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临床有床科室绩效考核方案

医院临床有床科室绩效考核方案

XXXX医院绩效考核方案(临床科室住院部分)2017年修订版第一章绩效考核体系根据本次绩效考核改革方案的原则,调整后的绩效考核体系由目标考核和缺陷考核两部分构成。

目标考核由各科室的日常关键的量化指标构成,按月考核;缺陷考核涉及医疗质量、文明行医、组织纪律等各项工作,与目标考核互为补充。

第二章目标考核分数计算方法一、目标考核分数实行百分制。

二、有床临床科室目标考核分数(80分)+门诊考核成绩*0.2=最终考核成绩。

第三章有床科室目标考核一、指标说明(一)效率指标1出院人数1.1指标设立的目的:提高科室住院就医人次;拓展科室和医院发展空间。

1.2考核部门:质管科1.3数据来源:信息中心1.4考核标准的设立:根据前3年历史数据计算置信区间,作为考核标准的参照值。

1.5目标值的设立:①目标值1:前两年平均实现值乘以115%。

②目标值2:置信区间上限。

③目标值3:根据目标值2、目标值4的差平均划分。

④目标值4:置信区间下限。

⑤目标值5:前3年数据的次最低值。

⑥否则,该项目不得分。

1.6考核具体办法:每月统计各科室出院人数。

2床位使用率2.1指标设立的目的: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2.2考核部门:质管科2.3数据来源:信息中心2.4目标值的设立:①目标值1:考核期床位使用率≥95%。

②目标值2:考核期床位使用率≥85%。

③目标值3:考核期床位使用率≥80%。

④目标值4:考核期床位使用率≥75%。

⑤目标值5:考核期床位使用率≥70%。

⑥考核期床位使用率<70%,该项目不得分。

2.5考核具体办法:每月统计科室床位使用率。

2.5.1计算公式:床位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100%3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3.1指标设立的目的: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医院和科室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努力降低病人负担。

3.2考核部门:质管科3.3数据来源:信息中心3.4考核标准的设立:以考核前1年实现值作为考核标准值。

3.5目标值的设立:①目标值1:考核期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小于等于考核期前1年最低实现值。

②目标值2:考核期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高于目标值1,小于等于考核期前1年的全年平均实现值*0.94。

③目标值3:考核期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高于目标值2,小于等于考核期前1年的全年平均实现值。

④目标值4:考核期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高于目标值3,小于等于考核前1年的全年次最高值。

⑤考核期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高于目标值4,小于等于考核前1年的次最高值+0.2天。

⑥否则,该项目不得分。

3.6考核具体办法:每月统计各科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

3.6.1计算公式: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出院患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人数3.7说明:2016年平均住院日较2015年延长的科室不调整目标值,沿用2016年目标值。

4床位周转次数(重症医学科、脑科重症)4.1指标设立的目的: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规范临床诊疗过程。

4.2考核部门:质管科4.3数据来源:信息中心4.4考核标准的设立:根据前3年历史数据计算置信区间,作为考核标准的参照值。

4.5目标值的设立:①目标值1:考核前3年全年平均实现值乘以115%。

②目标值2:置信区间上限。

③目标值3:根据目标值2、目标值4的差平均划分。

④目标值4:置信区间下限。

⑤目标值5:前3年数据的次最低值。

⑥否则,该项目不得分。

4.6考核具体办法:每月统计重症医学科床位周转次数。

5手术人次(手术科室考核)5.1指标设立的目的:鼓励手术科室开展手术;增加医院的影响力,提升医院整体实力。

5.2考核部门:质管科5.3数据来源:病案管理科5.4考核标准的设立:根据前3年历史数据计算置信区间,作为考核标准的参照值。

5.5目标值的设立:①目标值1:考核前3年全年平均实现值乘以115%。

②目标值2:置信区间上限。

③目标值3:根据目标值2、目标值4的差平均划分。

④目标值4:置信区间下限。

⑤目标值5:前3年数据的次最低值。

⑥否则,该项目不得分。

5.6考核具体办法:每月统计手术科室手术人次(病案首页)。

(二)质量指标6病案及时回收率(3日内)6.1指标设立目的:降低病案回收逾期率,提高病案回收效率,及时统计分析首页等相关数据指导医疗工作。

6.2考核部门:医务处6.3数据来源:病案管理科6.4目标值的设立:考核各科室病案3日(工作日)内及时回收率,标准值为100%,每低于标准值1个百分点扣1分,直至指标分值扣完为止。

6.5考核办法:每月统计各科室病案及时回收率。

6.6计算公式:病案及时回收率=及时回收病案例数/应回收病案总例数。

7临床路径管理率7.1指标设立目的:提高临床路径入组率;加强对路径病种的管理与控制。

7.2考核部门:医务处7.3数据来源:医务处7.4目标值的设立:①目标值1:考核期临床路径管理率≥70%。

②目标值2:考核期临床路径管理率≥50%。

③目标值3:考核期临床路径管理率≥40%。

④目标值4:考核期临床路径管理率≥30%。

⑤目标值5:考核期临床路径管理率≥20%。

⑥考核期临床路径管理率<20%,该项目不得分。

7.5考核办法:每月统计各科室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率。

7.6计算公式:临床路径管理率=指定时间段的出院患者进入路径数/该时间段内出院的总患者数。

8临床路径入组后完成率:8.1指标设立目的:提高临床路径完成率;保证临床路径实施质量。

8.2考核部门:医务处8.3数据来源:医务处8.4目标值的设立:①目标值1:考核期入组后完成率≥85%。

②目标值2:考核期入组后完成率≥70%。

③目标值3:考核期入组后完成率≥65%。

④目标值4:考核期入组后完成率≥60%。

⑤目标值5:考核期入组后完成率≥50%。

⑥考核期入组后完成率<50%,该项目不得分。

8.5考核办法:每月统计各科室病种临床路径入组后完成率。

8.6计算公式:病种入组后完成率=指定时间段进入并完成路径的患者数/该时间段内进入路径的患者数。

9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妇产科、儿科)9.1指标设立的目的:提倡、推广母乳喂养。

