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的评价
他是一位“军事
巨人”。一生亲 自指挥过的战役 约计60次,比历史 上著名的军事统 帅亚历山大、汉 尼拔和恺撒指挥 的战役总和还要 多。 ……
拿破仑是一个战争狂人,
在国内打,到国外打,打 上了君主宝座,也打掉了 神圣王冠。 ……
“我的英名并非建立在四十次
《拿破仑法典》
胜利的战役上,也不是 由于 我使得万邦臣服。滑铁卢战役 就足以抹煞对那么多胜利的回 忆;……永不湮没的是我的法 典和参政院的会议纪录,…… 我的法典远比以往任何法典更 可行、更有效。 我所设立的 学校,我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在 培育着新一代的人才,在我执 政期间,犯罪率减少;而英国 的犯罪却很猖獗……”可见, 拿破仑不仅是个军事巨人,他 更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
第八十二条 一个伟大将领的重要战功,不可能都是由机会或命运造成的,而总是 天才与计划的结果。 第九十五条 战争中充满着奇袭的偶然机会。一个将领固然应该遵照一般原则进行 作战,但切不可放过奇袭致胜的机会。这就是天才的表现。 在战争中,仅有一个有利的时机,唯有具备天才的人才能把它抓住。
有关拿破仑评价的观点
如何评价拿破仑
——历史主题活动课探讨
拿破仑(1769—1821年)事略
1769年8月15日,出生于法国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 10岁,接受法国教育。 15岁,进入炮兵学校学习指挥。 17岁,以少尉衔毕业,成绩平平。 24岁,参加收复土伦堡战役,显露其军事才能。 26岁 , 1795年10月,在巴黎平定保王党人的暴乱。 27岁,越过阿尔卑斯山,挥师意大利,打败反法同盟 重要国家奥地利。 29岁,1798年5月,远征埃及打击英国势力。不久法国 陷于第二次“反法同盟”国家重重包围之中。 30岁,1799年8月,擅离职守,非法潜回国内。10月 达巴黎,暗中组织夺权,11月9日,发动雾月政变(共和 历雾月18日),任首席执政官,攫取政权。
1、英雄和天才的拿破仑 2、疯子和狂人的拿破仑 3、时代弄潮儿的拿破仑
历史人物的评价:
生产力标准; 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不同作用的唯
பைடு நூலகம்
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 阶级和时代的观点,即要考虑人的阶级属性, 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同时 注意不要用现代的标准评价古人; 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方法。
31岁,1800年5月,开始第二次意大利战役,再次打击 奥地利。 33岁,1802年8月,由首席执政变为终身执政,确立独 裁统治。 35岁,1804年3月颁布《拿破仑法典》。5月强迫元老 院封他为帝。12月2日,令教皇为其加冕,建立第一帝国。 36岁,1805年5月底,成为意大利国王。12月,大败 联军,赢得奥斯特里茨大捷。 37岁,1806年横扫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解体,进入 柏林,颁柏林敕令(即大陆封锁令)。 38岁,1807年弗里德兰之战打败俄国军队。占领葡萄 牙国都里斯本。 39岁,1808年,侵入西班牙,占其国都马德里。 40岁,1809年攻奥国,进入首都维也纳。攻占教皇国, 软禁教皇。年底,废黜皇后约瑟芬。
敌人以战争与死亡,从国内外夹攻, 内忧外患仍频,你却岿然屹立…… 世人无不惊愕,议论纷纷, 他们满脑袋胡思乱想, 除了蝇营狗苟,他们又关心什么?…… 这个魍魉世界,向我们索取, 乞求财富、恩典和地位, 即使予所亲者同贵同荣, 爱情难以满足,他们要吞没整个王国。 他对这个人亦复如此。——让我们广为宣告, 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计! 任何人,无论是谁, 其幸福总有尽头,末日亦必将来临。
对于拿破仑:
有人说:拿破仑是个英雄,他改变了欧洲的历史。 有人说:拿破仑是个疯子,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有人说:拿破仑是个天才尤其在军事上,一生打过无以数计的胜仗,曾横扫 欧洲。 有人说:拿破仑是个战争狂人,在位期间不仅使法国长期处在战争状态之中, 也把几乎整个欧洲纳入战争轨道。 有人说:拿破仑具有政治与军事才能,但只有在法国革命的形势下,他才能 发挥突出作用。 有人说:拿破仑没什么才能,只是当初法国没有杰出人物,他才能崭露头角。 有人说:拿破仑执政时的措施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应该肯定。 有人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帝国,是历史的倒退,对他应该否定。 上述说法有道理吗?请参照以上相关资料从下面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谈谈你 对拿破仑的认识。
第十六条 绝不做敌人希望你做的事--这是一条确定不移的战争格言。理由很 简单,因为敌人希望你做。所以,应当避免进入业经敌军搜索和研究过 的作战场地,同时更须注意,不要进入敌人筑有防御工事的地区。根据 这条原则,又可得一推论:对于一个可以迂回攻取的阵地,决不要从正 面去攻击。
第五十八条 作为一个军人,首要的本质在于坚决承受疲劳和艰苦,勇敢仅属其次。 经受贫困和匮乏,是对一个良好军人的训练。
41岁,1810年4月,立奥地利公主玛丽亚· 路易莎为后, 吞并荷兰。封贝尔纳多特元帅为瑞典王太子,控制瑞典。 42岁,1811年得子罗马王。加紧对俄战争准备。 43岁,1812年进入莫斯科,俄国实行焦土政策,法军 几乎全军覆没。 44岁,1813年在莱比锡战役中失败,拿破仑帝国开始 瓦解。 45岁,1814年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厄尔巴岛,拿破 仑帝国覆亡。 46岁,1815年率一队卫士渡海,沿途兵不血刃,再次 返回巴黎,建立“百日王朝”,遭遇滑铁卢,退位被囚于 大西洋圣赫勒拿岛。 52岁,1821年在该岛病逝。
胸怀智勇者,无所畏恐, 轻捷地步向通往王座之路, 明知险阻重重偏向上攀登; 皇冠千斤重,他不予掂量, 坚定有镇静,兴冲冲向头部压去, 怡然自得,视之如桂冠。 这就是你的作为: 篷山之外,遥不可攀者, 你却能悄悄地据为己有; 前途障碍多多, 你明辩,你思索,你了如指掌, 时机一到,你应运而起,从此发生了 这一切……
歌德说:“拿破仑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最富于创造力
的人……拿破仑摆布世界,就像洪默尔摆布钢琴一 样……胸有成竹,应付裕如。” 叔本华说:“波拿巴是人类意志最美的表征。” 黑格尔说:“拿破仑是马背上的世界灵魂。” 尼采说:“拿破仑是最现实的动物。” 恩格斯说:“拿破仑军队的剌刀之所以这样有力, 是因为刀尖上有思想。”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 并不是象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 君。他在德国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制 度的摧毁人。”