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课件新人教必修3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课件新人教必修3
D说的是文化的含义,与本题无关。
命题点二
文化的特点和作用
[典例 2]
(2013· 天津高考)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东
“东方美人”茶,由台湾当地客家人种植,得 方美人”是台湾苗栗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 名于英国女王的一次偶然品尝时对此茶的赞叹, 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然品尝到此 人们在生活中用冰水浸泡此茶,体验此茶的美 妙之处,这说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 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 文化
从文化与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是人类社会
社会的关 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
系看 特 文化
从文化与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 个人的关 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 系看 从文化与 物质的关 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 物质载体,需要通过物质载体呈现出来
理由:先进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3.优秀文化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2011· 福建卷· T26) B)( ×
理由:优秀文化反映时代的潮流,引导时代的走向。
二、选择题常考点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必须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实 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 践中,“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 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可见, 这表明优秀的文化源于时代的实践;优秀的 艺术作品“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表明优秀 优秀的文化 ( ) 的文化可以引领时代的发展
②精神文化总是
③精神文பைடு நூலகம்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悬棺文化通过悬棺岩画表 A.①② B.①③ 现出来,说明精神文化的 C.②④ D.③④ 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 体
文化的形式和社会作用
1.文化的形式 从静态角度看,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 科学、文学、艺术等。 从动态角度看,包括各种文化活动,即人们进行文化生产、 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2013· 海南高考)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
悬棺岩画的内容体现了人们 一般的魅力。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 371 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 ①③本身说法错误,且不 生活的场景,说明精神文化 画。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 符合材料主旨。 是人们实践的产物
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该考古发现佐证了( 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 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
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 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这表明( A.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
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与社会发展 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
[典例 3]
点
系看
[学法指导] 从两个层次把握文化的含义 ┄┄┄┄┄┄┄┄┄┄┄┄┄┄┄┄┄┄┄┄┄┄┄┄┄┄
一是文化包括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精神活动是从动态角 度来讲的,如拍电影的过程;精神产品是从静态角度来讲的, 如拍完电影形成的胶片。 二是文化包括意识形态性质部分和非意识形态部分。意识 形态性质部分,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非意识形态部 分,如自然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课前 10 分钟循纲忆知
文化的含义、特点和形式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正确理解和把握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内 涵
本 是一种精神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这种力 质 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 上 物质力量
我们所说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 范 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 围 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 上 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典例 1]
(2011· 福建高考)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
A.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
文化作为意识范畴,可 B.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以反作用于实践,但并 文化源于实践,不是源 不能直接创造未来 于智慧
C.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文化不能决定时代的走 D.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进 向,B夸大了文化的作用
2.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 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 学法指导 ]
结合图表理解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
的作用的双重性 ┄┄┄┄┄┄┄┄┄┄┄┄┄┄┄┄┄┄┄┄┄┄┄┄┄┄┄┄
一、命题常设误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013· 广东卷· T31③)(√) 2. 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2014· 山东卷· T32C)(× )
雷锋精神既影响了几代中国 [典例 2] (2012· 广东高考)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 并传 人,又影响了世界多个国家 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体
一、命题常设误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012· 安徽卷· T8①)(√)
2.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2013· 海南卷· T16③)(×)
理由: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精神文化的价值要随时代变迁而改变。
二、选择题常考点
命题点一
[典例 1]
文化的内涵
(2008· 山东高考)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
响学生,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 特定的文化环境 ( 心环节 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 方式,而不是“决定”
某校通过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来影 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
化生活道理是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