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拆装实训规划
《模具拆装实训》是三年制高职高专和五年制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实验实践课程。
是在学生学习了《冷冲压模具》、《塑料模具》和《模具材料与热处理》课程后进行的实践操作与训练,从而为学生今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模具拆装实训的目的和要求
(一)模具拆装实训的目的
1. 通过对模具的拆装和配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
2. 对模具典型结构及零部件装备有前面的知识,为理论的学习和模具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3. 了解模具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及其制造工艺方式。
(二)模具拆装实训考核及要求
1. 结构组成、模具零部件的功能、相互间的配合关系以及模具零件的加工要求。
2. 能正确地使用模具装配常用地工具和辅助工具。
3. 能正确地草绘模具结构图、部件图和零件图。
4. 掌握模具拆装一般步骤和方法。
5. 通过观察模具结构能分析零件的形状。
6. 能对所拆装的模具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
7. 能正确描述出模具的动作过程。
二、模具拆装前准备
1. 拆装模具类型:冷冲压模具、塑料模个
2. 拆装工具:游标卡尺、角尺、内六角扳手、锤子、铜棒、台虎钳
3. 工作准备:清领工具,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及要求,将工具摆放整齐,实训结束按工具清单清理工具。
三、模具拆装实训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一)对模具结构观察和分析
1. 模具类型的分析:对模具进行模具类型分析和确定。
2. 工序与制件分析:通过对模具的分析,了解模具所完成的工序,冷冲压级进模需了解工序排列顺序、坯料和工序件的结构形状,确定被加工工件几何形状和尺寸。
3. 模具的工作原理:对于冷冲压模具,要求分析其导向方式、定位方式、出件方式;对于塑料模,要求分析其浇注系统类型、分型面及导向方式,顶出系统类型等。
4. 模具的零部件:分析并记录模具各零件的名称、功能、相互间装备方式。
(二)拟订模具拆卸顺序及其方法
1. 拆卸模具之前,应先分清可拆卸件和不可拆卸件,针对各种模具具体分析其结构特点,制定模具拆卸顺序及方法和方案,在指导老师审查同意后方可拆卸。
2. 一般冷冲压模具的导柱、导套以及用浇注或铆接方法固定的凸模等不可拆卸件或不宜拆卸件。
拆卸时一般首先将上下模分开,然后分别将上下模做紧固螺钉拧松,再打出销钉,用拆卸工具将模芯各板块拆下,最后从固定板中压出凸模、凸凹模等,达到可拆卸件全部分离。
对于塑料模具先将动模和定模分开、分别将动、定模的紧固螺钉拧松,再打出销钉,用拆卸工具将模具各主要板块拆下,然后从定模板上拆下主浇注系统,从动模具上拆下推出系统,拆散推出系统各零件,从固定板中压出型芯等零件,有侧面分型系统时,拆下侧面分型系统各零件。
3. 拆卸工具
(1)按所拟定的拆卸顺序进行模具拆卸。
要求分析拆卸连接件的受力情况对拆卸下的每一个零件进行观察、测量并做记录。
记录下零件的位置,按一定顺序摆放好,避免再组装时出现错误及遗漏零件。
(2)测绘主要零件,对冷冲压模具中拆下的凸模、凹模、凸凹模和从塑料模中拆下的型腔型芯等主要零件进行测绘。
要求测量基本尺寸,并按设计尺寸确定公差。
(3)拆卸注意事项,准确使用拆卸工具和测量工具,拆卸配合时要分别采用拍打、压出等不同方法对待不同的配合关系的零件。
注意保护模具,使其受力平衡,切不可盲目用力敲打,严禁用铁锤直接敲打模具零件。
不可拆卸的零件和不宜直接拆卸的零件不要拆卸。
拆卸过程中特别注意操作安全,避免损坏模具各器械。
拆装遇到其他困难时先分析原因,并请教指导老师。
遵守课堂纪律,服从教师安排。
(三)拟定装配顺序及方法
1. 按顺序装配模具:按拟定的顺序将全部模具零件装回原来位置。
注意正反方向,防止漏装,其他注意事项与拆卸模具相同,遇到零件受损不能进行装配时应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工具修复受损零件后再装配。
