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贡贸易含义
第 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历程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三、古代中国对外贸易
周明学 2012、2、22
一、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历程
1、第一次高潮:春秋战国、秦汉:
(1)商朝:产生“商人”“商业” (2)春秋战国:商业史上第一次飞跃性发展
①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私营商业(第一批私商) ②出现了许多大商人,商人社会地位较高 ③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业城市(第一批真正城市) ④金属货币的广泛铸造和流通(第一批金属货币) 铜币有布币、刀币、圜钱和蚁鼻钱四种,另有黄金。
课 堂 练 习
1、(2009年高考)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 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2、(2009年高考)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 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 A.废除五铢钱 B.市坊分区 C.实行两税法 D.草市兴起 3、(2010年高考)下表是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 买卖契约情况表。该表反映了 时间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宝钞23、银1、布1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2)宋代:商业史上第二次飞跃性发展(“商业革命”)
表现: ①农产品、手工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商品种类迅速增加,以日用生活必需品为主 ②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反映了北宋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和货币信用关系的发展;反映了北宋科学技术的 高度发达。 ③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④城市中的市坊界限被打破(城市的经济功能上升) ⑤出现大量草市、市镇、早市、夜市等 草市的合法。“市镇”来源:多为“草市”升格,少由“军镇”转化。 原因: 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②不抑土地兼并,为工商业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③政府重商,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如草市的合法化;废止市坊制度;允许商人子弟应举;贩货上京者免税等。
讨 论 春秋战国时期的铜币有何特点 ?
1、形状般等价物; 2、皆有铭文,铭文的内容主要是地名或城邑名,反映了政 治经济权力分散的状态。
(3)秦汉:艰难发展:
汉代采取抑商政策最明确的是汉高祖、汉武帝。如汉武帝 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 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 汉代采取重商政策最明确的是汉文帝、汉景帝。如文帝 “弛山泽之禁”,即开放原来归国家所有的山林川泽,准许私 人开采矿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2011年高考)《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 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6、(2011年高考)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 论四时皆然。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3、第二次高潮:隋唐至明清
(1)隋唐: 表现: ①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市场空间扩大) 在州县城以外出现了许多定期集市,故称之为草市。草者,非正式、非常 设、草创未完之义,以免触犯政府法令,与州县之治所设立的“官市”相对立。 ②邸店、柜房、飞钱相继问世(为长途贩运、大宗买卖服务) 邸店:旅店﹑仓库﹑商店三合一 柜房: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飞钱:是我国最早的邮政汇款,在京城“进奏院”与道之间汇兑 原因: 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②大运河的开通
A崇仁坊为唐进奏院集中地之一,各种信息尤其是政治信息的集散地,京中诸坊,莫之与比。 B “备置官司”的市,即比较正规的官市,史料见《隋书· 食货志》。
(3)元朝: 大都成为国际性的 商业大都会。
(4)明清:商业史上第三次飞跃性发展
①商贸大城市和工商业市镇的大量涌现(教材所谓“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市镇发展:一是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二是呈现专业化发展,出现大量 专业市镇; ②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商品市场,农产品、手工产品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进一步发展 ④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 商品交易规模的扩大,原先的铜钱货币运输不便(重、价值低),无法适应 大批量的流通,必须有一种更贵重的金属货币进行补充替代;中国的对外贸易都 是出超,积攒了大量白银,使中国的白银储备大量增加。 ⑤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商帮”
(4)局限性:
①商品以奢侈品、工艺品和土特产品为主 ②经商的时间、地点受到限制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 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 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2、低潮:魏晋南北朝
原因: (1)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它们都属于自然经济 (2)长期战乱,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和城市遭到破坏 (3)政治分裂,关卡林立 (4)征收实物税 (5)迎来了历史上非常寒冷的时期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银52、稻谷1
4、(2009年高考)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至道末年(997年) 天禧末年(1021年) 熙宁十年(1077年) 2408.1 2641.2 2021.3 非农业税(万贯) 1567.3 3874.0 5117.2 农业税:非农业税 60:40 40:60 2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