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定州汉墓竹简〈论语〉》文物出版社1997年7月论语学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1……爲政子曰:“爲正以德,辟如北辰,2…………[之]以禮,有佴且格。
3…………[吾十]有五而志乎學,卅而立,卌而不惑4……而耳順,七十而5…………告之曰:“孟孫6……對曰:‘無違’。
”□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7……之以禮,祭之以禮,”8……武伯問孝。
子曰:“父母□……憂。
”9子遊問[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至於犬馬,皆能10[有養。
不敬,何以別?”11[子夏問孝。
]子曰:“色難。
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12……增是以爲孝乎?”13[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14…………[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15…………“溫故而智新,可以爲師矣。
“16子曰:“君子不[器]。
”17[子]貢(形近)問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從之。
”18[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9[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0子曰:“功乎異端,斯害也已。
”21……曰:“由!誨女智乎![智之爲智]之,弗智爲弗智,是智也。
”22……[祿。
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23……殆,慎行其餘,則□□□□尤,行寡悔,祿在其中24……[哀公問]曰:“何爲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25……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26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狀,則27……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28……謂孔子曰:“子何不爲正也?”子曰:“《書》云:‘孝乎維孝,友29……[弟],施於有正。
是亦爲正,奚其爲爲正也?”30[子曰:“人而無信,不智其可也。
大]輿無輗,小輿無[軏],31……[何以行之哉?]”32子張[問]:“十世可智與?”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33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智也。
其或繼周者,[雖百]34……[可]智也。
”35[子]曰:“非其鬼而[祭] 之,[諂]也。
□□□□□□36八佾……□徹。
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37…………放問禮之本。
子曰:“大[哉]38……其易也,寧39…………曰:“荑狄之有君也,不若諸[夏之亡也]。
”40……謂泰山不如林放乎?”41……事後素。
”曰“禮後乎?”子曰:“起予[商]也!始可與言《詩》已42…………[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徵之矣。
”44子曰:“[禘]□45…………如在,祭申(形近)如申(形近)[左]。
46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47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窖,寧媚於竈,何謂也?”48……罪於天,無所禱49……子曰:“周監於二代,或(形近)或(形近)乎文哉!吾從周。
”50……事問。
子聞之,曰:“是禮也。
”51……古之道也。
”52[子貢(形近)去]53…………臣事以忠。
”54[哀]公問主於宰我。
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55……[以粟,曰],使民戰栗也。
”子聞之,曰:56……諫,既往不咎。
”57子曰:“管中之器小[哉!”或]□:“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58……亦樹塞門。
國君爲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59…………如也,允如[也,以]60…………從者見之。
“二三子何患於喪?天下61……里仁子曰:“不仁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
仁者安]62…………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63……仁,惡乎成名?君子無□食之間違仁,造次必64…………[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也。
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65子曰:“朝聞道,夕死可□。
”66……[曰:“君子於天下],無謫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67[子曰:“君子懷德,小人壞土];68……[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69子曰:“能以禮讓爲國乎?何有?70……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未爲可知也]。
”71……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72[子曰:“君子踰於]義,小人踰[於]利。
”73子曰:“事父母儆諫,見志不從,有敬不[違,勞而不怨]74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75……[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76公冶長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女,器也。
”曰:“何器也?”曰:“□77……或曰:“雍也仁而不侫。
”子曰:“焉用侫?御人以口給,屢[憎]78……不智其79……子曰:“道不行,乘泡浮於海。
從我者,其由與?”子路□80之喜。
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81子武伯問:“子路仁乎?”子對曰:“不智也。
”有問。
子曰:“由也82……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智其仁也。
求也,[千室之邑],83……乘之家,可使爲之宰也,不智其仁也。
”“赤也[何如]?”84……[宰予晝寑。
子曰:“朽(形近)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85……與何誅?”86子曰:“殆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87言而觀其行。
於予與改是。
”88 [子]曰:“吾未見剛者。
”或對[曰:“□]長。
”子[曰:“長也欲,焉]89…………欲人之加諸□也,吾亦欲毋加諸人。
子[曰]:“90……“賜,非爾(形近)所[及也]。
