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脾胃科中医病历范文(建议收藏)

脾胃科中医病历范文(建议收藏)


入院记录
姓名:郑×职业:保安
性别:男工作单位:常州市奇丰机械电子厂
年龄:23岁住址:江苏省金坛市社头镇前春村委芦巷村28号
婚姻:未婚供史者(注明与患者关系):患者本人
出生地:江苏金坛入院日期:2010 年10 月 03 日16:45时
民族:汉族记录日期:2010 年10 月03 日17:00时..。

文档交流
发病节气:秋分后“”
主诉:胃脘隐痛1年,加重一周.
现病史:患者于xx年xx月中旬饮入凉啤酒后出现胃脘部隐痛,自服药物后缓解(具体不详).此后间断出现胃脘隐痛,餐后胀满,畏寒,服用雷尼替丁胶囊、香砂养胃丸后缓解。

近一周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隐痛加重.于xx年xx月于xx医院行胃镜示:;病理示:。

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口服及中药汤剂症状可缓解,今日为求系统治疗收住我院,刻下症:胃脘隐痛,喜按,畏冷恶风,食后胀满,无恶心呕吐,纳可,夜眠安,二便可......。

文档交流
既往史:双膝关节骨质增生xx年,左膝稍重,外敷药物好转。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病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及其他过敏史.
个人史:原籍出生,无外地久居史,无血吸虫病等疫水接触史,无地方病或传染病流行区居住史,无工业毒物、粉尘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生活较规律,居住环境一般,无潮湿之弊,无烟酒等不良嗜好史。

无冶游史,无性病史。

....。

文档交流
婚育史:已婚,已育。

家族史:无家族性遗传病、传染病史。

体格检查
T:37.5℃, P:67次/分, R:18次/分, BP:118/72mmHg
神志清楚,精神一般,表情自如,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形体适中,自主体位,步行入院,步态正常,查体合作,语声正常,无异常声音如呻吟、呃逆等,无特殊气味.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及紫癜,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眼睑、球结膜无水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通畅,听力无异常,鼻中隔无偏曲,口唇无紫绀,咽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颈软无抵抗,气管位置居中,甲状腺正常,甲状腺血管无杂音,颈静脉正常,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颈动脉搏动正常,双侧无杂音。

胸廓对称无畸形,胸壁静脉无曲张,胸骨无压痛,两肺语音传导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不弥散,无震颤,叩诊双侧浊音界正常,心率67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

胃脘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氏征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脊柱正常,棘突无压痛,无叩痛,四肢活动正常,关节无畸形,双下肢不肿。

前后二阴未查,排泄物未见。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舌尖红,苔黄腻,脉弦。

..。

文档交流
辅助检查:
心电图:。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胃痛
寒热错杂,肝胃失和
西医诊断:1.慢性萎缩性胃炎
2.双膝关节骨质增生
住院中医师:张仁浩
主治中医师:张仁浩
病程记录
2010—10-03,17:00
患者×,男,xx岁,因“剑突下疼痛反复发作7年,加重1个月。

”以“冠心病心绞痛胸痹”于xx年XX月XX日XX:XX经门诊收住入院。

病例特点。

.。

...文档交流
1、患者老年女性,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剑突下刺痛,每次发作
持续短,可自行缓解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硝苯地平”等治
疗仍病情不稳定.3月前经冠造已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型不稳
定性心绞痛”。

患者拒绝有创治疗,予尼莫地平等口服治疗,
未见明显好转。

近1个月来疼痛发作频繁,痛势加重,查心电
图示V4~V6 ST段略压低。

运动实验阳性。

给予单硝酸异山梨
酯片口服,未见明显缓解,故收入治疗。

刻下症见:周身乏力,
剑突下刺痛,有时掣及后背,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休
息后可以缓解,偶有心悸,无呼吸困难,伴反酸、呃逆,饮水后
加重,面色体倦,纳眠可,二便调。

.。

.。

.文档交流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xx余年,最高血压180/100mmHg,一直坚持服用复方利血平氨苯喋啶片,吲达帕胺片等药物,血压控制尚可。

否认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无药物、食物及其他过敏史。

...。

.。

文档交流
2、既往有高血压病史xx余年,最高血压180/100mmHg,一直坚持服用复方利血平氨苯喋啶片,吲达帕胺片等药物,血压控制尚可。

文档交流
3。

PE:T37。

5℃P80次/分R18次/分BP146/100mmHg 查体一般状况良好.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不弥散,无震颤,心浊音界不大,心率67次/分,律齐,A2>P2,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颈静脉搏动正常,颈静脉轻度怒张。

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不肿。

其他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中医望闻问切见面色㿠白,形体适中,舌黯红,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沉弦。

...。

.文档交流
3、辅助检查:
拟诊讨论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及鉴别诊断:
患者老年xx性,剑突下刺痛,有时掣及后背,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休息后可以缓解,偶有心悸,无呼吸困难,伴反酸、呃逆,饮水后加重,面色体倦,纳眠可,二便调。

舌黯红,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沉弦。

根据以上诸症,可知本病属胸痹病范畴,证为气虚
血瘀,淤阻络脉,病性为虚实夹杂,病位在心、胃、脾,预后一般。

本病中医当与真心痛相鉴别。

胸痹大致相当于西医冠心病心绞痛范畴,而真心痛则是胸痹的进一步发展,胸痛彻心,背痛彻心,痛无休止,手足青至节,脉微汗出,相当于心肌梗死范畴,其胸痛剧烈,疼痛持续时间长,可达30分钟,有特征性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改变,可以明确鉴别。

.。

.文档交流
西医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1、剑突下疼痛反复发作7年,加重1个月。

2、、既往有高血压病史xx余年,最高血压180/100mmHg,一直坚持服用复方利血平氨苯喋啶片,吲达帕胺片等药物,血压控制尚可.。

.。

.。

文档交流
3、体格检查:BP146/100mmHg.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不弥散,无震颤,心浊音界不大,心率67次/分,律齐,A2>P2,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颈静脉搏动正常,颈静脉轻度怒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不肿。

.。

..。

文档交流
4、辅助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一段狭窄75%右冠状动脉狭窄65%。

(2010-04-29xx医院。

心电图:ST-T改变。

(2010—06-26我院门诊).运动实验:阳性。

(2010-06-26我院门诊)..。

..文档交流鉴别诊断: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胸痹
气虚血瘀
西医诊断:1。

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功能Ⅱ级
2.高血压病
诊疗计划
1、本患者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中药治以益气健脾、活血通络为法,具体方药如下:
生黄芪15g 郁金15g 醋延胡索12g川楝子6g
红花10赤芍10玫瑰花12细辛3
太子参30乌贼骨10黄精15茯苓15
6剂水煎服日一剂
2。

中成药:刺五加注射液200ml ivgtt qd 活血通络。

3.西药治疗:
1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po qd 抑聚;
2。

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mg po bid 扩冠;
3. %GS 250ml +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 30 mg ivgtt qd 扩冠;
4.富马酸毕索洛尔片 2。

5 mg、硝苯地平控释片 30mg po qd 降压。

4.入院后拟行检查:行入院常规检查,定期检测血压,症状发作时检测心电图,必要时予以24小时心电监护.
5。

饮食注意,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忌暴食暴饮,应少食多餐.
6。

生活调摄:避风寒,调情志,慎饥饱,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医师签名:张仁浩
文档交流感谢聆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