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人既有西方人的爽朗,又有东方人的矜持。
他们兴趣广泛,喜欢体育运动,如冲浪、帆板、赛马、钓鱼、赌赛马、地滚球运动、澳式橄榄球及游泳等都有众多的热衷者。
在悉尼市,若不会游泳,将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
在商港达尔文市,由于白天温度很高,因此游泳一般都在晚间进行,该市的市民尤其喜欢喝啤酒,据说啤酒销售量仅次于联邦德国的慕尼黑市。
居住在澳大利亚一些部落辖区内的土著人,仍然保护着自己的风俗习惯。
相见礼仪
澳大利亚人在第一次见面或谈话时,通常互相要称呼“先生”、“夫人”、“女士”或“小姐”,熟悉之后就直呼其名。
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其社交礼仪是多姿多彩的。
以见面礼节而论,他们所行的既有握手礼、拥抱礼、亲吻礼,也有鞠躬礼、拱手礼、合十礼,可谓五花八门。
澳大利亚有“女士优先”的良好社会风气,对妇女都极为尊重。
这里的男人们相处,感情不能过于外露,大多数男人不喜欢紧紧拥抱或抱住双肩之类的动作。
在社交场合,忌讳打哈欠,伸懒腰等小动作。
澳大利亚人见面习惯于握手,不过有些女子之间不握手,女友相逢时常亲吻对方的脸。
澳大利亚人大都名在前,姓在后。
称呼别人先说姓,接上先生,小姐或太太之类。
熟人之间可称小名。
拜访礼仪
拜访商界或政府工作人员办公室,需预先约会。
业务约会一定要准时,社交约会最迟勿超过半小时。
如果你不得已而迟到,最好先打电话通知对方,并告诉他你将会到达的时间,对方会欣赏你的做法。
很多生意是在酒吧中做成的。
如果你提议喝一杯,通常由你付账,不可各自付账,除非事先说好。
澳大利亚人请客一般提前一周左右向被邀请人发出邀请。
是否赴约应明确告知邀请人。
接受后因故不能前往者,应及时通知邀请人,否则便是失礼。
另外,拜访澳大利亚人应事先约定,不可突然拜访。
餐饮礼仪
澳大利亚人在饮食上以吃英式西菜为主,其口味清淡,不喜油腻。
他们爱喝牛奶,喜食牛肉,猪肉等。
他们喜喝啤酒,对咖啡很感兴趣。
外出用餐时如果几个人一同外出吃饭,通常是各自支付自己那一份。
如果想去极隆重或极受欢迎的餐厅吃饭,最好事前致电订位。
除非在高级餐厅,一般人都会叫服务生将剩余的食物放在盒子里打包带回。
若是聚餐,可问明应不应带点自制的食品。
吃饭时要注意西方的餐桌礼仪。
女主人照例带头开始用餐。
先让客人取用主菜,然后自己才用。
宴会终结时,主人或女主人如有疲倦的迹象,则意味着该是告辞的时候了。
第二天,打一个电话或寄一张简短的致谢函,并表示对昨夜晚餐的欣赏。
这会令主人感到欣慰。
礼尚往来,如果礼仪周到,应该在几个星期之后回请一次。
服饰礼仪
男子多穿西服,打领带,在正式场合打黑色领结。
不佩戴饰品。
女性穿短裙和短衬衫,较少穿套装。
商务礼仪
到澳大利亚进行商务活动的最佳月份是3-11月。
澳大利亚是一个讲求平等的社会,不喜欢以命令的口气指使别人。
他们把公和私分得很清楚,所以不要以为一起进过餐,生意就好做了。
饮食习惯
澳大利亚人在饮食上不吃辣味,有的人也不喜欢吃酸味,他们注重菜品的质量,讲究菜肴的色彩。
主食澳大利亚人愿意吃面,特别爱吃中国风味的清汤饺子,鸡、鸭、鸽、鱼、海鲜、猪
牛肉,蛋类等也是他们喜欢的食品。
澳大利亚人对煎、炒、炸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很偏爱,豆芽菜、西红柿、黄瓜、生菜、菜花等蔬菜,味精、酱、姜、胡椒粉是他们常用的调料品。
澳大利亚人喜爱的菜谱有火腿、炸大虾、煎牛里脊、北京烤鸭、油爆虾、烤鸡、烤鱼、番茄牛肉、脆皮鸡、糖醋鱼、炒什锦等风味菜肴,喜欢喝啤酒和葡萄酒;对饮料中的咖啡很感兴趣,也爱喝红茶和香片花茶,对水果中的荔枝、苹果、枇杷、葡萄、西瓜、梨都爱吃,喜欢干果、花生米等。
主要禁忌
澳大利亚人对兔子特别忌讳,认为兔子是一种不吉利的动物,人们看到它都会感到倒霉。
与他们交谈时,多谈旅行,体育运动及到澳大利亚的见闻。
受基督教的影响,澳大利亚人对于“13”与“星期五”普遍反感至极,认为它们会带来灾难和不幸。
他们忌讳“自谦”的客套语言,认为这是虚伪和无能或看不起人的表现。
在同澳大利亚人打交道时,有几点需特别注意的是:在正式场合,澳大利亚人反感将本国与英国联系在一起。
不喜欢听“外国”或“外国人”这一称呼。
在他们认为,过于笼统的称呼是失敬的做法。
澳大利亚的基督徒有“周日做礼拜”的习惯。
如果想在这天与他们进行约会,往往“难于上青天”。
澳大利亚人参加聚会也有一套约定俗成的礼节:准时赴会,最好比约定的时间迟10分钟。
不要带未经邀请的朋友。
如果有什么东西你不能吃,应提前告知主人。
赴会时可带些小礼品,如鲜花、酒、工艺品等。
如果在餐馆里请吃饭,客人不必带礼品。
入寝时间:大部份的澳洲人晚间10:00左右入寝,早上7:00左右起床。
别人入睡后,请勿制造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