”91[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92……□[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93子曰:“子産有君子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94……惠,其使民也義。
”95[子曰:“晏平中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96子張問曰:97……違之。
至於也國,則曰,‘猶吾大夫□子也。
’違之。
之一98……□曰:‘猶吾大夫□子也。
’違之。
何如?”子曰:“□矣。
”曰:99……季文子三思而後行。
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100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間,[斐然]成章,不智101……子曰:“孰謂杘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予之。
“102……[言]、令色、足[恭,左丘明]佴之,丘亦佴[之。
匿怨(形近)而]103…………而毋憾(形近)。
顔淵曰:“願毋伐□,毋□104……[願]聞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傰(形近)友信之,少者]105…………見能見其106…………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107……雍也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也。
”108……間,毋乃大間乎?”子曰:109……[哀公]問:“弟子孰爲好學?”孔[子對曰]:“有顔回者好學,110……過。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111……冉子與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112……[不]繼富。
”113……康子問:“中[由可]114……子曰:”由也[果,於從正乎何有?”□□□]可使從正也[歟]?”115……[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於從政乎]116…………[我必在汶上矣]。
117[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末之,命矣夫!118……而有斯疾也!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此疾也!”119子曰:“賢哉,回也!一單食,一120…………道而廢。
今女畫。
”121……□子夏曰:“[爲君子儒]!122……[子]曰:“孟之反不伐,賁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123……也,馬不進也。
’”124□曰:“不有祝鮀之仁,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125……[子曰:“人生之也直,亡生也幸而免也]。
”126子曰:“智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如樂之者。
”127子曰:“中人以上,可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語上也。
”128樊遲問智。
子曰:“務民之義,敬鬼而遠之,可謂智矣。
”129子曰:“齊壹變,至於魯;魯壹變,至於道。
”130宰我曰:“仁者,唯告之曰,井有仁者焉。
其從也之?”子131……“何爲其然也?君子可選,不可陷也;可欺,不可罔也。
”132子曰:“君子[博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之畔矣夫!”133[孔]子見南子,子路不說。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134[子貢曰:“若博施於民能濟衆],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135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136己欲達而達人。
能近取辟,可謂仁之方也已。
”137述而……[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我於老彭。
”138……”[黑而職,學不厭,誨人不]卷,何有於我哉?”139[子曰]:“德之不脩也,學之不[講]也,聞義不能徙也,[不善]140[不]能改也,是吾憂也。
”141[子]之燕居也,申申如也,沃沃如[也]。
142子曰:“志於143…………謂顔淵曰:“用則行,舍之則臧,唯]144……路曰:“子145……子曰:“暴虎馮河146……[吾弗]與也。
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
”147[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爲之。
如不可求也,148從吾所好。
”149子之所慎:齊,戰,疾。
150……[在齊聞《韶》,三月]151…………貢曰:“若,吾[將問]152……賢人者□153……[何怨]?”出,曰:“夫子弗爲也。
”154……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不]155……[富且]貴,於我如浮云。
156……以學,亦可以毋大過矣。
”157[□所雅言],《詩》、《書》、執禮疾,皆雅言也。
158……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
子曰:“女何不曰,其爲人也,159……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形近)。
”160……曰:“我非生而智之者161…………[不語怪,力,亂],162……子曰:“我三人行,[必得我師]焉:澤其善者而從[之,其]163……善者而改之164…………“[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165□曰:“二三子以我爲隱子乎?吾無隱乎爾(形近)。
吾無行而166……與二三子,是丘也。
”167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168子曰:“聖人,吾弗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
”169子曰:“善人,吾弗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
170……而爲有,虛而爲盈,約而爲泰,難乎有[恒矣]。
”171子曰:“蓋有弗智也而作之者,我無是。
多聞,擇其善172而從之;多聞而志之,智之次也。
”173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
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174……甚?人絜己以進,與其絜也,不葆175…………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176……陳司敗問昭[公智禮乎,孔]子曰:“智禮。
”孔子退,揖巫□177[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178……謂之吳孟子。
君□智禮,孰不智禮?”巫馬[期]179……[告。
子]曰:“丘幸,茍有過,人必智之。
”180……[之,而後和]之。
181……曰:“文幕,吾猶人也,躬君子,則吾未之有得也。
”182子曰:“若聖與仁,則吾幾敢?印爲之不厭。
誨人不卷,則183……已矣。
”公西華曰:“誠唯弟子弗能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