细胞质中有C6H12O62C3H6O3+能量等生理过程C.蓝藻和绿硫细菌细胞内都含有色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人体皮肤细胞中,线粒体的含量较少,不能用来观察线粒体25.下列关于叶绿素合成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光是叶绿素合成的必要条件B.低温抑制叶绿素合成C.矿质元素影响叶绿素合成D.提取的叶绿素溶液,给予合适的温度、光照和CO2,可进行光合作用26.将一株植物培养在H218O中进行光照,过一段时间后,18O可能存在于()①C6H12O6中②光合作用生成水中③周围的水蒸气中④周围空气中的CO2中⑤周围空气中的O2中A.①②⑤B.①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27.下列有关对物质染色鉴别的试剂、结果全对的一组是()A果糖斐林试剂砖红色DNA 健那绿绿色淀粉碘蓝色B RNA 吡罗红红色脂肪苏丹Ⅲ 橘黄色酒精重铬酸钾橙色C脂肪龙胆紫紫色DNA 甲基绿绿色CO2溴麝香草酚蓝绿色D线粒体健那绿蓝绿色酒精重铬酸钾灰绿RNA聚合酶双缩脲试剂紫色28.右图表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CO2能量NH3+ O2 H2OCO2CO2光能C6H12O6能量HNO3H2O O2②酶A.蛔虫可通过过程②为自身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能进行过程③的生物无叶绿体,属于生产者C.②和④过程只能发生于不同细胞中D.过程①只能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29.下列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类在生物体内氧化和在体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的能量也相等B.运动员在100m赛跑时,腿部肌肉的能量供应主要来自此时进行的有氧呼吸C.淀粉是储存能量的化合物,可以为植物细胞直接供能D.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速率30.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
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31.在晴天中午,密闭的玻璃温室中栽培的玉米,即使温度及水分条件适宜,光合速率仍然较低,其主要原因是()A.O2浓度过低B.O2浓度过高C.CO2浓度过低D.CO2浓度过高32.在光合作用中,不属于光反应的一组内容是()①在叶绿体基粒中进行②吸收CO2③由ATP形成ADP ④放出氧分子⑤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⑥吸收水分⑦由ADP形成ATP ⑧合成葡萄糖A.②③⑤⑧B.①②⑥⑦C.②③④⑧D.①③⑥⑧33.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转变成葡萄糖,最起码需要的条件是()①CO2②叶绿素分子③ATP ④[H] ⑤多种酶⑥五碳化合物A.②③④B.③④⑤C.①③⑥D.①③⑤34.在叶绿体中,ATP和ADP的运动方向是()A.ATP和ADP同时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B.ATP和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C.ATP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D.AT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ADP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35.人体在运动时,心肌的ATP需要量可能升高10倍,骨骼肌的ATP需要量可能增加到100倍以上。
请回答:⑴运动中的肌肉细胞所需要的ATP主要是通过发生在____________内的最大氧化作用来解决的。
如果这样还不能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则可通过___________过程进行补充。
后一过程中产生的丙酮酸是在_______________内被还原成____________的。
⑵如果糖类的供应是充足的,在肝脏细胞内可合成_____________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