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的分类总结

土的分类总结

一、土分类的思路
本质上来说,土的分类思路无非以下三种:
1、根据粒组(粒径大小)的组成及相对含量划分;
2、含水量影响土的性质,即塑性指标划分;
3、有机质的含量;
我们不妨先看看已有分类名称,有个大体印象先:但是感觉还是有点懵逼。

表1代号表
名称土的工程分类代号名称
基本代

B漂石BSl混合土漂石
C黏土CbSl混合土卵石
Cb卵石CH高液限黏土
F细粒土CHG含砾高液限黏土
G砾CHO有机质高液限黏土
H高液限CHS含砂高液限黏土
L低液限CL低液限黏土
M粉土CLG含砾低液限黏土
O有机质土CLO有机质低液限黏土
P级配不良CLS含砂低液限黏土
S砂GC黏土质砾
Sl混合土GF含细粒土砾
W级配良好GM粉土质砾
GP级配不良砾
GW级配良好砾
MH高液限粉土
MHG含砾高液限粉土
MHO有机质高液限粉土
MHS含砂高液限粉土
ML低液限粉土
MLG含砾低液限粉土
MLO有机质低液限粉土
MLS含砂低液限粉土
SC黏土质砂
SF含细粒土砂
SlB漂石混合土
SlCb卵石混合土
SM粉土质砂
SP级配不良砂
SW级配良好砂理解了分类的思路后,就要进行更进一步分类,就要知道分类的指标有哪些,哪些可以直接现场判定?哪些指标必须要做试验?小编总结如下:(1)土粒径大小;
(2)粒组相对含量(15%、50%、70%等);
(3)级配(不均匀系数Cu、曲率系数Cc);
(4)塑性指数Ip、液限Wl;
(5)有机质含量;
当粒径比较大时,土的性质主要取决于粒径大小和它们的特征,此时,级配便成为了评价的主要指标;当粒径比较小时,土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颗粒与水的相互作用,即塑性;而评价级配指标,通过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评价塑性通过液限和塑性指数。

下面讲讲哪些指标可以现场(肉眼等)鉴定,哪些指标必须通过试验才能确定。

分类指标现场肉眼鉴别试验
粒径大小目测仪器量测
粒组相对含量摊平目测估计筛分
级配(Cu、Cc)目测筛分
塑性指数Ip、液限Wl 干强度、手捻、搓条、韧
性和摇震反应等代替塑

仪器测定
有机质含量闻气味、眼睛观察仪器测定
二、野外现场简易鉴定土的类别
土的分类包括现场简易鉴别和根据取土试验指标分类。

而我们更关心现场鉴别属于何种土,或者取样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置于实验结果及更详细的分类,那是后面的工作。

下面讲讲现场简易鉴别的几种方法:
表2土的简易鉴别法
性质方法详情
粒组组成比例目测法
参照《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附录A土的
工程分类体系框图;
塑性手捻、搓条将稍湿或硬塑的小土块在手中揉捏,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将土捻成片状:
1、手感滑腻,无砂,捻面光滑者为塑性高;
2、稍有滑腻感,有砂粒,捻面稍有光泽者为塑性中等;
3、稍有粘性,砂感强,捻面粗糙者为塑性低;
搓条试验时应将含水量略大于塑限的湿土块,在手中揉捏均匀,再在手掌上搓成土条,根据土条不断裂而能达到的最小直径可区分为:
1、能搓成直径小于1mm土条者为塑性高;
2、能搓成直径为1~3mm土条而不断者为塑性中等;
3、搓成直径大于3mm的土条即断裂者为塑性低;
有机质闻臭味1、土中有机质应根据未完全分解的动植物残骸和无定形物质判定有机质呈黑色、青黑色或暗色,有臭味有弹性和海棉感可采用目测、手摸或嗅感判别当不能判别时,可采用下列方法。

2、将试样放入的烘箱中烘烤,当烘烤后试样的液限小于烘烤前试样液限的3/4时试样为有机质土。

性质方法详情
干强度将一小块土捏成土
团,风干后用手指捏
碎,掰断及捻碎,根
据用力的大小区分
为:
1、很难或用力才能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高;
2、
稍用力即可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中等;3、易于捏碎和
捻成粉末者为干强度低。

当土中含碳酸盐、氧化铁等成分时会使土的干强度
增大,其干强度宜再用湿土作手捻试验,予以校核。

摇震反应将软塑至流动的小土
块捏成土球,放在手
掌上反复摇晃,并以
另一手掌振击此手
掌,土中自由水将渗
出球面呈现光泽,用
二手指捏土球放松
后水又被吸入,光泽
消失,根据上述渗水
和吸水反应快慢,可
区分为:
1、立即渗水及吸水者为反应快;
2、渗水及吸水中等者为反应中等;
3、渗水吸水慢及不渗不吸者为反应慢或无反应;
韧性将含水量略大于塑限
的土块在手中揉捏均
匀,然后在手掌中搓
成直径为3mm的土
条,再揉成土团,根
据再次搓条的可能
性,可区分为:
1、能揉成土团再搓成条,捏而不碎者为韧性高;
2、可再揉成团,捏而不易碎者为韧性中等;
3、勉强或不能再揉成团,稍捏或不捏即碎者为韧性低;
三、根据室内(或室外)试验指标进行分类
2、塑性(水的含量相关指标)分类
3、有机质的含量
申明:本文主要依据《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编制,不同行业的详细分类标准有所不同,本文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