2. 装配后检查:观察装配后模具是否与拆卸前一致,检查是否有错装和漏装等现象。
3. 绘制模具总装图:绘制模具草图时在图上记录有关尺寸。
四、时间安排
拟定时间安排:
备注:具体可根据实际课时及学生接受能力做相应的调整
模具拆装实训指导
一、冷冲模拆装实训
(一)实训目的
1. 熟悉典型冲模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各零件的功用和装配关系。
2. 掌握各组件的装配和检测方法。
3. 掌握凸、凹模间隙调整方法和模具总装顺序。
4. 分析试模时常见缺陷的原因及调整方法。
(二)实训设备、模具和工具
1. 台钻、J23-250 型曲柄压力机各一台。
2. 总裁模、弯曲模、拉深模若干套。
3. 游标卡尺、角尺、塞尺、活动扳手、内六角扳手、一字旋具、平行铁、台虎钳、锤子、铜棒等常用钳工工具,每实训组一套。
(三)实训内容及步骤
1. 拆装前准备
仔细观察已准备好的三种冲模,熟悉其各零部件的名称、功用及相互装配关系。
2. 拆卸步骤
拟定模具拆卸顺序及方法,按拆模顺序将冲模拆为几个部件,再将其分解为单个零件,并进行清洗。
然后深入了角;凸、凹模的结构形状,加工要求与固定方法;定位与导料零件的结构形式及定位特点;卸料、压料零件的结构形式、动作原理及安装方式;导向零件的结构形式与加工要求;支承零件的结构及其作用;紧固件及其它零件的名称、数量和作用。
在拆卸过程中,要记清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及配合关系。
3. 确定模具装配步骤和方法
(1)组件装配将模架、模柄与上模座、凸模与固定板、凹模与固定板等,按照确定方法装配好。
(组件装配内容视具体模具而确定)并注意装配精度的检验。
(2)确定装配基准在模具总装前,根据模具零件的相互信赖关系,易于保证装配精度,来确定装配基准。
单工序模选择在装配过程中受限制较大的凸模(或凹模)部分为基准;复合模以及凸凹模作为装配基准;连续模以凹模为装配基准。
(3)制定装配顺序根据装配基准,按顺序将各部件组装、调整,恢复模具原样。
注:装配过程中,合理选择装配方法,保证装配精度,并注意工作零件的保护。
4. 试模在压力机上试模,验证装配精度以及冲压件是否合格。
若冲压件不合格,需分析原因,对模具适当调整,直至工件合格为止。
(四)实训报告
1、画出所拆装模具装配图,并列出零件的明细表。
2、简述主要组件的装配方法,以及间隙的控制措施。
3、说明典型模具的总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4、若冲件出现常见缺陷,分析其原因,说明解决的方法。
二、塑料模拆装实训
(一)实训目的
1. 熟悉塑料模结构、各零部件的作用和装配关系。
2. 掌握成型零件、结构零件的装配和检测方法及模具总装顺序。
3. 了解塑料模的试模有关知识。
(二)实训设备、模具及工具
1. 注塑机一台。
2. 压缩模、注射模各一副。
(注射模上具有侧浇口、点浇口、侧面分型与抽芯机构各一副)。
3. 扳手、内六角扳手、锤子每实训组一套。
4. 钳工工作台若干台。
(三)实训内容及步骤
1. 拆装前准备
对已准备好的模具仔细观察分析,了解各零部件的功用及相互装配关
系。
2. 拆卸步骤
拟定拆卸顺序和方法,再按顺序将模具分解成单个零件,并进行清洗拆卸过程中,要雇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及连接方法并把各零件按一定位置放置,以免丢失。
3. 确定装配步骤及方法
(1)确定装配基准
(2)装配各组件,如导向系统、型芯、浇口套、加热和冷却系统、顶出系统等。
(3)拟定装配顺序,按顺序将动模和定模装配起来。
4. 试模由实训教师示范,将注射模安装到注射机上,并进行模具的调整。
(如:开模距离与制作高度调整、顶件出距离调整、锁紧力调整等。
)注:拆装过程中注意模具零件的维护与保养。
(四)实训报告
1. 画出模具装配图,并注明各零件的名称。
2. 简述模具拆卸和装配的工艺过程。
3. 试分析试模过程中,制品产生常见缺陷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注: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只是收取少量整理收集费用,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