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护措施
一、安全防护措施概述
安全防护措施是“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的第四个环节,其目的在于突出预测失误或防突措施失效发生突出时,避免造成
人员伤害事故,从而建立起防止突出事故的第二道生命保障线。
安全防护措施主要包括石门揭穿突出煤层的震动放炮、采掘工作面的远距离放炮、反向风门、避难所、压风自救系统和作
业人员必须配带隔离式自救器等。
❑1、震动性放炮
震放炮的作用:
震动放炮是一种诱导突出的方法。
由于震动性放炮是在人员远离工作面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它是防止发生突出人身事故的一种安全防护措施。
震动放炮时对爆破工作面产生的强大震动力和破碎,使工作面前方煤体应力和瓦斯动力状态突然改变,给突出发生创造了最为有力的条件。
该法于1890年首先在法国应用,当前仍是世界各国在防突安全方面所用的主要方法。
震动放炮技术要求
石门震动放炮要求一次全断面揭穿(薄煤层)或揭开(中厚、厚煤层)突出煤层。
对急倾斜和倾斜的中厚和厚煤层,要求一次全断面揭入煤层的深度应不小于1.3m;对缓倾斜煤层,应一次全断面揭开煤层。
震动爆破爆破孔的装药量根据我国各突出矿井的统计,采用毫秒雷管时,爆破单位体积岩石的装药量为2~3kg/m3;采用瞬发雷管时
为3~4.5kg/m3。
为提高爆破效果,加大一次爆破的深度,可用深孔掏槽布孔方法,即先在石门中心部位打几个直径100~200mm的钻孔,这些钻孔不装药,作为爆破时的附加自由面。
实施震动放炮的要求:
✓①震动放炮前,揭穿煤层的工作面必须有独立的回风系统,回风系统必须保证风流畅通。
✓②在石门进风侧的巷道中,为了防止突出的瓦斯逆流进入进风系统,应设置两道坚固的反向风门。
放震动炮时,将反向风门
关闭,不放炮时将风门敞开。
✓③震动放炮一次启动全部炮眼,崩开石门全断面的岩柱,如果第一次震动放炮未能全断面揭开煤层,则第二次爆破作业仍须
按震动放炮的各项要求进行,直到揭穿煤层为止。
✓④震动放炮必须有专门设计,设计中对爆破参数、放炮地点、反向风门位置、避灾路线、停电、撤人和警戒范围等,应根据
石门揭煤地点的地质、开采条件,做出明确的规定。
✓⑤岩石眼不得打入煤层,眼底距煤层应保持0.2m。
如已打入煤层,应在眼底充填不小于0.2m长的炮泥。
打穿煤层的炮眼在煤、岩层段应分段装药,并用长0.25m的炮泥隔开。
✓⑥所有炮眼装药后都应现充填1~2个水炮泥,然后再封炮泥直到眼口。
✓⑦震动放炮应采用毫秒雷管,延期总时间不准超过130ms,•
且不得跳段使用。
✓⑧震动放炮时,回风系统电器设备都必须切断电源,严禁人员作业和通过。
✓⑨放炮地点距石门工作面的距离应根据突出后瓦斯可能波及的最大范围确定。
我国南方一些严重突出矿井,在地面放震动炮,全井撤人。
✓⑩震动放炮由矿总工程师统一指挥,并有矿山救护队在指定地点值班,放炮后至少30min,由救护队人员进入工作面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恢复送电、通风、排除瓦斯等具体措施。
❑2、远距离放炮
远距离放炮在我国突出采掘工作面普遍采用,它和震动放炮一样,也是一种安全防护措施,只是一次爆破的孔数和药量少而已。
在有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采用爆破作业时,都必须采用远距离放炮。
放炮地点应设在进风侧反向风门之外,距工作面的距离应根据放炮后突出可能波及范围而定,但不得小于300m。
放炮员操纵放炮的地点,应配备压风自救系统或自救器。
远距离放炮时,回风系统的采掘工作面及其它有人作业的地点,必须撤人、停电,放炮后30min,•方可进入工作面检查。
远距离放炮必须选用煤矿安全炸药、铜脚线的毫秒雷管及铜芯电缆作为母线。
❑3、反向风门
反向风门是防止突出的瓦斯逆流进入进风巷道而安设的风门。
反向风门安设在掘进工作面的进风侧,平时是敞开的,只在放炮时才关闭。
当发生大型和特大型突出时,其突出产生的冲击波往往破坏反向风门和通风设施,造成瓦斯逆流波及其他区域,扩大了突出造成的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如1986年2月8日六枝矿务局大用矿1377煤巷掘进放炮引起突出,突出煤量2000t,涌出瓦斯42万m3 ,突出冲击波将距突出点300m外设置的两道反向风门破坏,造成瓦斯逆流波及整个东翼采区的采掘工作面,致使多人伤亡。
因此,合理确定反向风门的工作参数,研究高强度、性能可靠的反向风门,对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反向风门必须设在石门掘进工作面的进风侧,以控制突出时的瓦斯能沿回风道流入回风系统。
必须设置两道牢固可靠的反向风门,风门墙垛可用砖或混凝土砌筑。
❑4、压风自救装置
煤和瓦斯突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突出过程中涌出大量的瓦斯,在大多数事故中,职工伤亡均因瓦斯窒息引起。
因此,在目前技术上尚不能完全杜绝煤和瓦斯突出发生的情况下,建立矿工生命保障系统,使工人在充满瓦斯的巷道中得到及时自救,具有重要意义。
1989年12月19日在江西英岗岭矿务局建山矿2201工作面发
生5000t煤炭的大型突出时,突出瓦斯达4.5万m3,造成风流逆转,当时在工作地点的37人,有36人因及时使用压风自救装置而幸免于难。
压风自救系统是一种固定式永久性自救装备,安装在避难所、回风道有人作业的场所及人员流动的井巷,也可安装在掘进和回采工作面。
长距离掘进巷道应每隔50m设置一组。
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或有突出预兆出现时,工作人员可就近进入自救装置,打开压气阀避灾。
每组压风自救系统一般可供5~8个人同时使用,压缩空气供给量,每人不得少于0.1m3/min。
❑5、隔离式自救器
突出矿井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隔离式自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