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康复训练讲解
3) 紧张性反射: 紧张性迷路反射( TLR) 颈紧张性反射(TNR) 紧张性腰反射(TWR) 阳性支撑反射(PSR) 对侧伸肌反射 及抓握反射(grasp reflex)
4)异常肌张力: 肌张力在临床上是以被动运动肌
体的某部分时所感受到的抗阻力量来 表示的。
痉挛表现为肌群肌张力增高、协 调异常的特定模式,并不是某块肌肉 的肌张力增高所致。是肌肉牵张反射 控制紊乱所致。
最小限度的随意运 动,并开始出现共 同运动或其成分
3 级 痉挛加剧,可随意 能全指屈曲,勾状 1、 随意引起共同
引起共同运动,并 抓握,但不能伸展,运动或其成分
有一定的关节运动 有时可由反射引起 2、坐位和立位时,
伸展
髋、膝、踝可屈曲
4 级 痉挛开始减弱,出 能侧方抓握及拇指 1、开始脱离共同运
现一些脱离共同运 带动松开,手指能 动的运动。
概述/临床分类
出血性 脑卒中
缺血型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脑血栓 形成(最 多见) 脑栓塞
本病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脑受损症状的局灶性。 二.起病急骤。 引起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意 识、运动、知觉、认知、语言、 精神情绪方面。
易发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 心脏病 血液流变学异常 血液病 糖尿病 不良饮食习惯等
联合运动(associated movement): 不是联合反应,是正常人两侧肢体 的完全相同的运动,即一侧肢体的 活动加强了对侧,肢体相同的活动, 是伴随随意运动的、自动的姿势调 整。
2)共同运动(synergy movement): 是指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活动
时引发的一种随意运动。它们是定 型的,无论从事那种活动,参与活 动的肌肉及反应的强度都是相同的, 没有选择性运动。
概述
使用不科学的康复治疗方法,造成 误用综合征
偏瘫患者因接受了不正确的治疗所造成的人 为的症候群。表现为发病半年后出现手挛缩、 足内翻,足下垂,走路时表现划圈步态等。
偏瘫的评价
1. 偏瘫的痉挛模式 1)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
是指若用力使身体的一部分肌肉 收缩时,可以诱发其他部位的肌 肉收缩。
头部:头部旋转,向患侧屈曲使面朝向健侧 上肢:肩胛骨回缩,肩带下降,肩关节内收、内旋,肘
关节屈曲伴前臂旋后(某些病例前臂旋前)腕关 节屈曲并向尺侧偏斜 手指屈曲、内收 拇指屈曲内收 躯干:向患侧侧屈并后旋 下肢:患侧骨盆旋后、上提 髋关节伸展,内收、内旋 膝关节伸展 足跖屈、内翻 足跖屈曲、内收(偶有大趾伸展表现出明显的 Babinski征者)
脑卒中偏瘫的运动功能评估: 1.常采用Brunnstorm评价法; 2.Bobath评价法; 3.上田敏法及Fugl-meyer评价法. 不宜用肌力评价法
Brunnstrom运动评价表(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分期)
上肢
手
下肢
1 级 弛缓,无随意运动 弛缓,无随意运动 弛缓,无随意运动
2 级 开始出现共同运动 无主动手指屈曲 或其成份,不一定 引起关节运动
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
十六病室
龙建华
概述
偏瘫(hemiplegia): 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名称而是个综合征。依脑损伤的 部位,临床上可以表现为双侧瘫或单瘫。
偏瘫民间又叫半身不遂,中医称脑中风、脑卒中, 由于脑卒中、脑外伤等颅内神经损伤、脑肿瘤、 脑炎等脑内病变导致大脑皮层运动区或椎体束受 损引起的对策肢体瘫痪,又称中枢性瘫痪。
2.偏瘫的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 (1)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的本质:
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障 碍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使运动 系统失去其高位中枢的控制,从而原 始的、被抑制的、皮层以下中枢的运 动反射释放、引起运动模式异常。
(2)偏瘫恢复的过程:Brunnstrom 提出偏瘫恢复六阶段的理论, 阶段Ⅰ 驰缓期 阶段Ⅱ 痉挛期 阶段Ⅲ 联带运动期 阶段Ⅳ 部分分离运动期 阶段Ⅴ 分离运动期 阶段Ⅵ 运动大致正常。
分离运动。
物,但不熟练
1、立位,髋伸展
1、上肢外展90º
位能屈膝。
(肘伸展,前臂旋 2、能随意全指伸 2、立位,膝伸直,
前)。
开,但范围大小不 足稍向前踏出,踝
2、上肢前平举及上 等 。
能背屈 。
举过头(肘伸展)。
3、肘伸展位,前臂 能旋前、旋后。
痉挛基本消失,协 6 级 调运动正常或接近
正常 。
1、能进行各种抓 握;2、 全范围的 伸指;3、 可进行 单个指活动但比健 侧稍差 。
动模式的运动;1. 半随意的、小范围 2、坐位,足跟触地,
手能置于腰后。2. 的伸展
踝能背屈
上肢前屈90°(肘 伸展)。3.屈肘 90°,前臂能旋前、 旋后
3、坐位,足可向后 滑动,使屈膝大于 90°
痉挛减弱,基本脱 1、 用手掌抓握, 从共同运动到分离
5 级 离共同运动,出现 能握住圆柱及球形 运动:
痉挛
• 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特征之一,脑 卒中偏瘫患者的患侧各肌肉均有不同 程度的痉挛,因此患者的姿势和运动 都是僵硬而典型的,上肢表现为典型 的屈肌模式(或称屈肌优势),下肢 表现为典型的伸肌模式(或称伸肌优 势)。充分了解偏瘫患者的痉挛模式 对于这些患者的评价和治疗是非常重 要的。
偏瘫的痉挛模式
协调运动大致正常。
1、立位髋能外展 超过骨盆上提的范 围。
2、立位,髋可交 替地内、外旋,并 伴有踝内、外翻 。
脑卒中后,最常见的表现是在 三方面:
偏瘫患者由于持久卧床或长期被迫采取坐位,不活动或 活动减少,床和椅子的支撑抵消了重力对机体的作用, 人体因此出现以生理功能衰退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叫废 用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废用性肌肉萎缩、废用性骨质疏 松、关节挛缩畸形、体位性低血压、压疮、便秘,大小 便失禁以及异位骨折,骨化,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和 消化功能减退等。
概述
康复:就是运用各种积极的手段,对残疾者进行训 练和再训练,使患者的残存功能和能力获得最大限 度的发挥,来提高生存质量,使患者回归生活、回 归社会。
一般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3天就可以进行康复治疗, 出血性脑血管病则需在发病1周左右进行康复治疗。
概述
重视治疗,不重视康复,其后果造成 废用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