9.2考核科室:医务处9.3数据来源:妇产科9.4考核标准的设立:①目标值1:母乳喂养率≥95%。

②目标值2:母乳喂养率≥80%。

③目标值3:母乳喂养率≥70%。

④目标值4:母乳喂养率≥60%。

⑤目标值5:母乳喂养率≥50%。

⑥母乳喂养率低于50%,该项目不得分。

9.5考核具体办法:每月由产科、新生儿护理部根据医嘱统计本月母乳喂养率。

9.6计算公式:每月母乳喂养率=该月母乳喂养医嘱患者人数/该月出院人数*100%10剖宫产率10.1指标设立的目的:提倡顺产,努力降低剖宫产率。

10.2考核科室:医务处10.3数据来源:信息中心10.4考核标准的设立:①目标值1:剖宫产率≤45%。

②目标值2:剖宫产率≤55%。

③目标值3:剖宫产率≤60%。

④目标值4:剖宫产率≤65%。

⑤目标值5:剖宫产率≤70%。

⑥剖宫产率高于70%,该项目不得分。

10.5考核具体办法:每月由信息中心统计本月剖宫产率。

10.6计算公式:每月剖宫产率=该月剖宫产手术患者人数/该月产科出院人数*100%(三)成本指标11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11.1指标设立的目的:控制药品收入,减少患者负担;强化临床合理用药的管理;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11.2考核部门:质管科11.3数据来源:财务物价处11.4考核标准的设立:①目标值1:小于等于2016年科室全年药占比*0.9。

②目标值2:高于目标值1,小于等于2016年科室全年药占比。

③目标值3:非手术科室小于等于50%,手术科室小于等于40%;科室药占比在此比例之上的,以2015年科室全年药占比作为目标值。

11.5考核具体办法:每月统计各科室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

11.5.1计算公式:药品占业务收入比例=科室药品收入/科室总收入×100% 12百元收入(不含药品)卫生材料消耗12.1指标设立的目的:规范耗材的使用;降低医疗成本。

12.2考核科室:采购办公室12.3数据来源:采购办公室12.4考核标准的设立:①目标值1:小于等于测算基础值*0.85。

②目标值2:高于目标值1,小于等于测算基础值*0.90。

③目标值3:高于目标值2,小于等于测算基础值*0.95。

④目标值4:高于目标值3,小于等于测算基础值*0.98。

⑤目标值5:高于目标值4,小于等于测算基础值。

⑥每百元收入消耗材料比例在5%以下的,本项目默认得分;满足目标值1的条件时,根据计分系数给予奖励。

12.5考核具体办法:每月统计各科室每百元收入消耗材料。

(四)医保指标13医保指标13.1指标设立的目的:检查医保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医保管理规定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执行情况;加强医保培训管理和医保拒付管理;保障医院医保指标完成。

13.2考核部门:医疗保险办公室13.3数据来源部门:医疗保险办公室13.4目标值的设立:13.4.1医保住院患者出院人数超标比(出院人数超标比=(月出院人数- 指标)/指标):①目标值1:15%<病区出院人数超标值②目标值2:10%≤病区出院人数超标值<15%③目标值3:5%≤病区出院人数超标值<10%④目标值3:0≤病区出院人数超标值<5%⑤目标值5:-10%≤病区出院人数超标值<0⑥病区出院人数超标值<-10%,该项目均不得分注:指标为10人以下科室,低于指标按目标值4考核。

13.4.2医保住院患者个人负担率超标值(个人负担率=(发生金额-申请医保基金支付-申请救助金额支付-床位费自费)/发生金额;个人负担率超标值=各科个人负担率-各科指标):①目标值1:个人负担率超标值≤-5%②目标值2:-5%<个人负担率超标值≤0③目标值3:0<个人负担率超标值≤5%④目标值4:5%<个人负担率超标值≤10%⑤10%<病区个人负担率,该项目均不得分。

13.4.3医保住院患者人次均统筹申请支付金额超标比(次均费用超标比=(各科实际次均费用-指标)/指标):①目标值1:次均费用超标比≤-5%。

②目标值2:-5%<次均费用超标比≤0%。

③目标值3:0%<次均费用超标比≤5%。

④目标值4:5%<次均费用超标比≤10%。

⑤10%<次均费用超标比,该项目不得分。

13.4.4医保住院患者人次人数比超标比(人次人数比超标比=各科本月实际人次人数比-指标)①目标值1:人次人数比超标值≤-0.01②目标值2:-0.01<人次人数比超标值≤0③目标值3:0<人次人数比超标值≤0.01④目标值4:0.01<人次人数比超标值≤0.02⑤0.02<人次人数比超标值,该项目均不得分。

13.5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医保考核项目全部不得分:①住院挂床、冒名顶替、分解住院等骗保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