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文句翻译指导和训练一、分析说明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即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宇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
无论在(考试说明)还是(教学大纲)中都明确规定,高中生要掌握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2002年高考,沉寂多年的文言文翻译主观题重新出现,分值是5分,这对一向不重视文言文翻译的考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有一点应该明确,我们应把"取法于课内,巩固积累于课外" 视为复习备考的最基本原则。
我们知道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
首先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
他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关键要确切地表达原文原意。
但实际操作起来情况比较复杂:如果词义古今一一对应的,语序古今一致的,只需直译就行了。
关键是另外一种情况,如词语古有今无,成分缺这少那,照直诘洁屈聱牙时,就需运用现代汉语多方面知识,并且体现现代汉语"规范、清晰、连贯"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意译。
意译不等于臆测大意以遮掩无知。
"将文言语句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从微观上,能把握句子中实词、虚词用法和意义,即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对常用的26个文言虑词,直至对文言固定句式、文言固定短语、文言修辞格,文言文一些特殊表达现象,都有个准确把握。
二是从宏观上讲,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译文言句。
在完成文言文语句辊译时要注意按照"留、换、补、删、调、贯"六宇法进行。
留,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
贯,指文吉句中带修辞瑰坟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语句翻译完成后,再回头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漏译,语句是否通顺。
二、试题剖析[例1]阅读下文,完成3一4题。
(1995上海卷)汤(商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日:"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人吾网。
"汤日:"嘻,尽之矣!非桀(夏桀)其孰为此?"汤乃解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之祝日:"昔蛛罞(蜘蛛)作网罟,今之人循序。
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
"汉南之国闻之,日:"汤之德及禽兽矣。
"四十国归之。
人置四面,未必得鸟。
汤去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四十国,非徒网鸟也。
把"非桀其孰为此"译为现代汉语。
译文:[答案]译为:"不是夏桀,谁能做出这种事情呢?"[例2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996上海卷)余病痞(肚子里生的硬块)且悸,谒医视之,日:。
椎伏神(中药名,外形像竽)为宜。
"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病加甚,如医而尤其故。
医求观其滓,日:"吁!尽老芋也。
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
子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过乎?"余戍然惭,饲然忧。
推是类也以往,则世之以芋自售而病乎人者众矣,又谁辨焉!把"召医而尤其故"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答案]译为:”把医生叫来责问这是什么缘”。
关键要弄清"尤"在文中的意思,即与"怨天尤人"的"尤"的意思相同。
[例引阅读下文,解答第25题。
(2001上海卷)射说晋侯觞客于柳溪,命其子婿驰射。
婿佳少年也,跨蹑柳行中,性气轩然舞于颜间,万首聚观,若果能命中而又搏取之者。
已而乐作,一射而矢堕,再而贯马耳之左。
马负痛而轶,人与弓矢俱坠。
左右奔救,虽支体不废,而内若有损焉。
晋侯不乐,谢客,客有自下座进者,日:"射,技也,而有道焉,不得于心而至焉者无有也。
何谓得之于心?马也,弓矢也,身也,的也,四者相为一,的虽虱之微,将若车轮焉(1),求为不中,不可得也。
不得心则不然,身一,马一,马矢一,而的又为一,身不暇骑,骑不暇彀(2),教不暇的,以是求中于奔驶之下,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走非有得于射也,顾尝学焉。
敢请外厩之下驱,以卒贤主人之欢,何如?"晋侯不许,顾谓所秋日:"一马百金,一放足百里,衔策在汝手,吾安所追汝矣。
"竟罢酒。
元子闻之日:天下事可见矣!为之者无所知,知之者无以为,一以之败,一以之废,是可叹也。
作《射说》。
[注](1)虱、车轮:纪昌学射,悬虱日日观望,当视虱如车轮,射技便大进。
(2)锻:拉弓。
(3)走:自称谦词。
2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何谓得之于心?译文:②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译文:[答案]:①什么叫做在心里获得它(射箭之道)?②他不摔破头,摔断身肢就很幸运了,(还)期望什么射中呢![例4]读下列文章,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时大雪,积地丈余。
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
