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中心质量监督工作程序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环境监测中心质量监督工作程序
1目的
对监测人员包括在培人员进行经常性的足够的监督,解决过程控制中的弊病,确保监测工作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监测质量有关的监督工作。
3职责
3.1质量负责人负责监测质量监督工作的总体管理;
3.2质量监督员负责本科室(或主管项目)的监督工作。
4程序
4.1监督的内容
4.1.1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
4.1.2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和工作状态;
4.1.3监测工作环境受控状况;
4.1.4标准、技术规范、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执行情况;
4.1.5原始记录的原始性和监测报告、原始记录的完整性、正确性;
4.1.6质量监督员认定影响工作质量的其它事项。
4.2重点对以下情况进行监督
4.2.1验证比对试验时;
4.2.2新项目开展、新设备投入使用时;
4.2.3发生用户投诉时;
4.2.4监测数据有异议或数据处于临界状态时;
4.2.5执行纠正措施时;
4.2.6关键岗位的监测;
4.2.7应急监测或仲裁监测时;
4.2.8新工作人员上岗时;
4.2.9样品情况比较特殊时。
4.3质量监督员由环境监测中心发文聘任。
4.4质量监督员由熟悉监测方法和程序,了解监测工作目的以及能正确评定监测
结果的人员担任。
4.5质量监督员在质量负责人的指导下,在所在科室(或主管项目)内实施连续的、不定期的、足够的监督工作。
4.6质量监督员在实施监督过程中,发现有影响监测工作质量的问题时,有权要求暂停监测工作,立即纠正。
情况较严重或现场无法立即纠正的,由质量监督员填写《不符合项及纠正措施表》,说明纠正措施和完成时限。
监测人员在未实施纠正或落实纠正措施前,不得继续类似的监测工作。
4.7质量监督员在实施质量监督过程中与被监督人员发生争议且无法确认时,应记录相关情况,及时向质量负责人汇报,由质量负责人裁定争议。
4.8质量监督员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纠正情况进行验证,当证明不合格已消除时,监测人员可以继续监测工作。
4.9质量监督员应将完整的质量监督过程和结果填入《质量监督记录表》中,经室主任审核后将记录交质量负责人。
4.10质量监督员应对发现问题的纠正情况进行跟踪,同时对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加强监督和控制。
4.11必要时,质量负责人可对监督过程中发现较多的共性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内部审核。
4.12质量监督记录由办公室存档。
5引用文件
《内部审核程序》
6相关记录
《不符合项及纠正措施表》
《质量监督纪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