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人户见安僵卧。
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比饿,不宜干人"①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②一一《后汉书·袁安传》译文①译文②[答案]译文①:袁安答道:"天下大雪,人们都在挨饿,不应该再求别人。
"译文②,洛阳令认为袁安是一个贤明的人,推荐(他)做了孝廉。
[解析]耍弄清的几个词:雪,名词用作动词,下雪;干:求;以为:古今异义,此处的意义是"以之为。
;举:推荐。
(例5)读下面的文章,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李贺,字长吉,七岁能辞章……每日旦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即书投囊中。
末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
①及暮归,足成之。
……母使婢探蘘中,见所书多,即怒日:“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②一一《新唐书·李贺传》译文①译文②[答案]译文①:(他)不是先定好一个题目然后写诗·也不像别人那样受那些条、框的限制。
译文②:他母亲让婢女掏出锦囊中的诗句,看见许多写原纸条,就生气地说:"这孩子要呕出心来才肯停下来啊!"[解析]要弄清的几个词语:未始,不是;程课,这里指写的某些固定的格式、标准等;探,掏出。
[例6]翻译下列的句子。
①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③千古江山,英堆无觅孙仲谋处。
④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⑤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答案] ①公子能为别人的困难而焦急,(这种品德)表现在哪里呢?②我实在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③历史悠久的千古江山,再也找不到英雄孙仲谋的地方了。
④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一个更厉害呢?⑤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后,再回想起遭受痛苦的情景,该是多么痛苫的啊!(或"一个人遭受痛苦后,再回想当时的痛苦,更加痛苦")[解析]设该题的目的在于在翻译文言文时一定要注意句式特点。
如①句为宾语前置句,"安在"·在哪儿,疑问代词"安"作动词"在。
的前置宾语,然后"安在"倒置句首;②句被动句,"见欺于王"中的"见……于……"表被动,。
见:是助动词表被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王";"负",对不起;③句的语序应调为"千古江山。
无觅英雄孙仲谋处";④句中的"孰与"可解释为"与……相比,谁更怎么样",据句义,可解释成"厉害"。
其他例子,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⑤句要求补出古代简练说法。
三、适应训练(一)阅读下文,翻译加横线句子。
问者日:"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日:。
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①。
旦暮吏来呼日:'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蚤缫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尔鸡豚②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③------(柳宗元《种树郭囊驼传》)译文①译文②译文③(二)阅读下文,翻译加横线句子。
卖者笑日:“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
①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恩也。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
②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③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基《卖柑者言》译文①译文②译文③(三)阅读下文,翻译加横线句子。
由此观之,今之所谓圣人者,其与今之谓山者一也,特有幸不幸之异耳,幸而不能诗,则自称日山人;;不幸而不能诗,则辞却山人而以圣人名。
幸而能讲良知,则目称日圣人;不幸而不能讲良知,则谢却圣人而以山人称。
展转反复,以欺世获利,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箭。
夫名山人而心商贾,既已可鄙矣,乃反掩抽丰而显嵩,少,谓人可得而欺焉,尤可鄙也!今之讲道德性命者,皆游嵩、少者也;今之患得患失,志于高官重禄,好田宅,美风水,以为子孙荫者,皆其托名于林汝宁,以为舍不得李卓老者也。
然则郑子玄之不肯讲学,信乎其不足怪矣。
(李贽《又与焦弱候》)译文(四)阅读(战国策·秦策》中一段文字,翻译划线句子。
甘茂亡秦,且之齐。
出关,遇苏子。
日:"君闻夫江上之处女乎?"苏子日:"不闻。
"日:"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
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日:。
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昭四壁者?①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有益于处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
今臣不肖,弃逐于秦而出关。
②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苏子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